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 為得罪於父,不得近。 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 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共1段落。 第1頁,共1頁。 喜歡我們的網站? 請支持 我們的發展。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 (c)版權2006-2024。 如果您想引用本網站上的内容,請同時加上至本站的鏈接: https://ctext.org/zh。 請注意: 嚴禁使用自動下載軟体 下載本網站的大量網頁,違者自動封鎖,不另行通知。 沪ICP备09015720号-3. 若有任何意見或建議,請 在此提出。

  2. 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3. 以善相責本是交友之道;父子間以善相責,最傷害感情。 這個匡章,難道不想有夫妻父子之間的感情嗎? 只因得罪了父親,被疏遠而不能親近;才拋棄妻子兒女,終身得不到奉養。 他在心裡這樣構想,如果不這樣做,那不孝之罪就會更大,這就是匡章的真實情況。 匡章:人名,齊國人。 離婁章句下·第三十節作者:佚名公都子曰:“匡章,通國皆稱不孝焉。 夫子與之游,又從而禮貌之,敢問何也? ”孟子曰:“世俗所謂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顧父母之養,一不孝也;博弈好飲酒,不顧父母之養,二不孝也;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三不孝也;從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章子有一於是乎? 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 責善,朋友之.

  4. 「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第三十一章 曾子居武城,有越寇。

  5. 责善责善朋友之道;然须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爱,致其婉曲,使彼闻之而可从,绎之而可改,有所感而无所怒,乃为善耳。 出自明代 王守仁 的《 教条示龙场诸生 》

  6. 章子有一於是乎?夫章子,子父責善而不相遇也。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夫章子,豈不欲有夫妻子母之屬哉?為得罪於父,不得近。出妻屏子,終身不養焉。其設心以為不若是,是則罪之大者,是則章子已矣。

  7. 孟子告齊宣王曰:「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如腹心;君之視臣如犬馬,則臣視君如國人;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如寇讎。 」王曰:「禮,為舊君有服。 何如斯可為服矣? 」曰:「諫行言聽,膏澤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使人導之出疆,又先於其所往;去三年不反,然後收其田裡。 此之謂三有禮焉。 如此則為之服矣。 今也為臣,諫則不行,言則不聽,膏澤不下於民;有故而去,則君搏執之,又極之於其所往;去之日,遂收其田裡。 此之謂寇讎。 寇讎何服之有? 孟子曰:「無罪而殺士,則大夫可以去;無罪而戮民,則士可以徙。 孟子曰:「君仁莫不仁,君義莫不義。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孟子曰:「中也養不中,才也養不才,故人樂有賢父兄也。 如中也棄不中,才也棄不才,則賢不肖之相去,其間不能以寸。

  8. 責善責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若先暴白其過惡,痛毀極詆,使無所容,彼將發其愧恥憤恨之心;雖欲降以相從,而勢有所不能。是激之而使為惡矣!

  9. 2021年12月30日 · 孟子的家庭教育思想有一個基本觀點,即“父子不責善”,這裡的“責”是“要求”的意思,具體而言就是“責備求全,責己嚴於責人”的意思;而“善”則是與“惡”相反,是指一切美好的品質和言行,如尊老愛幼,勤儉節約,不欺世盜名等。 因此,“父子不責善”的意思就是,哪怕是父與子這麼親近之人,都不能從道德的角度來強制他們做什麼,不做什麼,即便是出於善意、為他們好也不行! 孟子認為:“責善,朋友之道也,父子責善,賊恩之大者。 ”(楊伯峻:《孟子譯註·離婁章句下》,中華書局1988年版,第200頁) 在孟子看來,相互督促、批評是朋友的交往之道,朋友之間完全可以使用。 但是如果父親老是求全責備,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來指責自己的兒子,兒子因為生氣反過來又會指責父親。

  10. 2018年9月7日 · 孟子乃是將「朋友之道」放在與「父子之道」對舉的語境中說,並強調「責善」致父子相離傷恩,於朋友則不會有此後果。 郭氏此處,則從人與人之間當講和氣角度立論,強調和善相處,並非混淆了天倫(父子、兄弟)與人倫(君臣、夫婦、朋友)的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