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3月30日 · 腸道已出現栓塞入院三日之內體重下跌約十磅確診大腸癌時病情已到末期癌細胞擴散至腹腔難以做手術根治最後該病人只存活了約一個月。 羅醫生指,相較其他常見癌症例如肺癌及乳癌,醫學界目前所發現的腸癌基因突變(可用作標靶治療的 ...

  2. 2024年3月21日 · 署方指早期的大腸癌患者存活率可達95%在數據方面2021年本港共有38,400多宗癌症新個案當中大腸癌佔5,800多宗位列第二位。 2022年有14,700多人因為癌症死亡,當中2,270人死於大腸癌,同樣位列第二位。 大腸癌篩查計劃在2020年全面推行,合資格人士包括50至75歲、沒有大腸癌徵狀,每兩年到參與計劃的私營醫生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如結果呈陽性,會安排照大腸鏡檢查。 目前合共有超過1,200名醫生參與有關計劃。 至於採樣方面,參加者只需要按指示在家中採樣,並交到收集站,1至2星期便可收取報告;而大腸癌的成因甚多,市民平日注意飲食,可以減少患大腸癌的風險。

  3. 2023年8月22日 · 每年有多達5000多人發病數據顯示由2010到2020年間腸癌新症數字上升16.4%腸癌死亡人數更上升22.7%顯然腸癌新症及死亡數字不斷上升情況令人擔憂大腸癌五年相對存活率不足6成而第4期5年相對存活率更少於1成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12月7日 · 大腸癌是為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多年有醫療機構調查發現確診癌症者亦有年輕化趨勢有近16%大腸癌患者為55歲以下即每7個患上大腸癌者中便有1個較年輕

  6. 2023年12月28日 · 大腸癌是本港第二最常見的癌症。 衞生署今日 (28日)公布1948至1974年出生的香港居民由明年1月1日起符合資格參加大腸癌篩查計劃該署指出自計劃推行以來逾42萬名合資格人士參與計劃接受大便免疫化學測試該署強調計劃可及早識別未出現病徵的大腸癌患者或高危人士讓他們及早接受治療提高治愈率。 衞生署指出,上述計劃參加者在約見已參與計劃的基層醫療醫生後,會由基層醫療醫生安排大便免疫化學測試。 如大便免疫化學測試結果呈陽性,參加者會獲轉介到已參與計劃的大腸鏡醫生接受政府資助的大腸鏡檢查。 如結果呈陰性,則建議參加者2年後再接受篩查。 就測試結果而言,截至今年11月底,提供大便免疫化學測試樣本並得出可分析結果的參加者中,累計有約62,900人 (16.2%)得出陽性結果。

  7. 2024年3月22日 ·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非傳染病處高級醫生方蕙今日 (22日)在電台節目表示盡早發現到大腸癌可進行適切治療跟進大大提升醫好及生存的機會。 方續稱,現時計劃下的合資格人士是50歲至75歲,這個年齡組別人士較其他年齡人士風險較高,但專家工作小組每年均開會並參考海外數據,以決定計劃是否需要調整。 家庭醫生林永和在同一個電台節目表示,不少市民未了解大腸癌篩查計劃,但經當局宣傳和傳媒報道後,愈來愈多市民諮詢及表示希望參加。 他鼓勵合資格市民參加計劃,若發現有腺瘤等,可以及早切除,以減低成為癌症的機會。 政府已資助超過42萬名市民接受大腸癌篩查,當中有2900人確診大腸癌。 T4主幹路造價大升惹爭議 政府暫撤逾71億撥款申請. 《東呼》揭女助教遭非禮 男子否認控罪 排期5.22開審.

  8. 2018年7月30日 · 大腸癌為香港第2號癌症殺手跟其他癌症一樣愈早發現存活率愈高為提高市民防大腸癌意識及把握治療黃金期衞生署決定將16年推出的篩查先導計劃恒常化下周一(8月6日)展開的首階段計劃1942至1957年出生人士可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