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本方以能回復四肢厥逆而得名,亦稱回逆湯。 方中 附子 大熱之性,有興奮神經,鼓舞細胞,增進體溫,強化全身一切機能之作用; 乾薑 亦屬熱藥,溫中祛寒,逐陰回陽,與 附子 相配,相得益彰; 甘草 則內補中虛,外和營衛,並具有緩急、鎮痛、止利之作用。

  2. 2020年9月5日 · 四逆湯方解】 方中生 附子 大辛大熱,取其迅速峻猛,以溫里壯陽,破散陰寒,回陽救逆,為君藥。 乾薑 溫暖脾胃,助陽通脈,與 附子 相配,既溫先天之陽,又溫後天之陽,相互為用,相得益彰,功用倍增,為臣藥。 炙甘草 益氣和中,既助 乾薑 、 附子 辛甘化陽以補陽,又制約於 乾薑 、 附子 辛燥峻烈之性,並能調和藥性,為佐使藥。 諸藥配伍,以起 溫里壯陽,回陽救逆之效。 【四逆湯適用人群病徵】 1. 主治: 少陰陽虛陰寒證. *手足厥逆. *惡寒蜷臥 (怕寒,人縮成一團) 腹痛. 下利清谷. 嘔吐而渴. *精神萎靡. 或心悸怔忡. *面色蒼白. 舌淡,苔薄白,脈微欲絕. 2. 主治: 亡陽證. 手足厥逆. 面色蒼白. 大汗淋灕. 神志昏厥. 脈微欲絕.

    • 四逆湯之組成
    • 四逆湯湯證之《傷寒論》原文主要內容與解釋
    • 現代中醫運用四逆湯之疾病
    • 現代實驗室對四逆湯之研究
    • 關於四逆湯之毒性探討

    探討四逆湯之組成,可以從《傷寒論》中4個方劑開始分析: 1. 甘草乾薑湯:甘草四兩(炙),乾薑二兩。 2. 乾薑附子湯:乾薑一兩,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3. 四逆湯:甘草二兩(炙),乾薑一兩半(切),附子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4. 通脈四逆湯:甘草二兩(炙),乾薑三兩(強人可四兩),附子(大者一枚/生/去皮/破八片)。 以上四種方劑,都是以甘草、乾薑與附子三味藥加減及比例變化所組成。生附子大辛大熱,可溫壯腎陽且祛寒挽救陽氣。乾薑辛熱,溫裡去寒以加強附子回陽之效,此兩藥是恢復陽氣之根基,急救回陽之力最顯著。 炙甘草甘溫,益氣和中,並緩解附子、乾薑燥烈之性。這類方劑只要是體內陽氣深重,陰寒氣盛者都適合。所謂「附子無薑不熱之說」 由於甘草具有調和功效,如果不用這個和事佬時,主要是用...

    四逆湯可以治療三陰病(太陰、少陰與厥陰)。學者有人認為這四逆湯主要是治療少陰病,有些人認為主要是太陰病,而其實在三陰病都可以運用。 四逆湯在《傷寒論》在多處被提及,要探討四逆湯,必須先從甘草乾薑湯討論起,條文如下: 在治療太陽病表症的時候,如果出現煩躁、喉嚨乾、噁心嘔吐時,可以運用甘草乾薑湯恢復陽氣。傷寒論又繼續提到: 太陽病發燒,頭痛,脈本來應該是浮脈,反過來出現沉脈,感冒沒康復,全身疼痛、腹瀉,這是體內陰寒所造成。這時候不是運用太陽、少陰並病的「麻黃附子細辛湯」,就是運用「四逆湯」。 由於誤治或其他原因,造成體內陽氣大傷,陰寒內盛,虛陽外擾所以心神不安出現煩躁。在白天時由於陽氣旺盛,體內陽虛之人得到白天陽氣之助,還可以與陰邪抗爭,所以白天睡不著。 到了晚上時,陽氣衰微陰氣強盛,無法與陰邪...

    四逆湯在傳統被運用來急救之方,但是後人卻發現這此方加減可運於治療各種疾病,全部加總高達上百種以上,列之如下: 1. 心臟病、急救:凡是體內陰寒出現格陽,亡陽之證皆可運用,現代用於各種心臟疾病,心肌梗塞、心力衰竭、急性胃腸炎吐瀉失水、急性病大汗出而見虛脫有一定效果。四逆湯具有強心、保護心肌效果,可改善各種心臟病症狀。 2. 各種體寒症狀:各種體內發冷症狀,例如:背部發冷、腦部發冷、四肢發冷、全身怕冷,在服用四逆湯之後會明顯改善。 3. 全身各部位慢性疼痛:由於體內長期陰寒,造成全身經絡長期阻塞所導致的各種疼痛,不是運用止痛藥可以治癒的。可運用四逆湯通脈,配合各種經絡療法得以改善。 4. 慢性肺部疾病:絕大多數難治性的咳嗽、氣喘、支氣管炎、呼吸衰竭、肺水腫...等等,都是因為體內陰寒太盛,運用四...

