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5月16日 · 大腸癌由大腸息肉病變而成,政府推出的大腸癌篩查先導計劃,至今2800名接受大腸鏡檢查的長者中,88%有大腸息肉需要切除,6%更已罹患大腸癌。. 有參與計劃的醫療機構亦發現,參加計劃到診的長者雖然未出現病徵,但照大腸鏡後發現息肉的機會比一般 ...

  3. 2021年7月28日 · 目前大腸癌檢查的篩查方法,亦即大便隱血測試,其靈敏度只有50%,加上大腸息肉患者有復發風險,但欠缺預測復發率的方法,患者往往要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增加入侵性檢查風險。

  4. 2017年8月25日 · 大腸息肉成因包括潰瘍性結腸炎,屬慢性炎症,估計由免疫系統丶基因或細菌變異等因素引起,患者發生大腸癌的機會高一至兩倍。 與大腸桿菌引起的胃腸炎為急性炎症,兩者不能相提並論。 大腸癌常見病徵包括突然消瘦和沒有胃口等,最明顯是大便習慣轉變,例如大便呈黑色丶帶血丶腹瀉或便秘持續數星期至數個月不等,服腸胃藥亦不奏效。 不少都市病例如痔瘡丶腸炎丶胃潰瘍等有類似徵狀,或令腸癌患者延遲求醫,約一成大腸癌個案發現於晚期。 此外,約四成大腸癌發生於右邊的升結腸位置,患者大便未必帶血,反而出現貧血徵狀,亦可能毫無表徵。 故此,五十歲或以上人士,除了每隔一至兩年應接受大便隱血檢測,亦應考慮每十年檢查一次全結腸鏡。 陳敬安建議,平日多進食高纖食物丶多吃水果丶芝士和牛奶等奶類製品,有助促進腸胃活動,減低患大腸癌風險。

  5. 2017年1月20日 · 大腸癌因初期病徵不明顯,一旦發現大便帶鮮血或深黑色等徵狀,往往已屬嚴重階段。 因此透過大腸癌篩查檢查,有助及早 東華醫Share:大腸癌難察 內視鏡助發現|即時新聞|港澳|on.cc東網

  6. 2024年3月21日 · 逾42萬人獲資助進行大腸癌篩查 約16%呈陽性 2900人中招. 政府已資助超過42萬名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當中有2900人確診大腸癌。.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大癌症殺手,2022年就有2,270人死於大腸癌。. 衞生署數據顯示,截至去年12月底,已資助超過42萬名市民接受 ...

  7. 2021年11月25日 · 美國總統拜登上周五(19日)在馬里蘭州沃爾特里德國家軍方醫院接受例行體檢,照大腸鏡切除一粒大腸息肉。 白宮醫生奧康納(Kevin O'Connor)周三(24日)表示,檢驗後證實該粒約3毫米的息肉屬良性。

  8. 2016年4月22日 · 養和醫院分析過去3年接受大腸鏡檢查的病人,發現60%有大腸息肉,當中一半息肉有變癌風險;50歲以下的病人大腸息肉已有變癌風險,甚至20多歲年輕女病人亦發現可能變癌的息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