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7月26日 · 香港失明人協進會的服務中心在何文田的一個老屋邨中婦孺老人提着一袋菜一袋米走過並沒有覺得拿手杖戴墨鏡的盲人奇怪當盲人完全融入社區連茶餐廳的伙記也會在放下飲品前跟盲人說飲品放了在幾點鐘方向林楚恩是協進會的服務中心經理負責中心的支援計劃為視障人士提供心理輔助也為家人提供情緒支援。 攝:吳煒豪. (此為視障人士愛情報導系列之六) 被訪者都跟我說,失明對視障者與其親人都是一種創傷的過程,從失去視力,到發現不被社會接納,與公眾產生隔閡與邊緣化,過程稍有不善,便會把他們推到生無可戀的處境。 林楚思說,新個案往往需一年半載的適應期,使失明人士學會接受自己,並訓練感官,拾起新的技能,經營自主生活。 然而,訓練不難,難就難在接受失明的事實與旁人態度的轉變。

  2. 2018年10月3日 · 香港盲人輔導會是本港口述影像的重要推手並引入外國專業的培訓指導十多年前香港的視障人士因為看不見觀影時往往需要詢問身邊的人以了解畫面和劇情約十年前香港盲人輔導會舉辦首場電影導賞會到今天視障人士可以走進戲院戴上耳機便能聽到口述影像。 2015年,香港口述影像協會成立,進一步把口述影像活動推展到戶外,鼓勵視障人士踏出社區,參與更多文化娛樂活動。 從口述影像起步 十年漫漫長路. 早於1965年,香港盲人輔導會的訊息無障礙中心開始提供有聲書和點字書服務,鼓勵視障人士「看書」。 香港盲人輔導會訊息無障礙中心經理陳麗怡曾在美國念書,留學期間在當地的劇場認識口述影像服務。 因為先天性白內障,陳麗怡曾就讀特殊學校,她想為自己的社群出一分力,早於2009年把口述影像引進香港。

  3. 2018年10月3日 · 從起初在香港盲人輔導會舉行視障人士電影放映會到後來走到戲院包場舉辦放映活動其後更錄製電影光碟的口述影像聲道一直到最近在戲院推出自選場次口述影像電影當中足足經歷了十年

  4. 2018年2月4日 · 香港盲人輔導會於2009年引入口述影像至今舉辦過二百多場口述電影逾萬人次觀看該會訊息無障礙中心經理陳麗怡表示初初要向電影公司戲院多番介紹什麼是口述影像」,要獲得支持困難不小包括戲院缺乏硬件配套與電影公司磋談合作等。 但發展至今,曾在戲院包場看「港產片」座無虛席,並已有16套電影的DVD附設有口述影像頻道。 回想起九年前的第一場口述電影完場後,有幾位後天失明的人落淚,「原來(睇)戲又關我事啦。 」陳麗怡至今未忘當初的感動。 香港盲人輔導會於2009年引入口述影像,至今舉辦過二百多場口述電影。 (林若勤攝) 僅一成口述電影在戲院舉辦. 舉辦口述電影播放活動,陳麗怡直言,困難在於要取得電影公司及戲院的信任,「不斷努力去敲門,都要他們肯開門。

    • 口述影像助殘疾人士享受藝術共融
    • 手語翻譯成溝通橋樑
    • 科技協助殘疾人士融入社會
    • 簡易圖文版協助智障人士獲取資訊
    • 網上平台「共融香港」推廣傷健共融文化

    口述影像服務及設施日漸普及,如今視障人士可以觀看電影、電視節目(例如港台電視31頻道播出的《聽出好戲勢》系列)、粵劇和話劇等表演藝術,與大眾一同享受藝術帶來的樂趣。口述影像亦適用於展覽導賞及體育賽事等活動。口述影像員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個新鮮的職業,他們會利用簡潔、生動的語言描述影像,協助視障人士理解和掌握無法接觸的視覺資訊和內容,例如在電影中描述演員的表情動作、電影的場景佈局及劇情發展等。 隨着戲院設有口述影像觀影輔助設施,視障人士現在已可按自己的需要,自選場次,與家人好友一同觀賞電影。有份參與口述影像工作的香港盲人輔導會訊息無障礙中心項目統籌(活動及公眾教育)梁嘉賢表示:「見證着視障人士在戲院與其他觀眾一同笑、一同哭,能夠感受電影的氣氛和節奏,與朋友有共同的話題,自己亦十分感動。」按此觀看...

