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成語: 三顧茅廬 [正文],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釋義: 指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後用「三顧茅廬」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三顧茅廬 成語解釋. 【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爲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出處】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示例】我住着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 元·馬致遠《薦福碑》第一折. 【近義詞】禮賢下士. 【反義詞】拒人千里、妄自尊大. 【語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含褒義. © 漢典. 三顧茅廬 網路解釋. 百度百科. 三顧茅廬 (三國典故) 三顧茅廬又名三顧草廬,典出《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 東漢末年,漢朝宗親左將軍劉備三顧茅廬拜訪諸葛亮,他們的談話內容即《隆中對》(三分天下的戰略決策)。 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爲漢末劉備去南陽郡鄧縣隆中(今湖北襄陽隆中)的諸葛亮家去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現在常用來比喻 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拜訪 有專長的 賢人。 基本介紹. 中文名:三顧茅廬. 外文名:sincerity. 讀音:sān gù máo lú. 語法:動賓式;作 謂語 、 賓語;含 褒義。 出自:漢末三國· 諸葛亮 《出師表》 相關人物:諸葛亮 劉備 關羽 張飛. 詞性:名詞. 會晤內容:隆中對. 影響:三國鼎立. 歷史發生地:南陽郡鄧縣隆中. 現地名:湖北襄陽隆中. 成語解釋. 【成語】: 三顧茅廬. 【拼音】: sān gù máo lú. 【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去南陽郡鄧縣隆中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成語典故. 【出處】: 三國蜀·諸葛亮《出師表》: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
典故說明. 東漢末年天下紛亂,打著「復興漢室」名號起兵的劉備,在屯田新野時,從徐庶口中得知避居在南陽隆中的諸葛亮是個能人,於是前去拜訪,一連去了三次,才見到人。 諸葛亮在〈前出師表〉中提到了這件事:「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劉備不顧身分,一連三次專程拜訪的誠心,終於感動諸葛亮答應出山替他奔波效力。 後來「三顧茅廬」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書證. 01.南朝陳.徐陵〈諫仁山深法師罷道書〉:「黃石兵法,寧可再逢, 三顧茅廬,無由兩遇。 」02.元.虞集〈折挂令.鸞輿 三顧茅廬〉曲:「鸞輿 三顧茅廬,漢祚難扶,日暮桑榆。
三顧茅廬的意思. call on sb。. repeatedly. 用作褒義。. 有時可用于諷刺某些人擺架子;一次兩次請不來。. 一般作謂語、賓語。. 指誠心誠意地邀請、拜訪有專長的賢人。. 元·馬致遠《薦福碑》:“我信著半間兒草舍;再誰承望三顧茅廬。. ①劉廠長~;終于把身懷 ...
sān gù máo lú. 釋義:. 指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後用「三顧茅廬」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初出茅廬」. 典源:. 1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據《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引 ...
“三國演義”把劉備三次親自敦請諸葛亮的這件事情,叫做“三顧茅廬”。 諸葛亮在著名的“出師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
字詞:三顧茅廬,注音: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釋義: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 見《三國志.卷三五.蜀書.諸葛亮傳》。 後用以比喻敬賢之禮或誠心邀請。
成語: 三顧茅廬 [Text],注音: ㄙㄢ ㄍㄨˋ ㄇㄠˊ ㄌㄨˊ,釋義: 指漢末劉備往訪諸葛亮,凡三次,才得見。 語本三國蜀.諸葛亮〈前出師表〉。 後用「三顧茅廬」比喻對賢才真心誠意的邀請、拜訪。
三顧茅廬【詞語】三顧茅廬【拼音】sān gù máo lú【解釋】顧:拜訪;茅廬:草屋。 原為漢末劉備訪聘諸葛亮的故事。 比喻真心誠意,一再邀請。 東漢末,劉備三次往隆中 (山名,在今湖北襄陽)聘請隱居於草廬的諸葛亮出來幫助打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