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1年5月31日 · 認識流行文化 感受青年脈搏. 分享: 每個世代的青少年都總有屬於自己的流行文化,而這些流行文化包括:語言、音樂、衣著和娛樂等不同的範疇。 例如九十年代興起的偶像歌手「四大天王」、潮語「啱Feel」、社交平台「ICQ」;千禧年代的潮著「窄腳牛仔褲」、社交媒介「SNS」、蒲點「網吧」,再到之後的「Emoji」、「GG」、「文青」。 這些青少年流行文化的出現,反映出當時的社會形態和生活面貌,亦因為這些潮流產物都是透過集體建構的形式產生,所以能夠在青少年的不同圈子中產生「共鳴」。 或許以上提及的,你都曾經好熟悉及經歷過,但隨著年紀漸長,一切彷彿已成為青澀時代的一種甜美回憶。 有人話:「保持心境年輕的方法,就是認識時下青年的生活形態。 」時至今日,你對現今青少年的流行文化又有多少認識呢?
在二零零五年三月,香港浸會大學傳播系的學生在傳播系副教授陳家華博士的指導下,進行了一個面談調查,訪問了六十四位十三至十七歲的青少年,調查香港青少年崇尚名牌的情況。所有題目均不設特定答案,而是由被訪者自行抒發,因此被訪者數目不多。
2013年4月1日 · 現今香港經濟發達,青少年或成人都抱著「追求名牌」的心理。. 他們追求的名牌到底所指甚麼?. 那就是價格高、款式追上潮流及時髦的大牌子貨品。. 由於名牌產品充斥市面,因而令青少年追崇「名牌」的日常用品。. 現今社會資訊發達,青少年可以從 ...
2013年3月6日 · 爽通識:青少年過度消費問題. 媒體廣告鼓吹青少年追逐潮流,容易造成過度消費。. (1)經濟富裕 .香港是經濟發展成熟的經濟體系,2011年香港人均GDP超過34,000美元,高國民收入令市民擁有較高的物質條件 .普遍青少年能輕易通過兼職或父母給予而獲得 ...
一、前言. 隨著科技與電腦的進步,促使網際網路越加發達,也造成青少年沉浸於網路的現象已成普遍趨勢, 無論臉書(Facebook) 或Instagram這些社群軟體的會員人數都在不停攀升。 已有研究顯示, 臺灣Instagram 月活躍用戶高達740 萬人,約占臺灣31% 的人口比例,且使用年齡介於15 至34 歲的人口更逾六成以上(蘇思云,2018)。還記得前些日子, 某超商推出的玫瑰奶茶,上架不到一天就出現了缺貨現象, 又或者是人氣爆棚的排隊漸層奶茶, 短時間內即在Instagram上的塗鴉牆掀起一股打卡潮流,這種現象就是商家抓住人類藉著表現自我的心態,滿足內心以及渴望同儕認同自我的一種從眾心理,讓這些人藉著這股風潮去購買商品,且應用社群媒體去擴散廣告。
傳播文化對青少年消費取向的影響. 青少年每天都被琅琅上口的電視、電台廣告和觸目可見的海報、燈箱、廣告牌催眠;互聯網更大大提高青少年接觸世界各地多元化資訊的機會,影響他們的消費方式、審美和生活評價。 廣告使青年消費者的需要和慾求之間的界限不斷模糊,青少年不斷被各類宣傳廣告刺激和操縱,產生購買的感覺及行動。 同時,廣告效應亦彰顯了炫耀消費心理,使青少年以為消費是表現地位、身份的手段及出人頭地的標誌。 青少年的理財態度. 香港一項調查 顯示在546位15至29歲的受訪者中,有77.7%有儲蓄習慣;在250位受訪學生中,則有76.4%有儲蓄習慣。 但正如前面所述,部份青少年會先使未來錢,在預計「自己無錢找咭數」的情況下,有21.2%青少年會照樣「碌咭」用錢。
在青少年需要方面,香港和英國儘管有異,但有些地方卻是共同的,例如:青少年的好奇性、追求刺激、崇尚偶像等;在青少年問題上,青少年吸食軟性毒品、校園暴力、逃學曠課等都是兩地共同存在和備受關注的問題。 那麼文化究竟是什麼呢?簡單地說,文化就是一個社會或群體裡大多數人所依循的種種生活方式的總和。 社會是一大群人共同生活的綜合體;任何社會的維繫和延續,必須要解決或滿足幾項基本. ‧要生產足夠的生活必需品,以維持每一個成員的生命和生活;‧必須使其成員願意生育和撫養下一代(即未來社會接班人);‧要把上一代的經驗和智慧傳授給下一代,使知識累積起;‧要設法定下成員的共同目標,以此支配資源。 出於上述的需要,社會便逐漸發展出各種制度,以指引其成員的行為,使社會能得以有秩序地運作和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