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近年以來,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中小學結龍計劃、殺校政策、引進副學士制度、大學 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學改為六年 ...
行政長官於2000年10 月發表的施政報告中,接納所有由教統會提交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議。改革的範圍包括課程、評核機制及不同教育階段的收生制度。政府已公布推行改革措施的時間表,並按照時間表開展有關工作。
香港教育制度改革主要是指香港主權移交之後,就教育政策及制度上之改革。 近年以來,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中小學結龍計劃、殺校政策、引進副學士制度、大學 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學改為六年制、把、
行政长官于2000年10 月发表的施政报告中,接纳所有由教统会提交的香港教育制度改革建议。 改革的范围包括课程、评核机制及不同教育阶段的收生制度。
近年以來,香港教育改革的討論重點主要集中在香港中學的教學語言政策、中小學結龍計劃、殺校政策、引進副學士制度、大學學士課程由三年制改為四年制、中學改為六年制、通識教育成為必修科目,以及將香港中學會考與香港高級程度會考合併成香港中學文憑
2023年10月27日 · 我們以建設香港成為「國際教育樞紐,未來人才搖籃」為目標,支持專上院校擴容提質,讓學生有更廣闊的視野和多元出路。 措施包括擴大政府資助專上院校非本地學生限額,由二 二四/二五學年起提升一倍至相當於本地學生學額的百分之四十,並確保有關措施不會影響本地學生的學額,讓大學可以因應本身條件,循序漸進,吸引更多海外和內地學生來港升學,促進國際化和多元文化體驗。 另外,我們會致力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鼓勵專上院校與中外知名院校加強合作,通過區內共享資源和產業聯動,提升協同效應,支持專上教育蓬勃發展。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資助大學將逐步增加約13 500個宿位,以回應需求。 至於自資專上院校,我們將在二 二四年推出新一輪批地計劃及開辦課程貸款計劃,以支持院校發展及改善校舍,提升教學質素。
2022年6月30日 · 中學學制「334」的改革,引入通識教育,並訂為必修科目,原意是希望學生綜合不同學科的理念和價值,掌握和研習不同情境的議題進行探究和反思,希望青少年人理解並從所提供的資料回應並提出個人的判斷和反思。 由於通識所涵蓋的範圍非常廣泛,教育局並未有如其他科目般要求教材送審,各校便自行擬訂。 通識科的教學策略與傳統科目的教學策略不同,教師只有短期的培訓便要轉型,對通識科課程及教學策略多未能掌握,更有不少由其他科目的教師兼教,做成很大的落差。 由於課程的欠缺監管,部分教師引用偏頗的教材,並以批評作為評核的取向,當部分教師灌輸一些偏頗的政治觀念時,便容易引動部分學生動輒批評政府的政策,積累不滿。 2019年的社會事件,是否與通識科有關,至今仍有爭論。
為了使香港教育能追得上時代變化的需要,教統會在其建議中提出了香港教育改革的五個願景:建立終身學習的社會體系、建立多元化學校 體系、塑造開髮型的學習環境、確認德育在教育體系中的重要使命、建設一個具國際性、具民族傳統及相容多元文化的教育體系 (教統會,2000,頁4-5)。 從這些願景的陳述,特區教育決策者視是次教育改革是一項長遠而全面的規劃;而是次教育改革的啟動,正如何景安 (2009)在《教育小百科》內指出,“教改 的目標,是為學生提供更多元化的課程、選擇和機會,讓他們都能得到全面發展;改革的主題是提倡終身學習及全人發展,社會上亦已就學生為本、永不放棄、全方 位學習、講求質素及全社會動員等基本原則取得共識” (頁49)。 也就是說,有本土評論認為香港教改政策是有一個廣泛認同的基礎。
這份有20點的「香港教育2022的發展策略」是供關心者作討論的起點。 1. 教育要發展,施政要中長期規劃. 香港特區這個在中國境內的國際城市優勢不多,做好人才培訓從來是社會面對挑戰的一個成功因素。 鄧小平說過教育要有三個面向,其一是面向未來;沒有教育政策的中長期規劃,教育就沒有方向。 香港教育沒有方向,學校和教師工作重心在何? 學生學習又往何處去呢? 為了更好的掌握香港教育發展全局,特區政府要為未來 5 年教育發展作出規劃,以確保香港教育可持續地優質發展。 尤其是現有中小幼學校每级學生人數,其高低值分別是6萬5千和5萬名學生,香港每年學生人數高低波幅有二成多,政府應怎樣去面對各級學生人口的持續變動? 教育局要就教育中期發展作出規劃,這才可善用香港每年的教育經費。
本數據庫是以香港教育及相關研究文獻編制而成的索引。任何有興趣研究香港教育的人士,均可透過互聯網免費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