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3月16日 · 壓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心臟打出的血量打出的速度和動脈系統的擴張能力血液經過主動脈流到全身各器官去但每當血壓量完除了看數值有無過高超標過低之外該怎麼樣解讀? 謝安民也解釋各項名詞重要的意義: 收縮壓 :當心臓收縮時心室內壓力急速增加到超過主動脈時主動脈瓣膜打開主動脈內的血壓高峰就是收縮壓。 舒張壓 :在兩次心臓收縮之間,主動脈內最低的壓力就是舒張壓。 脈壓 :指的是收縮壓與舒張壓之間的差值,通常正常脈壓差距在 20-60mmHg 之間。 這三項數值哪個最重要? 謝安民認為:「如果一定要選邊站,收縮壓可能重要些,尤其是 50 歳以上的人,年輕人往往收縮壓和舒張壓都高,這種人有時就難說,當兩個都很高區分那個重要就毫無意義。 如果收縮壓超標多而舒張壓微高,當然收縮壓重要;反之亦然。

    • 收縮壓與舒張壓相差超過60 Mmhg就叫壓差大
    • 什麼原因會造成壓差大?
    • 壓差增大,發生心肌梗塞或猝死的風險也增高
    • 壓差大且收縮壓過高,代表血管硬化嚴重

    當心室收縮,血液由心臟輸出到周圍動脈血管時,主動脈壓會急劇升高,在收縮期的中期達到最高值為收縮壓,通常也稱為「高壓」;當心室舒張時,血液回流心臟,主動脈壓下降,在心舒末期動脈血壓的最低值叫做舒張壓,也稱之為「低壓」,高壓和低壓之間的差值如果超過60 mmHg,就稱之為「壓差大」。

    而造成高低壓壓差大的狀況,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血管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衰老,硬化程度較為嚴重,導致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時,血管的回彈壓力上不去,才導致高低壓壓差變大。 此外,長期高血壓或罹患其他心臟疾病,導致左心室肥厚、主動脈瓣膜關閉不嚴等問題時,也會出現收縮壓偏高,而舒張壓偏低的壓差大問題。至於嚴重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等疾病患者,也有可能會出現壓差大的問題。

    據英國JAHA雜誌刊登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壓差增大比動脈硬化指數增加更可能造成患者發生危險性或猝死,還有研究發現,壓差85mmHg的人要比65mmHg的人發生心肌梗塞和中風的危險性增長10%以上,且前者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機率更是明顯大於後者。 像是張老太太的血壓狀況,以她的年齡來說,其實收縮壓與舒張壓都還算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甚至舒張壓還算是不錯的數值,所以對於心血管風險還不是太大。

    如果是壓差大,而且收縮壓超過150 mmHg,但低壓正常的情況,屬於單純收縮壓過高的問題,顯示血管硬化程度嚴重,這種情況在老年高血壓患者中經常發生。對於這樣的症狀,還是必須加以控制。 一般而言,降壓藥對於血壓的調節是沒有選擇性的,換句話說,當降低收縮壓的同時,舒張壓也有所下降,但通常服藥後,低壓的下降幅度也會比高壓小的多,因此,建議應該由醫師重新調整用藥,選用時效長、降壓和緩的降壓藥,例如緩釋錠等。同時,醫生可根據患者的個人狀況,適當選用一些抗動脈硬化藥物,例如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鈣離子通道阻斷劑等。 而如果血壓壓差大患者的血糖、血脂過高,也要進行綜合治療,合理使用降血脂與降血糖的藥物,以減少血脂在血管壁的沉積,穩定血管斑塊,同時改善動脈彈性。 延伸閱讀: 一口氣吞了4顆降壓藥還是血壓狂...

