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28日 · 香港牙醫學會會長陳超日前在政府公布有關計劃後表示,長者醫療券擴大內地使用範圍,是提供錯誤信息,「以為北上睇牙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本報昨就學會與局長會面情 及政府新聞稿內容向陳超查詢,至截稿前未獲回覆。

  2. 2024年4月22日 · 本港牙專人員暫無法定註冊制度,牙科衛生員只須向牙管會單次登記,就可於公私營界別工作,按牙醫指示為病人採取預防護理。牙科治療師只可於衛生署提供學童牙科保健,按牙醫指示採取預防護理、補牙和剝牙,毋須登記。

  3. 2024年3月26日 · 【明報專訊】聯邦衛生部長霍蘭(Mark Holland)正在巡迴向加拿大牙醫和衛生保健專家推銷加拿大牙科保健計劃(Canadian Dental Care Plan,CDCP),因為今年5月該計劃將落實,但註冊牙科醫護並不積極參與。

  4. 2024年4月15日 · 立法會上周首讀及二讀《2024年牙醫註冊(修訂)條例草案》,包括要求本地培訓牙醫實習至少一年,非本地培訓牙醫正式註冊前亦須接受評核期,在衛生署牙科街症等崗位輪流工作。

  5. 2017年7月29日 · 【明報專訊】不少港人北上「整牙」(做牙科手術),有人兩年前因蛀牙光顧深圳愛康健,稱被游說接受重建療程,在牙齒間空隙填上樹脂後,事主一度劇痛至休克,後來獲移除部分樹脂減輕痛楚,但牙齒仍未完全康復,回港求診時,本港多個牙醫都拒絕 ...

  6. 2020年7月27日 · 【明報專訊】在牙醫診所獲准開之後,同在一間診所內的牙醫和洗牙師,在防疫標準上卻有差異。 標準相對較寬鬆的牙醫基本能夠正常執業,而要求更嚴格的洗牙師,卻因為許多診所在硬件設備上達不到標準而無法回來上班。

  7. 2019年2月14日 · 【明報專訊】自小患「倒及牙」的年輕女患者,6年多前經香港大學接受矯正顎骨手術,其後證實腦中風,需兩度做腦部手術,事後右邊身體仍未復原。 患者昨入稟高等法院,向港大及其名譽臨牀教授張念光索償。 張念光昨回覆本報查詢時稱,沒有參與該次矯正手術及手術後的事宜,但曾參與患者動手術前的兩次教學會議。 校方及教授列答辯人. 根據入稟狀,原告為馬嘉敏 (洋名Gwenic);答辯人為香港大學及張念光。 入稟狀指出,患者於2012年9月25日在瑪麗醫院接受手術治療,惟因港大及時任港大牙醫學院口腔及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提供的診斷、治療計劃及建議等出現疏忽,對患者造成傷害。 入稟狀未透露索償金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