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1
      日本菜 · 休息 ·  71 則評論
      香港馬鞍山鞍祿街18號MOSTown新港城中心(4期)2樓Open Space N2036號舖 · 2907 2688
    • 2
      日本菜 · 休息 ·  47 則評論
      香港元朗朗日路9號形點 I L1樓 1013-1015&1018-1020號舖一田超市內 · 3612 0433
    • 3
      日本菜 · 休息 ·  19 則評論
      香港屯門屯門鄉事會路83號V City商場MTR層M-9B號舖 · 2907 7311
    • 4
      日本菜 · 休息 ·  5 則評論
      香港青衣青敬路31-33號青衣城2 1樓188號舖 · 2907 7332
    • 5
      日本菜 · 休息 ·  10 則評論
      香港葵芳興芳路223號新都會廣場2樓216號舖 · 2631 3110
  1. 獨媒報導. 涉對警作不實指控、呼籲同事參與六四集會 前檢控主任遭革職申司法覆核. 2024-06-07. 獨媒報導. 被指擾亂秩序 黃浩銘:持家屬飛不存在「打尖」 周嘉發未到場. 政經. 2024-06-07. 獨媒報導. 啟德副場完成鋪設草坪 珠海種植即日運港. 2024-06-07. 獨媒報導.

  2. 2017年10月30日 · 所謂「行政吸納政治」,即“a process by which the government co-opts the political forces, often represented by elite groups, into an administrative decision-making body, thus achieving some level of elite integration; as a consequence, the governing authority is made legitimate, a loosely integrated political community is established.”簡單而言,就是把民間的政治力量(當時主要指政治...

  3. 2015年6月24日 · 不過這種批判及抱怨,其實也無可厚非。 要交通工具開設「優先座」/「關愛座」去呼籲乘客讓座予有需要人士,其實代表甚麼? 是意味著我們這代香港人(甚至那些所謂「新香港人」)一直都奉行「讓座是人情,唔讓座是道理」這種老奉的自私心態,根本是沒有這種推己及人的公民意識。 更甚的是,連在有家長陪同下的小童進入地鐵車廂,大多都是第一個搶先爭坐位,連在旁的家長卻視之為平常,完全沒有教他們要禮讓的意圖。 天啊,原來我們現在教育下一代,除了教學童如何取高分,如何同人競爭,如何一日內盡學十多樣課外活動及科目,還教他們甚麼? 家長的身教,基本的做人處世,有沒有教到? 看來這些並沒有上述的競爭科目這麼受家長注重了。 我們從何時開始,「讓座」已變成要人呼籲,甚至要政府拍埋電視廣告才會做的事?

  4. 2008年3月7日 · 2014年爆發的雨傘運動,我們的關注人數爆炸性增長,社會開始重視網媒。 2017年,政府開放網媒可在取得報刊註冊後,登記成為政府新聞處發布系統用戶,「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亦是最早一批加入的媒體。 初衷目標.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的初衷和目標,至今未變,包括推動公民記者發展,成為一個站在公民社會的媒體。 訂閱支持. 查詢電郵: info@inmediahk.net. Whatsapp:53751475. Telegram:@inmediahknetcontact. 承印人:香港獨立媒體網絡有限公司. 承印人地址:灣仔軒尼詩道365號富德樓9樓. 編採守則.

  5. 2023年3月29日 · 【獨媒報導】 AI聊天機械人「ChatGPT」風靡全球,外國有大學生用來撰寫論文,早前港大明文去信教職員和學生禁用「ChatGPT」。 教育局今向立法會表示,目前已有5間大學已提供指引,做法各異,有大學只有獲得書面許可才可使用,亦有大學在作出明確引述後,就可以使用。 大學亦制訂「反制」AI的方案,例如採用更先進抄襲偵測軟件,又增加「誠信聲明條文」,保障學術誠信。 本身在城大教書的立法會議員梁美芬,向教育局提出書面質詢,問及各間大學應對不當使用「ChatGPT」的應對方法。 教育局回應指,根據教資會資助大學提供的資料,嶺南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教育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及香港大學已向教學人員及學生提供針對性指引,闡述學生在學習作業或課程評核期間運用生成式AI的立場及規定。

  6. 2009年10月31日 · 小寫歷史寫人的日常生活和平民的喜怒哀樂,重新發掘被大寫歷史所遺忘和踢開的現實,讓一直沒有被重視的、被邊緣化的經驗,浮出歷史地表。 《嘉咸.女情》是「物.流.愛」的工作坊的成果之一,街坊、義工和錄像工作者合作走訪幾位在嘉咸街生活的街坊。 紀錄片記錄了雜貨店永和號、勤記粉麵廠、義記菜檔裡三對夫婦的故事。 女性在片中是主要受訪者,話題包括婚戀、個人職業、過去和現在的生活、社區關係等;男店主隨興加入,但重要性稍次。 在與訪問者的對答中,一眾女性受訪者以非線性的敘述方式、對日常生活細節的敏感,讓紀錄片獲得了豐富的生活實感。 她們的回憶和感受,使嘉咸街不再是文件裡名為「H18」的重建項目,而是一個活生生的、立體的、具有生命厚度的社區。

  7. 2011年1月15日 · 簡單回應三點: 第一,沒有人懶於思考。 官商勾結是我城的長久核心問題,引用前新華社許家屯的話:「未來的港人治港,其性質是資產階級為主體的各階層聯合政府。 」我們要改正的是80年代設下的框限,拒絕那一「港人治港」為名,「富人治港」為實的不平等社會; 其次,唐以「暴力」和「流血」之類的說辭製造無中生有的恐慌,說什麼「車毀人亡」等,凡此種種說話,才是名副其實的倒退,倒退至70年代殖民政府和保守勢力的政治技倆,即以67暴動的餘悸恐嚇正在迅速成長的70年代公民社會 (廣為人識的包括:中文運動71年77維園示威73年大罷課反貪污捉葛柏等等等等); 最後,唐又說要學懂妥協。 然而,他又不具體的說何時何地何物何人須要何種妥協,這種不為甚麼的妥協,永遠可以妥協下去的妥協,其實是犬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