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4月29日 · 不少長者因蛀牙及牙周病等原因導致牙齒脫落需要訂製活動假牙但長時間佩戴活動假牙容易鬆脫及令牙肉收縮故亦愈來愈多人考慮植牙植牙手術需要切開和翻開牙齦在適當位置鑽孔植入鈦合金植體用作牙根待約3個月鈦合金植體與 ...

  2. 2024年4月29日 · 社會牙醫科專科院士吳建葦透露早前有牙醫在社交媒體上發現一張宣傳圖片印有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旗及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會徽標題為2024年香港最新植牙計劃」,註明2024年3月起香港口腔醫院將提供免費牙齒植牙活動不需要花錢活動為期1個月」。 吳建葦直言有關宣傳圖片屬虛假信息香港全科牙科醫學會沒有提供相關免費植牙活動提醒網民勿點擊不明來源的連結。 了解治療方案、風險 勿盲信宣傳. 根據香港牙醫管理委員會指引,香港註冊牙醫禁止宣傳業務;惟非香港註冊牙醫,如內地牙醫則不受有關條文規管。 有參與本港和內地牙醫培訓的吳建葦表示,兩地均有完善的牙醫培訓課程。

  3. 2021年7月7日 · 明報專訊香港理工大學把用於檢測鐵路安全的光纖傳感技術應用於醫療監測研發出微米大小能感應微小壓力變化的塑料邊孔光纖傳感器」,技術有助改善手術的準確度和提升治療成效例如植入智能人工耳蝸骨折修復監測以及心臟微創手術導管的導航監測等理大光子學講座教授及電機工程學系主任譚華耀團隊研究將光學塑料ZEONEX應用到光纖傳感器上並在光纖內加入光纖邊孔提升應對壓力的敏感度研發出比傳統傳感器敏感度高20倍的塑料邊孔光纖傳感器」。 可監察細微變化 掌握康復情况.

  4. 2024年2月1日 · 明報專訊在美國富豪馬斯克周一宣布旗下的植入式腦機界面技術研發公司Neuralink首次完成人類大腦設備植入手術8個小時後中國清華大學官網周二1月30日發布該校與宣武醫院團隊成功首宗無線微創腦機接口臨牀試驗經過3個月的居家腦機接口康復訓練脊髓損傷的四肢癱瘓患者可以實現自主喝水等腦控功能。 與Neuralink不同 電極放大腦硬膜外. 清華大學強調,與馬斯克領導的Neuralink腦機介面不同,該校的無線微創植入腦機介面NEO(Neural Electronic Opportunity)把電極放在大腦硬膜外,通過長期動物試驗研製,不會破壞神經組織;採用了近場無線供電和傳輸信號,體內毋須電池,患者可以終身使用。

  5. 2024年4月22日 · 李健民稱,由該會與港大牙醫學院、香港牙科醫學院、醫管局、衛生署和牙科生代表組成的工作小組,已開始討論實習執行細節、內容和目標,將借鑑海外經驗制訂最終藍本。 至於實習初步構思,李稱內容設兩部分,臨牀部分將由「高手雲集」的衛生署擔當主要角色,讓牙醫在督導和指導下受薪實習,原則是「安全至上、風險為本」。 被問實習牙醫需否於一年內輪替所有崗位,他稱希望盡可能多(as many as possible),個別崗位擬准實習牙醫自行選擇,例如若立志日後專做牙科手術,可選擇到相關崗位實習,細節仍待敲定。 李稱實習另一部分是教學課程,涉及紀律、法例規定、感染控制、病人同意權和轉介等,作為大學基準訓練的增潤課程。

  6. 2021年8月16日 · 明報專訊年紀大機器壞心臟主動脈瓣退化鈣化變窄影響血流可致命唯有靠手術換心瓣但開胸骨手術對長者風險大伊利沙伯醫院11年前引入微創導管主動脈瓣植入術TAVI),讓高風險病人免開胸換心瓣但部分人手術後會現中風和心律變慢的 ...

  7. 2022年10月15日 · 中大醫療機械人創新技術中心與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合作開發磁力導航微創內窺鏡手術的機械人平台醫生以無線方式控制磁力內窺鏡和其他醫療設備進入病人身體新工具毋須麻醉病人並能更深入人體器官提升診斷和介入程序的能力。 導管亦可配合該中心研發的「微納機械人」,將其送到患者血栓處,以磁力驅動溶解及穿透血栓,可提高溶栓速度100倍及減低副作用。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