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安政五年(1858),在大阪齊彬之訃,欲殉主君,卻為僧人月照(1813-1858)所勸而未遂。 同年,安政大獄起,因接納尊攘派人士月照,被藩命以潛居奄美大島。

  2. 操作簡單,最容易上手的部落格,擁有豐富多樣的精彩文章。在這兒不但可以盡情創造個人的專屬天地,體貼的互動機制還能幫你找到同好,享受與他人交流的樂趣。

  3. 2020年3月9日 · 前三種別學是出自經典-涅槃經,後三種別學是出於《皈依六支論》,其中所說:對於形像(一切佛畫、佛像)、偈頌或僧眾縫補用的碎黃布,應以信解心,把它們視為大師。 對佛所說法,要恭敬頂帶,不可妄加誹謗。 應把清淨和不淨的人觀為殊勝之士。 【〈攝決擇〉中所說此等,迦摩跋云:「此諸學處,內鄔蘇跋,想亦宣說,我二同從阿蘭若師所。 」此語出於此師所傳《壟跋瓦道次第》中。 至於《攝抉擇分》所說的學處,迦摩巴大師的語錄有說:「內鄔蘇巴理應要傳授這些皈依學處,我們二人是一同在阿蘭若師那裏聽聞教法。 」這些話是出自阿蘭若師傅予隆巴瓦的道次第之中。 【若有違犯此諸學處,當成虧損及棄捨之理者:有說違犯六種成捨,謂初三種各別學處及恆修歸依、為命不捨、供養三寶。 有說由其九種成捨,謂加違後三種各別學處。

  4. 第一個,聽聞的方法; 第二個,講說的方法; 第三個,如何回向。 聽聞方法分三部分: 第一,聽聞佛法有哪些好處; 第二,敬重承事正法(佛法)及說法師; 第三,要如何專注的聽。 現在開始講聽聞佛法有哪些好處。 〈聽聞集〉云:「由聞知諸法,由聞遮諸惡,由聞斷無義,由聞得涅槃。 消文:〈聽聞集〉說:學習者透過聽聞能夠了知諸法,透過聽聞可以遮止罪業,並且斷除無意義的散亂放逸,最後可以證得涅槃。 又云:「如入善覆蔽,黑暗障室內,縱然有眾色,具眼亦莫見。 如是於此中,生人雖具慧,然未聽聞時,不知善惡法。 如具眼有燈,則能見諸色,如是由聽聞,能知善惡法。 消文:〈聽聞集〉又提到:就好像進入到一間完全掩蓋遮蔽的漆黑無光房間內,即使屋內有許多物品,沒燈光還是看不到。

  5. 2021年2月9日 · 一、淨信境者,謂三寶功德。 一、淨信境,指佛法僧三寶的真實功德。 因為是由思擇三寶功德而引生清淨的信心,所以叫淨信境。 二、現證境者,謂無我真實。 二、現證境,指無我真實義,包括人無我和法無我。 因為是由思擇無我真實義而現證真如,所以叫現證境。 三、希樂境者,謂諸佛菩薩廣大神力。 此復有三,謂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及俱生力。 三、希樂境,指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包括神通力、六波羅蜜多力和俱生力。 因為是由思擇諸佛菩薩的廣大神力而引起希求的欲樂,所以叫希樂境。 《瑜伽師地論‧卷三十七》中說:“云何諸佛菩薩威力? 當知略有三種。 一者聖威力,謂佛菩薩得定自在,依定自在,隨其所欲,一切事成。 心調柔故,善修心故,是名聖威力。 二者法威力,謂諸勝法,有廣大果,有大勝利,是名法威力。

  6. 初中分三:一、思維法所有勝利;二、於法、法師發起承事; 三、正聽軌理。 今初 消文: 怎麼樣講說與怎麼樣聽聞具足「作者殊勝」與「所著內容殊勝」的佛法,分成三部分...

  7. 以「」命篇,自唐、宋漸多,其文體常兼及抒情、寫景、敘事、議論,故稱「雜記文」。. 從內容和用途上看,雜記文可歸納為1.臺閣名勝、2.山水遊記、3.書畫雜物、4.人事雜記四類。. 以下依序說明:. (一)臺閣名勝. 其記敘對象是亭、臺、樓、閣、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