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5日 · 默認. 5月14日安永會計師事務所安永發佈的報告表示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利息淨收入自2017年以來首次出現負增長實現營業收入也為負總部位於英國倫敦的跨國性專業服務公司國際會計事務所安永14日發表了中國上市銀行2023年回顧及未來展望》,這是安永發佈的第17份關於中國銀行的研究報告。 報告分析了在A股和 香港 H股上市的中國全部58家上市銀行2023年度的經營業績、資產質量、業務發展、經營模式等方面的最新變化。 報告顯示上市銀行的利息淨收入出現2017年以來首次負增長,2023年平均淨息差1.69%,較2022年下降了25個基點,淨息差已連續四年下降;利息淨收入較2022年下降2.98%。 手續費及佣金收入同比下降8.05%,連續第二年負增長。

  2. 2024年2月20日 · 中共央行超預期降.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2-20 訊】. 默認. 5年期貸款利率,從4.20%下降到了3.95%。. 這隻說明一件事,中國經濟正處於劇烈的蕭條之中,企業利潤不足,老百姓的收入也在下降,因此承受不起高,必須降。. 然而降,就意味着進一步擠壓銀行 ...

  3. 6 天前 · 近日,中國最大的幾家國有銀行開始首次發行一種特殊的吸收損失的債券,其目的被指是避免2008年雷曼金融危機的重演。 5月20日,中國工商銀行(ICBC)宣佈,發行了400億元人民幣(約55億美元)的所謂「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債券。 5月23日,中國銀行(Bank of China)也啟動了300億元(約42億美元)TLAC債券發行的定價。 「總損失吸收能力」(TLAC)債券是為了應對銀行「大到不能倒」的問題,2015年金融穩定理事會(FSB)針對全球系統性重要銀行(G-SIBs)提出TLAC資本要求,以避免這些大型銀行破產時可能演變成系統性金融危機。

  4. 2024年5月21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21 訊】 默認. 中國4月資本外流加劇,凸顯了人民幣在國內經濟疲軟和美聯儲升不確定的情況下所面臨的阻力。 官方近日公佈的官方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國內企業從銀行購入的外匯創下2016年以來最大數額,同時出口商暫緩把美元兌換成人民幣,還有中國居民搶購外匯用於海外旅行。 彭博社 報導指出,這些因素顯示人們對人民幣持謹慎態度,因為中國相對於美國的低利率有利於美元。 儘管中國人民銀行出手將人民幣匯率維持在一個窄幅區間,但美聯儲今年降的時間和幅度的不確定性使人民銀行的工作變得更加困難。

  5. 2024年5月23日 · 中國銀行業降薪潮蔓延 收入大減 員工生存壓力陡增.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5-23 訊】. 作者: 張哲維. 默認. 自2023年起,中國經濟崩潰,銀行業降薪成為熱議話題。. 對此,有中國銀行員工表示,其月薪下降超過九成,而這或跟經濟環境與銀行薪資預算調整有關 ...

  6. 2024年4月9日 · 【阿波羅新聞網 2024-04-09 訊】 默認. 日本《日經亞洲》4月9日最新撰文,隨着中國房地產危機的惡化,對低增長省份的區域性銀行造成的影響尤其嚴重,因為開發商的壞賬嚴重侵蝕了這些銀行的財務狀況。 日益增長的壓力與大型國有銀行的「樂觀」聲明形成鮮明對比,大型國有銀行在最近的財報會議上表示,它們看到需求和經濟方向出現積極跡象,這與中共領導層一直強調的樂觀論調相呼應。 德勤 (Deloitte)專門從事重組業務的合伙人Glen Ho表示:「與大銀行相比,中小型地區性銀行可能面臨更多日益嚴重的壞賬問題,因為它們最初是向資金不太充足的私營企業放貸。 在中國東北地區,銀行正面臨巨大壓力,吉林、遼寧和黑龍江三省的銀行報告稱,不良貸款大幅增加,淨利潤大幅下降。

  7. 2024年5月4日 · 2022年經濟大盤動搖之後,根本就穩不下來,經濟困境程度日益加深,中共束手無策。 六大行經營惡化雖有疫情的因素但從長時間段看體制性政策性經營性因素更為主要1990年代末中國銀行技術性破產中共搞了個乾坤大挪移成立四大資產管理管理公司剝離四大行壞帳引進戰略投資者推動四大行上市),包括國有大行在內的銀行業迅猛發展2003年2013年被稱為中國銀行業的黃金十年」。 然而,在2014年以後,監管部門開始所謂「引導銀行業為實體讓利」,截至2023年末,商業銀行重要指標淨息差下滑至1.69%,首次跌破1.7%關口,大型商業銀行僅為1.62%,銀行業盈利能力大為下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