  2. 2023年6月19日 · 發作症狀完整說明. 其實生活中許多外在刺激都會造成暫時性血壓上升通常會自己慢慢回復正常以下這些原因都可能與血壓升高有關但並不代表你就是得了高血壓: 情緒波動. 壓力事件發生. 睡眠都沒有熟睡. 身體病痛.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3年5月2日 · 根據台灣高血壓學會2022 台灣高血壓治療指引》,血壓值 ≥ 130/80 mmHg 即為高血壓,如果超出這個範圍,建議與醫師討論是否要進一步治療,避免衍伸其他併發症。 高血壓的定義與分類. 高血壓的原因. 高血壓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原發性高血壓,另一種是續發性高血壓,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是屬於前者。 原發性高血壓: 占高血壓患者 90-95%,成因不明確,可能與遺傳、肥胖、飲食、久坐、壓力、飲酒等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 續發性高血壓: 占高血壓患者 5-10%,通常與疾病和藥物副作用有關,如睡眠呼吸中止症、腎臟疾病、甲狀腺問題、血管問題。 如何有效降血壓? 1. 採用得舒飲食. 吃什麼可以降低血壓?

  5. 2018年10月22日 · - Heho健康. 測出來的舒張壓只有60⋯血壓這麼低健康是OK的嗎? 日期:2018 年 10 月 22 日 作者: 盧映慈. 高血壓是受到大多數人熟知的疾病,也是許多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需要特別注意。 不過長期疲倦、容易頭暈的「低血壓」其實也是可以有改善的方法,但如果身體持續很不舒服、 暈眩 ,建議還是要到醫院檢查出病因,才能比較安心。 血量太少造成低血壓! 除了服用降壓藥造成的低血壓之外,低血壓跟心臟功能最有相關,心律不整、心跳偏慢可能造成血液輸送量不足,心輸出量太少,但心跳偏快的人,卻也是因為血液量太少、無法有足夠的血液流遍全身,才加速工作,這時可能出現暈眩、胸悶、疲倦無力、手腳冰冷、血液循環不良等現象。 而血液量太少,可能是飲食太清淡、或是水喝太少的緣故。

  6. 2023年12月12日 · 冬天普遍低溫,容易好發心血管疾病,今年雖然是暖冬,白天氣溫較高,但日夜溫差大,仍得小心相關風險。 若想避免 腦中風 、心肌梗塞等狀況日常控制好血壓是相當重要的事情。 然而台灣每 4 個成人,就有 1 人有高血壓,而長輩罹病的風險更是接近半數。 什麼是高血壓正常血壓的範圍是多少? 恐怖的是,高血壓被稱作「隱形的殺手」,病人往往暴露在風險當中而不自知,因此正確認識健康的血壓範圍非常重要! 國泰綜合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指出,正常人血壓收縮壓應小於 120 毫米汞柱,且舒張壓應小於 80 毫米汞柱(兩者皆須達標)。 陳玠宇補充,若民眾在診間量測收縮壓超過 140 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 90 毫米汞柱,只要有其中一項數值超過,即為高血壓;介於中間者則稱作血壓偏高或高血壓前期。 破解謠言!

  7. 2023年5月3日 · 美國醫學會於 2022 年修改血壓正常值建議將收縮壓大於 140毫米汞柱舒張壓 90毫米汞柱下修為 130/80 毫米汞柱此外量測方式也將修改為居家量測取代門診測量以更確保準確度。 血壓控制在 130 毫米汞柱以下 減少 33% 中風機率. 台北榮民總醫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嬰華表示,2015 年至今,發現有 2 個大型高血壓研究證明血壓降低能夠減少患者死亡率,根據《SPRINT》針對 9 千名高血壓患者針對研究,追蹤 3 年發現若血壓收縮壓控制在 120 毫米汞柱左右時,可降低 27% 的死亡率。 另外,《STEP》2021 年發表的華人大型研究,結果顯示若能將血壓控制在 130 毫米汞柱以下,會減少 33% 的中風機率且心臟原因死亡機率也降低 28%。 血壓正常值新定義.

  1. 相關搜尋

    上壓下壓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