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28日 · 這些年來,黃保買陳皮、賣陳皮,曾短推陳皮臘腸、陳皮梅醬等產品,今年又以陳皮製糉,問他靈感來自何方,他卻理所當然道:「我是一個陳皮人,做什麼東西都會想起陳皮。」因為端陽佳節,所以便有陳皮糉;因為客人買糉時總問起該配什麼茶,於是他又調製了陳皮玫瑰花茶。由人手挑出外層 ...

  2. 2021年10月26日 · 黃亞保有一種真貼近街坊鄰里氣息他偷渡來港和做船民的日子香港人難以想像他是八十後其他土生土長香港人甚少像他要做童工找學校無門保哥吃過的苦令他銘記受過的恩惠他的故事有很多處令人動容亦有很多地方值得學習

  3. 2021年9月28日 · 聽楊庭輝形容,「清香」是由台灣約於上世紀八十年代提出的品茗用詞、標籤,幾乎與傳統「濃香」鐵觀音分庭抗禮。 清香 亦指製茶的手法. 製作傳統鐵觀音,需經來回多次「搖青」,把茶搖「紅」、搖「香」,有助發酵。 傳統鐵觀音要求「重搖」,於沖泡後觀葉底,即見「綠葉紅釀邊」。 只是,「清香」所指的,不獨是味覺感受,更指製茶之工序,兩者相輔相承。 參考台灣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余舜德所撰論文《「清香風味」作為研究主題:李亦園院士致力督促之身體感的研究取徑》,指高山茶的成功發展,促使其他發酵茶,包括鐵觀音、白毫烏龍等,「出現『清香化』的趨勢,降低發酵度,並強調鮮活的香氣作為品茗的焦點。 」而有「台茶之父」之稱的 吳振鐸 ,便是此波風潮的最大推手。 台灣茶的清香化,對鐵觀音家鄉福建安溪造成極大挑戰。

  4. 2021年3月28日 · 地點:新天成咖啡有限公司 日期:2021年3月3日 時間:早上11時 林:林瑞生 Gordon:陳進文 明:明周 用一杯奶茶的時間,這天林瑞生(左)及陳進文(右)開展了一場關於對奶茶品味、觀察、回憶,以及對創新接受度的對話。 明:林師傅,知道你是茶公司的港式奶茶技術顧問,四十年前入行, ...

    • 街市裏的小工場
    • 成敗關鍵:煮糖
    • 工藝在細節:模具
    • 手造的溫度
    • 糖塔不會融掉嗎?

    關於潮州糖塔,就要從農曆新年假期後,走進黃大仙大成街街市一刻說起。那一天正是初七,來到街市的二樓,隱約嗅到氤氳中瀰漫着一點甜,遠處一看,不少人站在忠記雜貨店前圍觀,我也抱着「趁墟」的心態上前一看。愈走愈近,鞋底變得黏黏的,直至看到眼前一座座的純白糖塔,才明瞭這是一個「糖塔小工場」,難怪雙腳像是被糖漿漿着般難行! 「我年初三就開始造糖塔,一邊造一邊賣,每年大大話話要造一千座,才足夠潮州人拜天公。」站在熱鍋前不停攪拌糖漿的鍾松弟這樣說。每年農曆正月初九都是潮州人拜天公,即玉皇大帝的重要日子,基本上所有信徒都會以一座純白精緻、寓意步步高陞的糖塔作祭品。於是,身為潮州人,又從祖父身上學懂製作糖塔技藝的鍾氏,看見同鄉對祭品的需要,便決定每年農曆新年都提早「開爐」,將雜貨店化身為「期間限定」的工廠,全家...

    糖塔的製作過程看似簡單,材料也只有糖跟水而已,但經驗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煮糖。「用一斤半水和六斤韓國白砂糖慢慢煮,絕對不能炒,如果將糖煮至『起沙』就用不到了。」鍾老闆表示,不要將糖塔跟潮州名物「反沙芋」;混為一談,因為它們是兩碼子的事;要是糖漿內「有沙」便會令糖塔散開,難以成形。所以,他先以自家研究出來的糖水比例來將糖漿慢煮至金黃色,並反覆將高溫糖漿加入冷水內,看看它能否凝固成果凍似的軟腍質地,如果可以,就能進入下一個步驟。 當鍾氏確保糖漿濃稠適中之後,便將高達攝氏三百度的糖漿倒入另一大盤,以木棒攪拌降溫,再用打蛋器將糖漿打至粥漿形態;如果省略了降溫步驟,糖漿的高溫有機會把打蛋器的塑膠熱融。「這些工序很難做的,都是靠自己經驗和以前祖父的教導。每一煲糖都要用上很多工夫,最少...

    關於糖塔,除了煮糖是一門工藝之餘,用作將糖漿定形的木模具亦是值得被好好欣賞之物。 「這些模具只有潮陽的老師傅才曉造,現在已經很難找到,有些真的有三十年歷史。」鍾氏將糖漿快速地倒入那個用六片木頭雕出紋路的古老檜木模具中,待外層成形後便倒出未冷卻的糖漿,形成中空狀態。說起模具,行外人或會覺得每片模型外觀很相似,但仔細看內部,你就會發現每一片都有不同的紋路雕花。 在製作糖塔時,必須將這六片木頭模型依序組合,並緊緊捆綁起來,絲毫不得馬虎,若有一片錯放位置,灌出來的糖塔勢必不能成形,最後只有丟掉。

    「脫模後要馬上將模具放入凍水中清洗,否則殘留的糖漿會黏着木頭,那時再強行拆下便會損害模具。」鍾氏憑着觸感來決定要「起模」了。他小心翼翼的將模具外面捆綁的繩子拆下來,一片片將木板模具剝開,再為高塔加上紅色點綴,一座栩栩如生、象徵榮耀和平安的糖塔便完成。 看到這裏,或許你會問:用立體打印技術來製作模具不行嗎?科技的日新月異的確能解決不少問題,但糖塔之所以有手造的溫度,除了靠師傅煮糖的功架外,亦靠古老模具的立體感加持,才顯出糖塔的珍貴。 「雖然糖塔工藝是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但是現在很少人會學習這手藝,因為技術實在太難掌握了。」萬丈高樓從地起,吉祥白塔由糖製。在過去食物稀缺,砂糖可以當作嫁奩的年代,一座糖塔更是人們珍而重之的寶物;很多人在祭祀完畢後,會擺在屋內一年也捨不得食用。如今,砂糖是最普通...

    香港天氣潮濕,加上糖塔全用糖漿製作,很難想像放在神枱上,不會惹蟻或溶化?「常有老客人跟我說,上年買的那個放了一整年仍完整無缺。其實只要用膠袋將糖搭包好,放在乾爽處,除了不會融掉,亦不會惹蟻,很神奇!」鍾氏笑說。

  5. 2017年8月15日 · 小眾蔴蓉包. 說是「小眾」,不等於沒有,只是為數比較少的而已。. 以此作為開場白,想說的是當下實在沒有太多人喜歡吃甜的中式包點,更遑論是重量級的蔴蓉包。. 「從前的人吃包,選擇五花八門,雞球大包、蓮蓉包、蔴蓉包、燒腩卷、豆沙包、南棗包 ...

  6. 2021年1月21日 · 冬日午後的陽光斜映着中環。沿着皇后大道中直走,一間字大牌匾的老零食店,門內杏香隱隱傳來。推門內進,只見一位老夥計拿着一隻盛了乳白飲料的玻璃杯,此時正準備倒進已發打的金黃蛋液。柔美的蛋花,就在一片乳白中如染料化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