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中國古代科學家的「四大發明」對世界科技發展做出的貢獻,已為世界所公認。 「四大發明」是:造紙術、火藥、指南針和活版印刷。 除「四大發明」之外,中國古代在數學、天文學、農學、水利工程、地理學、測繪學和醫學等方面都誕生過許多偉大的科學家 ...
現時可考證到的古中國科學著作,以及相關的古代著作數量龐大,涵蓋科學數個主要分支:數學、醫學、自然科學、建築及工程學,又有其他次分支,包括農學、航海學、心理學、地圖學及物候學等多個學科內容。
2016年7月14日 · 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具有輝煌的成就,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有許多古代的發明令現代人都嘆為觀止。 下面介紹的這些都是長期引領世界的古代科技。 此次介紹的,只涉及物理工程方面,「四大發明」眾所周知就不介紹了。
这个帖子盘点我国从先秦到明朝的科学家、发明家以及部分工程师(有理论著作),因此难免有遗漏,望各位补充。 先秦: 1.墨子. 对数学、声学、光学等都有巨大的贡献,提出完整宇宙论。 2.甘德. 发现木卫三,绘制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星表。 著有《天文星占》等书,后人把它和石申的天文学著作结合起来,称作《甘石星经》,大多内容已失传。 3.石申. 系统地观察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发现其出没的规律,记录名字,测定了121颗恒星方位,对四分历的完善和系统化有重要贡献。 著有《天文》一书,后人把《天文》和甘德的《星占》合称为《甘石星经》,大多内容已失传。 西汉: 1.落下闳.
中國悠久的歷史見證了許多傑出的科學家,他們都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選出了中國古代最偉大的10位科學家,希望能幫助你們更多地了解中國的科學技。
有关中国古代科学研究的证据,可见于汉代大司农 耿寿昌 发明的 浑象;唐代天文学家 僧一行 对 子午线 长度的测量;明代数学家 朱载堉 发明的 累黍定尺法,精确计算出北京的地理位置及 地磁偏角,又计算出 回归年 长度和 水银 的比重,均是著名的 经验主义 科学研究例子。 晋代医学家 葛洪 《抱朴子‧博喻》曰:“学而不思, 则疑阂实繁;讲而不精,则长惑丧功。 ”,道出了古代中国学者对辩证及实验重要性的认知。 至近代,中國科學漸見没落,經歷了一段再啟蒙時期,歐洲列强的科學傳統及成果傳到中國。 在清末的洋务运动主张「中体西用」。 以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及制度为基礎,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術,是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張衡 (78年—139年),字 平子, 南陽郡 西鄂縣 (今 河南省 南陽市 南召縣 南)人 [1], 東漢 士大夫 、 天文學家 、 地理學家 、 數學家 、 科學家 、 發明家 及 文學家,官至 太史令 、 侍中 、 尚書。 張衡一生成就不凡,曾製作以水力推動的 渾天儀 、發明能夠探測 震源 方向的 地動儀 和 指南車 、發現 日食 及 月食 的原因、繪製記錄2,500顆星體的 星圖 、計算 圓周率 準確至 小數點 後一個位、解釋和確立 渾天說 的 宇宙論;在文學方面,他創作了《二京賦》及《歸田賦》等 辭賦 著作,拓展了 漢賦 的文體與題材,被列為「漢賦四大家」之一。 他開創了 七言古詩 的詩歌體裁,對 中華文化 有巨大貢獻。 張衡出身於 南陽 大族,祖父 張堪 是 蜀郡 太守。
李時珍的科學成就不僅在中國,而且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經絡學說 從湖南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足臂十一脈炙經》和《陰陽十一脈炙經》可以看出,最遲在春秋戰國之際,醫家已大致認識了人體經絡系中的十一條正經在體表的主循環路線,並據 ...
2024年5月4日 · 中國古代,不但沒有物理學的概念,就算物理學各門類比如力學、光學、電磁、熱學、聲學從未出現過系統的描述。 中國物理知識也完全不講理論,能觀察到現象,但極少追求物理現象之後的原因。
後世尊稱其為墨子,大約生活於公元前470年至公元前376年的春秋戰國時代,是中國數理科學家。 墨子造機械、精數學、講求自然道理。 其科學知識大多記載於《墨子》一書中,尤以其中的《墨經》為最精到。 先秦墨子出身庶民,年輕時當過車工,手藝極高。 他不僅會造車,亦造過類似滑翔機的木鳶等機械,還喜歡讀書做學問,起初曾隨孔子的弟子習儒學,後因對儒學那套繁瑣的禮樂喪葬制度不滿,以其勞民傷財太甚,遂提出節用、兼愛、非攻、非樂、尊天、敬鬼等一系列主張,並與儒家分道揚鑣,創立墨學,建立墨家學派,使墨學與儒學並顯於世。 墨子反對戰爭,研究和製造了多種築城、守城和防禦器械。 當楚國在「木聖」魯班支援下決定攻打宋國時,墨子派遣弟子300人,日夜兼程趕赴宋國,幫助守城;墨子本人隻身到楚,勸說楚國君放棄攻宋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