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明報專訊】由立法會前議員譚文豪、香港中小企食店聯盟召集人林瑞華等人開設 食肆「一日三餐」,日前被業主大幅加租25%,以10萬元續租旺角舖位。

  2. 2024年2月4日 · 既是港式茶餐廳,自然少不了叉燒滑蛋碟頭飯、公仔麵等快餐,以及經典小食如菠蘿油、西多士、咖喱魚蛋等。 但也要稍微迎合當地人的口味。 開業之初,他發現台灣人並不喜歡港人吃慣偏硬身的米,「他們喜歡不太硬、較圓的,所以試過好多種米,最後選了壽司米,港人和台灣人兩邊都能接受」。 在濃度方面,台灣人偏好健康無糖,港人吃慣重口味,「這些也要微調,不要太油、太鹹、太甜」。 經營4年有多,Andy稱茶餐廳的經營狀况尚算穩定,店內十多張枱,「周末有時 (客人)都要在出面排隊」。 他認為了解當地文化相當重要,店內的菜單也曾調整多次。 例如除了賣經典茶餐廳美食,店內還提供燒賣、鳳爪等港式點心,這原來與台灣人的生活節奏不無關係。 「本身沒打算放入菜單,但台灣人對香港的印象就是點心,我又想間中食下點心。

  3. 2019年9月19日 · 導致不良飲食習慣的原因. (1) 速食文化. 隨着全球化的發展,速食文化於香港大行其道。 快餐店價格便宜、食物製作速度快捷,大受港人歡迎。 然而一些快餐食品被視為「垃圾食物」 (junk food),即營養價值低,通常脂肪、熱量、糖分及鹽分含量高,又缺乏蔬菜、水果等食用纖維。

  4. 2024年4月19日 · 島上食肆多是海鮮餐廳,遊客可在碼頭旁的市場買海鮮後到餐廳加工,或直接在食肆選購,也可購買鹹魚等海產做手信,宜注意貨比三家,以及有否貨不對辦。

  5. 2024年2月24日 · 今晚播映第6集「傳承」,自1950年代茶餐廳冒起,傳承至今,有些已傳了三代,例如灣仔的豪華咖啡廳、長沙灣新華茶餐廳等。 究竟這70多年來,茶餐廳由內到外經歷了怎樣的轉變?

  6. 一日三餐都離不開餐具,但很多家庭的杯盤碗筷一用就是好幾年。 尤其是一些老年人,餐具舊了舍不得扔。

  7. 2024年4月12日 · 此外,餐廳外還有 粑、缽仔糕、花生糊、糯米 等小食,小 粑每個3元,內裏是滿滿的花生餡,適合甜食愛好者。 在所城入門位置的老店「肥媽小吃店」,也有 粑、豆腐花、腸粉、艾果及瀨粉等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