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1日 · 明報文章1999年政府輸了居港權案終極上訴後首次尋求人大釋法當時是天大新聞記者會上大家追問會否影響終審法院權威? 是否法治倒退? 政府誠信是否蕩然無存? 港人治港是否已經失敗? 董建華反覆說事情很複雜、很特殊,是史無前例,才作出這困難決定,還很在意地強調,人大解釋只影響將來,不會推翻已經終審完結的案件,事主權利不受追溯影響。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2. 2023年1月5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韓大元人大釋法對香港法治發展的必要性. 【明報文章2022年12月3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38次會議通過了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港區國安法第14和47條的解釋這是人大常委會對港區國安法的首次解釋進一步明確了相關條款含義釐清法律界限為順利實施國安法維護特區憲制秩序以法治凝聚社會共識提供了規範引領與解決問題的規範路徑有助進一步完善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機制。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3. 2023年1月5日 · 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韓大元在本報觀點版撰文形容人大釋法是特區法制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指出人大的釋法有別於司法機構的司法解釋並不針對或處理具體司法案件體現尊重司法獨立的原則

  4. 2022年12月22日 · 今次人大釋法是港區國安法實施約一年半之後的首次釋法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不可能只是僅僅解決國安法案件可否聘請海外大律師的問題還有兩個情况同樣值得重視一是中央已要求行政長官就國安法實施情况提交報告二是落實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的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的要求相信人大釋法會全面檢視國安法的實施情况並結合完善特別行政區司法制度和法律體系」,既確保國安法得到完整準確不折不扣的貫徹實施確保國家安全得到有效維護也盡可能使一些本來可以在特區司法體系內解決的問題毋須通過人大釋法解決。 這也是本人的希望。 作者是全國僑聯副主席、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理事長.

  5. 2024年4月30日 · 下一篇 上一篇. 駁回Tim Owen簽證案 上訴庭:國安委決定不受覆核. 【明報專訊】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控串謀勾結外國勢力案目前受審,他曾獲准由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代表辯護律政司不服提出上訴但遭駁回全國人大常委其後釋法表示就國安案件聘任海外律師應先取得特首證明書。 黎早前就國安委建議入境處拒批Tim Owen簽證申請提出司法覆核但敗訴,他其後再提出上訴申請亦被駁回。 上訴庭昨頒下書面判辭解釋,國安法條文清晰,國安委的決定不受司法覆核。 上訴人為黎智英,擬答辯人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安委)和入境處長,而律政司長則被列為相關利益人。 上訴方早前陳辭稱,香港法庭就國安委的決定有司法管轄權,若其決定涉越權,司法覆核亦適用。 引國安法人大釋法 指無存疑.

  6. 2022年11月30日 · 學者以釋法修法存爭議. 【明報專訊】《港區國安法無明文禁止海外律師參與審訊特區政府稱會嘗試透過人大釋法釐清立法原意。. 研究憲法的城大法學院教授林峰向本報解釋,今次釋法狹義上可被視為修改法律,而人大常委在內地《立法法》下 ...

  7. 2022年12月31日 · 明報專訊今次人大釋法雖未有觸及早前終審法院裁決但英國御用大律師Tim Owen能否代表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罪的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須待國安委定奪。 特首李家超在記者會上被問及黎智英日後能否聘請海外律師時,說今次釋法只是針對處理原則,不是針對個案,釋法僅確立香港自行處理國安法實施過程衍生問題,國安委會考慮研究如何實施。 他重申,日後法院根據國安委發出證書行事,但定罪與否視乎證據及審訊本身。 相關字詞﹕ 終審法院 Tim Owen K.C. 釋法. 上 / 下一篇新聞. 人大釋國安法14條47條 指事涉國安倘法院未問特首 國安委須履責 海外律師問題 法院須聽國安委 被問能否聘洋狀 李:釋法非針對個案 政府研修訂執業者條例 強化維護國安保障 第二次終院裁決後釋法 陳弘毅:非終局判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