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哥德式藝術 (法語: Art gothique),又譯 哥特式藝術 、 哥德式藝術,指的是歐洲 中世紀 的一種藝術形態,其風格同時具有神聖性和暗黑性,最常見於宗教建築中,在音樂、繪畫和彫塑上也有很多。. 該藝術上接 古典主義建築藝術,下啟 文藝復興式藝術 ...
2019年12月5日 · 德國哥德畫派代表作 色彩華麗、風格奇幻、驚喜迭出. 上文跟大家簡略介紹了伊森海姆祭壇畫的社會背景與功能,跟三層畫面的大約內容。. 因每一層畫面豐富,本文跟大家逐層細看這一組「日耳曼的西斯汀教堂」畫。. 作者: 鮑慧兒. 2019-12-05. 慧眼看西畫 ...
其他人也問了
什麼是哥德風格服裝?
哥德文化是什麼?
哥德式是什麼?
哥德式繪畫有哪三種風格?
哥德風格的插畫家有哪些?
哥德式藝術是什麼?
哥德式藝術 (法語: Art gothique),又譯 哥特式藝術 、 歌德式藝術,指的是歐洲 中世紀 的一種藝術形態,其風格同時具有神聖性和暗黑性,最常見於宗教建築中,在音樂、繪畫和彫塑上也有很多。. 該藝術上接 古典主義建築藝術,下啟 文藝復興式藝術 ...
- 簡介
- 特點
- 造型特點
- 主要分支
- 14世紀以前的哥德式風格
- 義大利哥德式繪畫
- 義大利哥德式雕塑
- 德國哥特繪畫
- 德國哥德式雕塑
- 法國哥德式繪畫
十二至十六世紀初期歐洲出現的一種以新型建築為主的藝術,包括雕塑、繪畫和工藝美術。這種建築風格,一反羅馬式厚重陰暗的半圓形拱門的教堂式樣,而廣泛地運用線條輕快的尖拱券,造型挺秀的小尖塔,輕盈通透的飛扶壁,修長的立柱或簇柱,以及彩色玻璃鑲嵌花窗,造成一種向上升華、天國神秘的幻覺。反映了基督教盛行的時代觀念和中世紀城市發展的物質文化面貌。代表作品有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英國的林肯教堂、義大利的米蘭教堂等。 哥德式藝術的最高成就體現在建築方面。於公元12世紀末葉繼羅馬納斯克式建築而興起於法國北部,公元13至15世紀盛行於西歐各地,16世紀義大利人提出這一名詞並得到廣泛承認。實際上,哥德式藝術與哥特人並無關係。16世紀義大利文藝復興的藝術思潮是崇尚古代希臘羅馬的藝術風格,而哥德式藝術與之...
哥德式藝術的特點集中體現在教堂建築上,它以尖形拱門代替了羅馬式的半圓形拱門,建築物重量及引伸力集中於石柱及拱壁上,外部有許多高聳的尖塔,牆壁較簿,窗戶較大,飾有彩色玻璃的圖案。內部圓柱較細,光線比較充足,門前飾有許多形象生動的浮雕和石刻。哥德式建築符合教會的要求,高聳的尖塔把人的目光引向虛無飄渺的天空,使人忘卻今生,幻想來世。哥德式建築物上的許多雕刻,生動自然,具有現實主義風格。哥德式的建築遺構現存的知名者不下200餘處,如法國的巴黎聖母院,德國的科隆大教堂,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英國的沙里斯堡大教堂等等。 哥德式藝術形式意志的基本性質是指一種無止息的驅動力,沉靜是這個驅動力的目標。然而,哥德式形式意志在尋找沉靜、求取解脫的過程中,並不能獲得真正的沉靜和滿足。哥德式形式意志融會於混亂的迷狂中,...
哥德式教堂建築在藝術造型上的特點:首先在體量和高度上創造了新紀錄,從教堂中廳的高度看,德國的科隆中廳高達48米;從教堂的鐘塔高度看德國的烏爾姆市教堂高達161米。其次是形體向上的動勢十分強烈,輕靈的垂直線直貫全身。不論是牆和塔都是越往上分劃越細,裝飾越多,也越玲瓏,而且頂上都有鋒利的、直刺蒼穹的小尖頂。不僅所有的券是尖的,而且建築局部和細節的上端也都是尖的,整個教堂處處充滿向上的衝力。這種以高、直、尖和具有強烈向上動勢為特徵的造型風格是教會的棄絕塵寰的宗教思想的體現,也是城市顯示其強大向上蓬勃生機的精神反映。 如果說羅馬式以其堅厚、敦實、不可動搖的形體來顯示教會的權威,形式上帶有復古繼承傳統的意味,那么哥德式則以蠻族的粗獷奔放、靈巧、上升的力量體現教會的神聖精神。它的直升的線條,奇突的空間推...
