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8日 · 若能成功擊敗對手,楊曉茹將成為首位持有職業拳擊世界冠軍頭銜香港人,為香港拳擊界寫下新篇章。 楊曉茹現時積極備戰,早於一個月前已進行艱苦訓練及嚴格地控制體重,務求以最佳姿態出戰。

  2. 2023年3月21日 · 2023年雷理莎在闊別15年田徑場上再度破紀錄. 雷理莎在中學時代已在田徑場上備受注目,2003、2004、2005年在中華民國全國中等學校運動會女子1,500公尺連續三年奪冠,寫下4分30秒50紀錄至今仍未被打破。 她亦參與越野跑,在歐洲越野賽中得到冠軍。 不過,在高中三年級後,雷理莎未能承受訓練、學業及生活壓力,放棄了跑步。 直到七年後2015年,她再度參加長跑賽事。 2019年大阪馬拉松她第一次參加全馬項目,跑出2:56:01,現居台灣歷代第18位。 2023年她參加北市春季田徑賽,相隔15年再度走進田徑場,打破保持了20年1500公尺大會紀錄,跑出4:39.77奪金。

    • 更考驗體力及意志的「Breaking 奧運選拔賽」
    • 不止是練習空間! 公共空間對霹靂舞運動員的文化意義
    • 藝術 vs 運動? 女性霹霹舞者面對的困難與機遇
    • 「亞洲女性運動員」冒起的社會意義

    在 Breaking 文化中,「Battle (鬥舞)」 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素。透過 Battle,舞者能短時間檢視自己的舞蹈訓練水平,同時從對方的回應舞步中,學習更多舞步的編排組合及應戰技術。 Bgirl Fifty 分享道,在過去的 Breaking 比賽中,賽事通常會以海選到16強,8強進4強等方式進級,而 Breaking 奧運選拔賽則截然不同。為了可以讓評審可以從不同維度了解選手的能力,所以 Breaking 賽事分別會有「循環賽」、「淘汰賽」及「決賽」等比賽形式。 因此在同一日的賽事中,選手不單需要比賽多個回合,同時每次比賽的形式會有所不同。因此 Bgirl Fifty 也表示,即使自己曾是一位田徑運動員,平時也有保持體能訓練,但面對這種多變的賽事規格,仍覺得極具挑戰性 。因為比...

    早前《鏗鏘集》曾報導在疫情下,在維園的滾軸溜冰場封閉100天,在缺乏練習場地下,香港花式滾軸溜冰運動員蔡穎怡的故事。她為了保持訓練,每天也只能在晨運時間,與公公婆婆一起在維園泳池對出有一小塊空地練習。註1 談論女性霹靂舞運動員如何解決訓練場地不足的問題時,舞齡已超過10年的 Bgirl C Nga 坦然,香港運動員訓練場地不足,並非只有霹靂舞運動員獨有的問題,其實它也是不少香港運動員,特別是「非精英運動項目」的運動員經常頭痛問題 註2。 Bgirl C Nga 表示雖然霹靂舞將會成為奧運項目,更面向主流,但在本地而至世界各地,仍有極多霹靂舞愛好者會繼續維持「街舞」的文化傳統,選擇在公共空間進行練舞及交流,以提昇舞步的創作能力,交流新鑽研的技術,以至文化分享。而早年的香港,Bgirl 要在公共...

    不論是行雲流水式的 Footwork (地板排腿動作),還是充滿力量的 Powermove (爆發力舞步動作),這些舞步的展現,也講究高度的體能要求。因此在過去,男女混合 Breaking 競賽模式仍屬主流時,外界普遍認為男性霹靂舞運動員會比女性更具有競賽優勢。 而隨著奧運比賽體制的引入,男女分賽形式更為具體,同時賽制及評分規則中仍加入更多不同的元素及維度,令運動員可以更多元的展現自己的舞蹈及運動能力。而在這個奧運浪潮下,女性霹靂舞運動員又可以如何把握機會,突出自己? Bgirl Little 就提出女性霹靂舞運動員可以多善用新的評分元素,建立自己的競賽策略。因為比起一般運動競技 ,Breaking 是一種混合了「藝術」、「街頭文化」及「運動」的新興競技項目,除了一般體適能的指標外,它還擁有...

    「你要成為一位好的母親,別就只顧自己的運動理想」、「你要看時間,早點準備結婚生小朋友」或「你要似番個女仔,唔好咁男仔頭,咁好勝」等,這些說話相信對很多亞洲女性運動員來說,應該一點也不陌生。 在現代的亞洲社會中,雖然對女性運動員的性別定型,已經逐漸改變。可是女性運動員在從事日常訓練或從事主流的運動產業職位時,不論是外型,還是其身體狀況,仍會遇上很多挑戰,例如南韓的弓箭手安山,就因為其短髮造型要求大會取消她的獎牌 註3;本地香港國際足球女裁判羅碧芝就曾被比賽球隊主教練質疑「女球證的體能跟不上比賽節奏」,並要求足總不要再派遣女球證執法男足賽事 。 而 Bgirl Little 也對此也深感認同,她分享道自己已以女性霹靂舞運動員的身份,從事 Breaking 訓練已經超過 10 年,過去亦曾有大小不...

  3. 2019年9月18日 · 她一開始的目標只是想為當地的女生提供安全的練習場地,讓她們也能感受戶外運動的自由和樂趣。 但是第一組參加者就對她跑超級馬拉松的經歷很有興趣,問了很多問題。

  4. 2019年7月9日 · 筆者早前與本地學界運動員韋氏三姊妹 — 韋祺 (Cade)、韋禔 (Lula)、韋樂 (Roxy),做了一篇專訪,整理後藉此平台跟大家分享。.

  5. 2020年7月20日 · 一切從挑老母機開始. 圖片來源. 去年母親節,居港加拿大人 Gillian Pritchard 沒有為媽媽送上朱古力和鮮花,她挑媽咪 Marj 機,下戰書一起跑港島線。. 由柴灣出發,終點是堅尼地城,全長16.2公里。. 她們只用了兩小時廿五分鐘,由始一跑上癮。. 之後 ...

  6. 2019年2月27日 · 一直以來,Nike 致力透過運動啟發女性,激勵她們活出自我,衝破社會對女性界限、定型與偏見。. 由1984年參與開創首個女子馬拉松開始,Nike深明女性在運動場上遇到阻力及難處,於是積極為各範疇女性創造發展環境與機會,激勵女性發揮被埋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