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7日 · 6. 被浏览. 1,692.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蕭晦之. 人大图书管理员. 谢邀 @三黄小臭猫.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不同意楼下说古人没有冬夏概念的说法。 早在春秋时期便开始出现春冬四时之说。 自此以后,四时既是天文历法、农事的重要依据,又与宗教、道德、哲学、行政、军事等生活的多个方面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彼时文化中枢之一。 《 吕氏春秋·当赏 》:“民以四时、寒暑、 日月之行 知天”,说的是四时为人们认识自然、从事生产活动的指南。 可见,古人没有夏、冬二季的概念是说不通的。 我想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和古代的生产活动有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当时人们的生产活动主要是集中在春、秋两个季节,夏、冬时节进行的活动很少,认识自然的时间便也少。

  2. 2020年3月31日 · 1,174.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19430128huang. 春季给人们最多希望和憧想,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光明媚,万物更新,所以古有许多迎春,颂春惜春之作。 秋天,天高气爽,最宜出游,诗情持多。 加上又有一个月园人园的中秋佳节,皎洁月光,园园无缺的秋月,给人无限美好感觉,迊月,赏月,送月的诗词,畄下了人们眷恋情怀。 还有一重要因素,古代科举考试是秋試,秋榜,士子,官員调动特别多,因之送迊之诗也别多。 冬,。 一因社会生产方式因素。 二气候因素。 人们思想活动与上两季节有所不同,所以诗作較少。 例。 春秋 。 南朝。 梁元帝。 萧绎(春曰) 春还春节美,春曰春风过。 春心日日异,春情处处多。 处处春芳动,日日春禽变。 春意春已繁,春人春不見。 不见怀春人,徒望春光新。

  3. 2023年9月26日 · 102首描写中秋的古诗词. 唐代中秋诗词. 1、《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2、 《中秋月》 唐·白居易. 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谁人陇外久征戍? 何处庭前新别离? 失宠故姬归院夜,没蕃老将上楼时。 照他几许人肠断,玉兔银蟾远不知。 3、《华阳观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 唐·白居易.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赏意如何? 华阳洞里秋坛上,今夜清光此处多。 4、《 八月十五夜月 》 唐·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4. 诗词. 古诗词. 苏轼. 《千秋此意》都引用了苏轼哪些词句? 关注者. 5. 被浏览. 5,860. 2 个回答. 默认排序. 酒酒吉祥. 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千秋此意 司. 游物乘心. ‌我曾借 明月当头 : 明月,出自《水调歌头》《 永遇乐 》等诗,这一意象很多见。 ‌寻得某个人 点漆眼眸. ‌相对落座山口 无茶亦无酒: 无茶亦无酒,引用自《 浣溪纱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他含笑说些春秋. ‌奉与这一生 微澜缘由: 春秋,苏轼以《 春秋 》为儒者本务,终身关心此学。 并用此法反对王安石变法。 ‌低眉抛置枯愁 江海行扁舟: 江海行扁舟,引用自《临江仙》“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馀生 ” ‌高处风情万种 衣角都辉荣: 高处,同《 水调歌头 》。 ‌最终不过多添个失意面孔:

  5. 2022年8月31日 · 15. 被浏览. 3,079.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暮雨雒邑. 我们都曾年轻,或许,你正年轻! 儿时的中秋节已经忘的七七八八了,但仍然会记得每年都会吃的那一款经典豆沙月饼,每年挂在天际的那一轮玉盘白月。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说到传统习俗: 排在第一位的当然是“吃月饼”。 从小到大无论是谁,都会记得中秋节吃月饼。 月儿亮又圆,月饼大又圆。 中秋节赏月赏月和吃月饼是中国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 月饼一词,最早收录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不断发现演变,逐渐把赏月与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寄托思念。 现在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发展出了广式、晋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五仁,豆沙,莲蓉,咸蛋黄,榴莲……各种味道。

  6. 2020年7月21日 · 6. 被浏览. 2,355. 6 个回答. 默认排序. go享家居. 一、吃月饼. 月饼是中国的传统糕点之一,中秋节节日食俗。 月饼圆又圆,又是合家分吃,象征着团圆和睦。 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 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 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 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月饼与各地饮食习俗相融合,又发展出广式、京式、苏式、潮式,滇式等月饼,被中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爱。 二、赏月. 赏月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慢慢变成了轻松的娱乐活动。 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 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 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

  7. 3. 被浏览. 524. 3 个回答. 默认排序. 东朔. 好吃宝妈,分享美食与生活. 2 人赞同了该回答. 我的家乡中秋传承着一个风俗每到中秋之夜家家户户都会在窗前点起 香球 ,祈祷家人团圆、平安。 制作香球,人们用新鲜的柚子为基础,“柚”谐音“佑”。 制作过程需协作完成,通常在柚子上插上365支香,祈祷一年平安。 其他地方也是有很多不同的习俗的,就吃月饼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好奇的我查了查还真有些习俗是闻所未闻的。 在福建浦城,女子过中秋要穿行南浦桥,以求长寿。 在建宁,中秋夜以挂灯为向月宫求子的吉兆。 上杭县 人过中秋,儿女多在拜月时 请月姑 。 龙岩人吃月饼时,家长会在中央挖出直径二、三寸的圆饼供长辈食用,意思是秘密事不能让晚辈知道。 这个习俗是源于月饼中藏有反元杀敌讯息的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