哥特風格的幾個主要分支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建築領域:極具特色的建築風格——筆直的立柱,高挑的天頂,多尖的拱門,這些均可見於許多教堂中。 二、文學領域:充斥詭異、神秘及怪誕色彩的歷險故事,故事發生的地界往往是幽暗、孤寂的古堡廢墟。一些作家十分熱衷於描寫人心的黑暗、空虛面,性妄想、恐怖、神秘…這些題材都在哥特文學作品中被廣泛地運用。 三、藝術領域:也指一種特殊的印刷體或手寫體,字母華美。在視覺藝術上,浪漫派的畫家同樣偏愛黑暗、淒涼的景致。 四、服裝領域:受建築風格的影響,哥特服裝風格主要體現為高高的冠戴、尖頭的鞋、衣襟下端呈尖形和鋸齒等銳角的感覺。而織物或服裝表現出來的富於光澤和鮮明的色調是與哥德式教堂內彩色玻璃的效果一脈相通的。 五、音樂領域:由在70年代末期後朋克風格(Post-P...
羅馬式建築與哥德式建築的本質區別在於,前者有著結實而厚重的牆壁,後者具有輕盈、纖細的結構。羅馬式教堂建有沉重的拱頂,其穩定性取決於足夠厚實的牆壁,以支撐各種各樣的壓力和應力。哥德式的設計者們為了使建築物更高、讓教堂內部變得明亮,在交叉肋拱上又建交叉尖券,把肋拱的承重轉移到尖券上,使其承擔穹窿四角的重量。這些尖券不僅可以使拱的表面更為平滑,而且比半圓形拱頂更為穩固,並能夠跨越各種形狀的開間。有了這種結構,藝術家就可在肋拱之間的間隔中填以很輕的石片,從而只要纖細的墩柱或圓柱便可支撐拱頂的重量了。但是另一方面,交叉尖券不但施加向下的壓力,還要向側面施加強大的推力,按以往的解決方法是建造堅固的牆壁,這必然仍使室內處於黑暗之中,因此,建築師想出了更絕的辦法:增加從穹窿基石到側廊扶垛的外圍拱,即所謂的飛...
公元13世紀的義大利繪畫,仍然受拜占廷藝術的強烈影響。十字軍騎士在公元1204年攻占了君士坦丁堡並建立了拉丁帝國之後,許多拜占廷大師來到義大利工作,他們將自己的豐富創作經驗傳授給當地畫家,當地畫家接受了拜占廷的藝術傳統,創作出許多拜占廷風格的聖像畫來。其中比薩畫派和佛羅倫斯畫派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畫派。 比薩畫派的畫家嚴格地遵守拜占廷藝術創作原則;佛羅倫斯畫派最初較比薩更為保守。代表畫家為契馬部埃。
義大利同歐洲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在義大利領土上,最早的哥特雕刻產生在托斯卡納。義大利的雕刻家曾在法國進行過研究工作,他們把法國哥特藝術介紹給自己的國家。 義大利哥德式雕刻和建築始於南部西西里一帶。這些地方曾受日爾曼皇帝腓特列統治。這位大皇帝非常喜愛法國尼姆斯大教堂里那些哥德式雕像,認為只有像《報佳音和訪問群像》那樣具有古典風格的雕像才合乎他的審美欣賞趣味,才能表達他那尊貴的地位和形象。尼柯洛·彼沙諾(約公元1220—1280)最初的雕刻藝術活動就是在腓特列宮廷里度過的。他在這裡接觸到羅馬藝術傳統,逐漸形成了自己的藝術觀,之後他在比薩終於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公元1260年,他在比薩創作的布道壇浮雕是尼柯洛風格的代表,具有明顯的古羅馬晚期的浮雕典範。
在德國的繪畫中宗教題材已不占統治地位,出現了騎士戀愛與宮廷生活的題材。繪製細密畫也不僅是僧侶的事,而轉向手工業市民。 公元14世紀上半葉,科隆畫派著名,它開創了在木板上繪畫的技術,促進了架上繪畫的發展,他們畫的聖像畫幅並不大,常常是兩扇摺疊的拼板畫,是用來裝飾祭壇的。