    關於四逆湯的藥理研究,簡述如下: 1. 免疫調節作用:四逆湯具有促進巨噬細胞吞噬功能和增加血清溶菌酶的調節作用。四逆湯對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亦有促進和調節的作用,具有的抗感染療效。 2. 抗動脈粥樣硬化(AS) 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四逆湯及其各成分提取液均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有較強的清除能力。大量研究證實,四逆湯具有顯著的抗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 3. 保護心肌的作用:四逆湯煎劑的主要成分烏頭類生物鹼,能明顯升高缺血再灌注局部心肌組織的(Cu ZnSOD)mRNA 含量, 增強 CuZnSOD 基因的表達, 不但升高機體和局部組織的 SOD 的活性,而且也提高心肌局部組織 SOD 的含量,從而發揮清除自由基、保護體外循環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 4. 保護腦缺血後損傷作用:四逆湯對局...

    近代中醫界對四逆湯的看法主要分為兩派:一派非常推崇四逆湯,被稱為「火神派」,另一派極端排斥四逆湯,認為此方傷害津液,除非急救不得運用。然而,在現代醫學環境下,中醫已經無法急救,所以四逆湯等於是無用武之地。 火神派的推崇者普遍認為,小劑量服用四逆湯,是所有亞健康狀態者的養生神藥。青島中醫院梁文華醫師在其《淺談中醫養生與修身》中就提到: 「一切慢性病、亞健康者,均可服用」、「妙在久服」、「經脈通則全身病除」、「決無副作用,但會出現一些排病反應」。 不少推崇火神派的大師都推薦四逆湯,例如:李可就推薦大家服用四逆湯養生,必須長期服用!雲端中醫也有一些會員長期服用四逆湯、附子理中湯科學中藥,也並沒有出現副作用症狀,反而許多過去困擾的疾病因此康復。 然而,這種被火神派視為是保健品的藥方,卻因為「生附子」...

  3. 本方藥雖僅三味,卻能發揮「逐寒救逆」之偉功,若將四逆乾薑之量加倍,稱為「通脈四逆湯」,用於陽虛陰寒更嚴重的人。 若將四逆湯移除附子,則是「甘草乾薑湯」,重用甘溫之炙甘草,輔以辛熱之乾薑,意在甘溫復建中焦脾胃之陽,這是改善陽虛較輕的 ...

    • 四逆湯1
    • 四逆湯2
    • 四逆湯3
    • 四逆湯4
    • 四逆湯5
  4. 四逆湯 屬於中醫 方劑 的溫裏劑,出自《傷寒論》,由三味中藥組成,其功用為回陽救逆,是用以治療 少陰病 的主要方劑之一,症狀可見四肢厥冷,惡寒不渴,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沈微細欲絕。 本方歸於 足少陰腎經 藥。 本方的組成包括 生附子 、 乾薑 、 炙甘草。 若咽痛加 桔梗,腹痛加 芍藥,利止脈不出加 人參,面赤加 蔥,嘔吐加 生薑。 依照 中醫學 傳統的方義解釋,本方中以乾薑、附子大熱之劑,伸發陽氣,表散寒邪。 甘草補中散寒、解附子之毒、又可緩薑、附辛烈之性。 [1]。 外部連結. [編輯] 四逆湯 中藥方劑圖像數據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中文)(英文) 註釋及參考文獻. [編輯] ^ 清·汪昂着,《醫方集解·袪寒之劑》 分類.

  5. 祛寒之劑 四逆湯. 【內容】 陰證厥逆,仲景,四逆者四肢厥逆也。 再加乾薑二兩,即通脈四逆湯。 【主治】 治三陰傷寒 (1)。 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惡寒不渴,四肢厥冷,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沉微細欲絕 (2)。 四逆湯為少陰主藥,然三陰通用之,太陽證脈沉亦有用此者。 腹痛自利,裏寒也。 三陰自利居多,身涼脈靜者順,身熱脈大者逆,內寒故惡寒不渴,四肢者諸陽之本,寒則血脈凝濇,陽氣不能敷布,故一身盡痛,而手足厥冷也。 反不惡寒面赤發躁者,陰盛格陽於外也。 寒留胸中,故食入即吐,膈有寒飲,故逆而乾嘔,虛火上炎,故咽痛,脈沉者寒則伏藏也。 按:少陰脈有沉有緊有數,而仲景統以微細言之,蓋沉必重按始得,緊數亦在沉細中見,不似陽證浮大而緊數也。

  6. 四逆湯 屬於中醫 方劑 的溫裏劑,出自《傷寒論》,由三味中藥組成,其功用為回陽救逆,是用以治療 少陰病 的主要方劑之一,症狀可見四肢厥冷,惡寒不渴,身痛腹痛,下利清穀,或反不惡寒,面赤煩躁,裏寒外熱,或乾嘔,或咽痛,脈沈微細欲絕 ...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