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常用的外用類固醇藥物包括有氟輕松(Fluocinolone)、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和倍他米松(Betamethasone) 等,製品形式有乳劑、軟膏及凝膠劑。 這類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大部份必須由醫生處方才可以在註冊藥房購買。

  2. 外用類固醇藥膏4大作用 外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4大作用,主要針對皮膚方面的疾病: 抗發炎 :治療 皮膚過敏、濕疹、皮膚炎、眼瞼炎與 結膜炎 等症狀。 免疫抑制 :抑制淋巴球的活性,並影響細胞酵素作用,治療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及扁平苔癬皮膚病。

  3. 2024年1月20日 · 外用類固醇藥膏是一種廣泛應用於治療多種皮膚疾病的藥物,其主要作用有以下4種,包括: 1. 抗發炎作用: 有效減輕皮膚紅腫、癢感和疼痛。 2. 免疫抑制作用: 控制免疫系統的過度反應,治療過敏性皮膚炎等症狀。 3. 抑制增生作用: 暫時阻礙異常細胞增生,適用於治療乾癬等皮膚病。 4. 血管收縮作用: 使微血管收縮,減少紅斑的程度。 我們主要利用外用類固醇藥膏的抗發炎特性,以治療各種皮膚發炎性疾病。 類固醇藥膏分級及意義. 類固醇藥膏分為七個不同的強度級別,代表了其治療效果的強弱。 1. 強度分級: 共分為七級,數字越小代表類固醇的強度越高。 2. 代表的意義: 強度越高,治療效果越強,但也伴隨著潛在的副作用風險。

  4. 2023年12月26日 · 類固醇藥膏 是十分常見的外用藥物,儘管藥效優異卻伴隨惡名昭彰的 副作用,許多人不是害怕使用,便是將類固醇藥膏當成萬用藥。 但你知道,某些皮膚問題使用類固醇藥膏,反而易使症狀加重嗎?

  5. 外用類固醇藥膏主要有四大作用,用來治療皮膚方面的疾病: 1.抗發炎作用:治療過敏、濕疹、皮膚炎、眼瞼炎、結膜炎。 2.免疫抑制作用:抑制淋巴球的活性而影響細胞激素作用,治療過敏性或接觸性皮膚炎、扁平苔癬皮膚病。

  6. 外用類固醇藥物的劑型有凝膠洗劑軟膏及油膏等。 軟膏適用於大多數的皮膚病,通常最適合用於治療皮膚上濕潤或流汗的部位,而油膏一般適用於治療乾燥或增厚的部位。

  7. 常用的外用類固醇藥物有氟輕松Fluocinolone氫化可的松 Hydrocortisone倍他米松 Betamethasone等使用方法. 使用前必須清潔雙手及皮膚患處,然後弄乾。 根據醫生指示,在患處薄薄地塗上藥物。 除非將藥物塗搽在手上進行治療,否則每次使用藥物後必須洗手。 用藥須知. 若於使用藥物後出現過敏反應如皮膚紅疹、面部或手部腫脹、 呼吸困難等,請立即求醫。 必須根據醫生的指示使用藥物 。 不適當地使用藥物有可能增加出現副作用的機會和令病情惡化。 不要塗搽過多藥物或塗搽在傷口處,以免藥物過度滲入皮膚而導致副作用。 避免搔抓患處,以免導致傷口及皮膚感染。 除非醫生指示,否則毋需用繃帶包紮或覆蓋患處。

  8. 影響外用類固醇藥物療效因素 1. 角質層的厚度與濕度: 在足夠濕潤的皮膚上,外用類固醇的 穿透及吸收效果最佳。在發炎及脫屑的皮 膚吸收能力比正常皮膚還強,在嬰兒的吸 收也較成人為多。此外,外用類固醇藥物 在身體表皮較薄部位的穿透力比較厚部位

  9. 影響外用類固醇藥物療效因素,包括角質層的厚度與濕度、藥物劑型選用、耐受性。外用類固醇藥物相對於口服或注射的類固醇較安全許多。然而在長期使用或使用強效類固醇仍有些副作用可能產生...。關鍵字:外用類固醇、外用類固醇分級、類固醇副作用

  10. 外用類固醇藥品:類固醇的作用為血管收縮、抑制增生、免疫抑制以及降低發炎反應。 然藥品選擇會依據疾病、發生部位和年齡族群而有不同。 藥物的強弱依據血管收縮的強弱分類,主要可分為七個等級,第一級最強,第七級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