最先出現在德國的哥德式雕刻雖然是模仿法國的模樣,但以端正見勝,並有著民間的特點,還有的是體現德國與法國的融合。 德國的哥德式雕刻在處理人物形象時,很喜歡用怪誕的誇張手法,如魔鬼和地獄裡的黑暗勢力被表現為醜陋可笑,即所謂的“怪物雕像”。即使在莊嚴的題材里,依然有怪誕的形象出現。 德國雕塑出現新派和老派,老派與德國羅馬式聯繫緊密,新派則發展哥特藝術新的原則,主要是向法國哥德式學習。新派雕刻突出表現是對個性的刻畫。科隆大教堂中的雕刻,標誌著哥德式雕塑進入自己發展的最後階段,雕像異常優美,眼睛富有表現力和充滿熱情,服裝刻畫得別具匠心,非常精緻生動。 當德國藝術家把注意力轉向法國方面,哥德式得到了更加自由的發展。
彩色玻璃窗鑲嵌畫,早在羅馬式時期就開始使用,公元13—14世紀又得到長足的發展。隨著建築工程的衰落,彩色玻璃窗畫度過了它的黃金時代。這時插圖恢復了它的重要地位。 哥德式的插圖還常採用建築物上的裝飾紋樣為創作題材。公元13世紀巴黎最出名的細密畫家奧諾爾的作品中已出現空間感。到了公元14世紀細密畫已經有職業畫家,這就促進了手抄本插圖的發展,世俗性的抒情詩和寓言的插圖發達,這時著名的畫家有佛蘭德斯人波涅夫與埃斯登,他們的畫講究結構的準確性,加上哥德式建築上的十分複雜的裝飾細節的刻畫,畫面十分精彩。 公元14世紀末細密畫開始與一般繪畫合流,因而形成了公元15世紀中葉興起來的版畫和書籍插圖兩種新的藝術形式。
2019年10月23日 · 根據一般的說法,哥德式藝術(法語:Art gothique),源自12世紀法國的藝術風格,盛行於13至14世紀末期,期間風格逐漸朝向大眾化和自然化,形成國際哥德風格,15世紀時因為歐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而迅速沒落。 不過在18世紀時再度被肯定,發起「哥德式復興」運動推崇中世紀的陰暗情調,19世紀時也還偶見。 鑑於哥德式繪畫與雕塑風格難以界定,謙信就集中火力在最常見的建築、尤其是教堂建築上。 雖然說是發源於法國,當代也普遍被稱作「法國式」(Opus Francigenum);但是提醒大家如果想看這類風格建築,目前最多的國家是德國、義大利及德語系國家,發源地法國反倒是巴洛克式建築比較多。 真正以「哥德式」為名是出現在文藝復興時期,不過意思卻是充滿貶意,為什麼呢?
2023年5月13日 · 尖拱(pointed arch)、玫瑰花窗(rose window)、花飾窗格(tracery)、彩色玻璃(stained glass)、飛扶壁(flying buttresses)等設計式樣,都是哥德式風格的寫照。 該時期的建築師跳脫採用羅馬時期厚重、又會感到室內陰暗的建築風格,改為強調垂直向上、輕盈修長的形式。 謝教授更指出,哥德式建築也充分的運用了幾何學的概念,大教堂的德文「Kathedrale」字面上,拆解單字後可以發現,當中有神由上往下、坐在寶座上的意思,這也象徵著中世紀人們的生活就是以神為中心的重要意涵。 「光」充滿在教會裡,人們在教堂內能更直接感受到神聖性的追求,就是哥德式建築最引人欣賞的部分。
哥特式建築的基本構件是尖拱(ogival,或稱尖拱券、尖券)和肋架拱頂(英语:ribbed vault)。. 哥特式建築的魅力來自於比例、光與色彩的美學體驗,即通過對光的形而上的沉思,通過對數與色的象徵性理解,使靈魂擺脫俗世物質的羈絆,迎著神恩之光向著天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