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北京故宮博物館展品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台北市酒店特惠,即上Agoda訂房。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高雄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17年1月25日 · 2017-01-25. 大聯盟成員與傳媒見面. 我們中國最少有五千年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我們的文化是全世界唯一沒有斷代的傳承這是國家的光榮國人的自豪北京故宮博物院擁有180萬件以上藏品是中華民族五千年璀璨文明的載體香港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將與北京故宮博物院合作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長期展出故宮的文物珍藏。 消息傳來,凡熱愛祖先文化的港人無不歡呼雀躍。 文:麥默.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選址於西九文化區西面臨海地段興建。 博物館佔地約1萬平方米,總建築樓面面積約3萬多平方米。 長年展出故宮珍寶 港人珍藏亦設專館. 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主要設施包括多個展覽廳、教育活動室、演講廳、紀念品商場、餐廳等。

  2. 2017年8月17日 · 2017-08-17. 同學們冒 酷暑參觀北京故宮博物院。 香港文匯報記者江鑫嫻 攝. 在連續多日的國情學習間隙55名未來之星獲得一天參訪時間有機會走進宏偉的北京故宮和中國國家博物館同學們紛紛表示通過參觀讓他們對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有了更深的認識與思考更有多名同學聯想到了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期待能盡早在家門口看到更多北京故宮的精品文物。 北京故宮紅牆內的華麗殿宇及皇家珍貴文物勾起了香港學生的好奇心。 保良局顏寶鈴書院中三學生叢筠又表示,一走進故宮,她就被這氣勢恢宏的古代建築群所折服。 她非常喜歡故宮裡各種美麗的飾品,比如花瓶、屏風等,期待未來能在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看到更多重量級展覽,「希望能在家門口欣賞到著名的《清明上河圖》。 」 科大生冀再返「泡」博物館.

  3. 2017年4月12日 · 他指出北京故宮博物院共有180餘萬件文物藏品但現時僅展示了0.6%希望在港多舉辦主題鮮明具震撼力的展覽今年6月底將在香港歷史博物館和文化博物館分別舉行普天同慶-清代萬壽盛典展養心殿-故宮博物院文物大展」。 他表示正式簽訂協議前舉行公眾諮詢並且廣泛徵集意見是很好的事諮詢的時間已經很早他說:「我從報刊上看到了很多市民對博物館充滿了期待同時也提了很多積極的建議怎樣能辦一個更好的博物館。 我認為最好的博物館是可以融入社會生活,對市民的文化生活、學生的教育和專家學者的研究帶來好處的。 博物館不僅是高雅的文化殿堂,更重要的是成為人們知識的課堂和生活中的文化綠洲。 讀文匯報PDF版面.

  4. 2017年1月5日 · 本身是一名考古學家的翟健民指出故宮由元代開始明代擴建是明清兩代宮廷約有200萬件藏品估計現時在北京故宮博物館長期展覽藏品約有 ...

  5. 2016年7月14日 · 2016-07-14. 紫檀嵌玉三鑲如意頭故宮博物院藏) 宮廷逸趣中,「如意」是非常特殊的器物,取其「如意」的口彩。 自宋代以來不斷發展的吉祥寓意文化到清代更達到了一個新的境界目前僅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如意就有三千多柄絕大部分為清代所製。 「歲美人和願,希哉庶並臻」就出自乾隆御題詩《白玉如意》,借詠玉如意,祈望國泰民安、歲美人和。 而此精緻風雅的器物也當數乾隆時期製作使用最多,工藝也最為豐富精湛。 穿越歷史空間,透過這些充滿儀式感的精美器物,彷彿能撫觸到清宮的歲月留痕。 文: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孫志. 「如意」,又稱「握君」、「執友」或「談柄」,以名稱討喜而受人歡迎。 論及它的根柢,並不那麼高貴。

  6. 2017年12月8日 · 被問及在香港故宮落成後北京故宮會提供什麼展品類型單霽翔指北京故宮有186萬件類似於台北故宮翠玉白菜的鎮館之寶當中約8,000件屬國家一級文物已展出的珍貴文物不足20%未來將有大量從未展出過的珍貴文物源源不斷地來港展出他續說現時尚未就香港故宮有具體的展覽計劃但大體已決定不同樓層將展出的展品類型。 他舉例指,首層將以大典盛典、營造氛圍的展品為主,以組合展覽方式,運用各種文物佈置,將香港故宮首層空間佈置成歷史情景,包括會將北京故宮宮殿內的皇帝寶座運來香港,重現北京故宮內真實的局部場景。 單霽翔表示,未來香港故宮將設固定陳列及臨時展覽。 固定陳列展品需兩年更換一次,主要設於第一、二層,第三、四層則通常為臨時展覽,展覽時間較短。

  7. 2019年10月15日 · 北京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數碼文物庫」,當中有3款內容是主打宮殿建築全景故宮涵蓋故宮所有開放區域旅客可以透過電腦或手機以VR模式遊走故宮來一個時空旅行另外一個故宮名畫記」,大眾可以看到345幅名畫不用在展館內避開人頭也可以欣賞到名畫的細節還可以建立屬於自己的藏畫館」,空餘時再三品味。 其實數碼文物對港人來說,一點也不陌生。 在2010年香港亞洲國際博覽館展出電子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呈現北宋畫家張擇端此著名作品;今年7月26日至8月25日,香港也在同一地點展出《清明上河圖3.0》,基於這件館藏之作,利用展館的約四千平方米空間,將原作細節和相關歷史背景進行數碼化轉譯、視覺化傳達與立體化呈現,令文物「活起來」,讓觀眾產生「人在畫中遊」的觀感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