    現時大部份電視節目都配有字幕,一些重要的政府記者會也會提供即時手語翻譯,方便聽障人士獲取資訊。對於聽障人士來說,手語是他們與其他人溝通和獲取資訊的重要橋樑之一。手語翻譯員協助聽障人士接收社會資訊,同時為他們的日常生活提供服務,例如求醫、面試和參加課程等。 龍耳手語主任黃惠蘭表示:「有些聾人的子女是健聽人士,小朋友遇到困難,很難與家長溝通,我們就作為橋樑幫他們翻譯。又例如聾人要見老師,或者見工面試,我們會幫他們做手語翻譯。」按此觀看分享影片。

    患有大腦麻痺症的張世豪只有一隻手指可以打字,但他自小對電腦充滿興趣,看書自學編寫程式。由於肢體傷殘人士未必能夠準確地操控鍵盤和滑鼠,操作電腦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挑戰。於是,世豪自行研發協助肢體傷殘人士使用電腦的聲控輔助軟件,讓他們更容易及有效率地使用電腦,提升他們的學習和工作能力。按此觀看分享影片。

    簡易圖文版的對象是智障人士及其他有需要人士,透過易懂的圖畫和易讀的文字協助他們獲取資訊和參與社會。製作簡易圖文版並不困難,服務或資訊提供者可以參考《簡易圖文版製作指南》。按此參閱《簡易圖文版製作指南》。

    「共融香港」是為促進傷健共融而建立的網上平台,透過分享與共融及殘疾人士相關的資訊、圖片和影片等,加深公眾對共融文化的認識。 香港是一個多元的社會,要構建共融社會,每個人的支持和參與都非常重要。想進一步認識共融文化,可瀏覽「共融香港」Facebook專頁。期盼共融文化可以更加深入社會各個方面,讓大家在不同生活範疇都能夠互相支持和欣賞。 (資料及相片由客戶提供)

  5. 2018年10月3日 · 港聞. 深度報道. 【藝術無障礙.四】民間策動藝術通達 政府未見積極. 撰文:歐陽翠詩. 出版: 2018-10-03 18:00 更新:2018-10-10 18:06. 上文提到香港盲人輔導會是本港口述影像的重要推手並引入外國專業的培訓指導多年來主要以義工服務的方式提供口述影像電影的服務令視障人士可以看得懂電影香港口述影像協會創辦人梁凱程也是受到在該會做義工的經驗啟發展開了她在口述影像方面發展的道路也親自到外國修讀相關課程並回港透過申請不同的基金項目加強公眾對口述影像的認知並以口述影像的形式推動傷健共融。 這十年來依靠有心人士去發展的口述影像項目,又應否如外國般以一門專業的模式引進,或是以立法形式提供服務? 此文章為《藝術無障礙》專題之四.

  6. 2021年10月24日 · 香港盲人管弦樂團Hong Kong Blind Orchestra, HKBO是災後心理輔導協會在2016年起舉辦的長遠性慈善項目初期於心光盲人學校內成立2018年遷往馬鞍山青年會書院成為培訓基地至今是本港唯一有系統地為視障人士提供全面的樂器捐贈樂器及樂團訓練皇家音樂學院考試及職業配對服務的樂團讓視障人士可免費考取皇家音樂學院等國際認可資格更會推薦他們升讀各大專院校提供職業配對服務為視障人士擺脫盲人只能做按摩師的定律讓他們的天賦才能得以發揮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