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香港衛生署資助50至75、沒有明顯大腸癌病徵的人士,進行大腸癌篩查測試。 計劃主要提供大便隱血測試,以及大腸鏡檢查,有興趣人士可參考以下網頁,了解更多有關大腸瘜肉和大腸癌篩查計劃的詳情:【大腸瘜肉全解構】點解要做大腸癌篩查?

  2. 2020年7月27日 · 大腸癌前兆與症狀. 大腸癌 (又稱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早期症狀可能不明顯,加上大腸癌早期症狀容易跟其他疾病的症狀混淆,使大腸癌在早期更不容易發現。 以下是需要注意的症狀及前兆,尤其若發現多於一種症狀,且持續超過數週,請盡快找專業醫師檢查。 1. 血便. 不只是 痔瘡 會有 血便,大腸癌可能也會排出深紅或黑色 糞便,這就是直腸出血的徵兆,民眾千萬別輕忽,請儘速就醫診治。 2. 排便習慣改變. 因著每個人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的不同,排便次數也會有所不同,但要注意 大腸息肉 癌化後的影響,因為大腸無法再有效吸收水分、排除廢物,所以以下排便問題亦會出現: 超過三天沒排便. 血便. 腹部疼痛. 無法放屁. 突然無法控制要排便. 大便有黏液和膿. 大便呈水狀或類似腹瀉超過一天

  3. 2021年6月11日 · 大腸癌是本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 2020年公佈的數字,2018年錄得5,634宗新症個案,10年間個案累積升幅近3成。早期大腸癌可以是無明顯症狀,但只要適時檢查,仍然可以預防及降低風險。針對大腸癌,究竟有哪些症狀我們要特別

  4. 特定年齡組別發病率自50歲起顯著上升。大腸癌新症以男性居多,於2021年男女新症比例約為1.4比1。 大腸癌在本港致命癌症中排第二位。在2021年,大腸癌導致2 298人死亡,佔癌症死亡總數15.2%。 如果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很多大腸癌個案都可以根治。

  5.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我們如果能及早識別出癌症的症狀,有助提早診斷,並提高治癒的機會。 大腸癌常見的病徵包括: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大便後仍有便意

  6. 根據國際指引建議,無病徵人士應於50歲起定期進行大腸癌篩查,常見方法如下: 1)大便隱血測試 2)大腸鏡檢查 若你有大腸癌的高危因素,如直系親屬患有大腸癌,醫學界建議應更早進行大腸癌篩查。如你已有大腸癌病徵,便應作大腸鏡檢查,而非作大便隱血

  7. 大腸癌症狀. 大腸癌各階段. 如何預防大腸癌. 大腸癌的治療方式. 根據醫管局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最新資料顯示,2018年大腸癌是本港第一位常見癌症,總共有5634宗新發病個案,每10萬人口便有75.6人新確診大腸癌。 同年有2314人因該癌症死亡,為本地第2位癌症殺手,肺癌屬首位癌症殺手。 回顧過去10年,大腸癌有逐漸上升趨勢,令人關注。 雖然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及先兆並不明顯,若能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有助阻止病情惡化,提高患者的康復及生存機會,進行大腸癌篩檢及早察覺大腸癌的早期症狀為成功治療關鍵。 隨著醫學進步,檢測技術也有嶄新發展。 中文大學醫學院今年7月公布了一項透過糞便細菌基因偵測大腸癌及瘜肉復發的新技術。 全球首創檢測技術偵測大腸癌.

  8. 雖然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可能並不明顯,但若及早發現並接受治療,這種病其實是可預防及治癒的。進行腸癌篩檢及早察覺大腸癌的早期症狀,是成功治療的關鍵。 大腸癌症狀 早期的大腸癌可能不會顯示任何病徵或症狀。

  9. 大腸癌在病發初期可能沒有任何症狀。 我們如果能及早識別出癌症的症狀,有助提早診斷,並提高治癒的機會。 大腸癌常見的病徵包括: 大便習慣在不明原因下有所改變(腹瀉或便秘),並持續超過兩星期 大便帶血或帶有大量黏液 大便後仍有便意

  10. 2023年4月25日 · 當癌細胞影響直腸或結腸時,就會引起結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也被稱為是大腸癌。 結腸也稱作大腸,當食物從胃經過小腸、進入結腸消化時,結腸會吸收所需營養素,將廢棄物(糞便)從人體移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