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馬致遠天淨沙·秋思》小令中出現的意象並不新穎。其中“古道”一詞,最早出現在署名為李白《憶秦娥·簫聲咽》詞中“樂遊原上清秋節,鹹陽古道音塵絕”。宋張炎《壺中天·揚舲萬里》詞中也有“老柳官河,斜陽古道,風定波猶直”。

    • 楊炯

      楊炯 楊炯 (650年-692年),漢族,弘農華陰(今屬陝西) ...

    • 農村

      農村1 / 3頁類型:農村寫景詠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寫雨寫雪寫 ...

    • 悲秋

      天淨沙·秋思 元代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 ...

  2. 天凈沙·秋思原文、譯文、翻譯及賞析_馬致遠_漢語網. 朝代: 元代 作者: 馬致遠. 同類型的詩文: 初中古詩 秋天 寫景 羈旅 悲秋. 原文.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 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 天色黃昏,一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凄厲的哀鳴。 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 古道上一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夕陽漸漸地失去了光澤,從西邊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獨的旅人漂泊在遙遠的地方。 注釋. ⑴枯藤:枯萎的枝蔓。 昏鴉: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昏:傍晚。 ⑵人家:農家。 此句寫出了詩人對溫馨的家庭的渴望。 ⑶古道:已經廢棄不堪再用的古老驛道(路)或年代久遠的驛道。 西風:寒冷、蕭瑟的秋風。 瘦馬:瘦骨如柴的馬。

  3. 天淨沙 秋思. 元代 :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他的年輩晚於關漢卿、白樸等人,生年當在至元(始於1264)之前,卒年當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間,與關漢卿、鄭光祖、白樸並稱“元曲四大家”,是我國元代時著名大戲劇家、散曲家。 馬致遠(1250年-1321年),字千里,號東籬(一說字致遠,晚號“東籬”),漢族,大都(今北京)人,另一說(馬致遠是河北省東光縣馬祠堂村人,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

  4. 馬致遠在創作《天淨沙·秋思》時受到董曲的影響和啓發,這是無疑的,但他不是一味模仿,而是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與審美目光進行了重新創作。

  5. 馬致遠(約公元1250–1321前後),號東籬,元代戲曲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市)人,曾任浙江省提舉(省務官)。. 在大都曾參加小說、戲曲作者與藝人共同組織的團體—— 元貞書會。. 晚年隱居田園,過着「紅塵不向門前惹」的恬淡生活。. 馬致遠一生從事雜劇創作,負有 ...

  6. 天淨沙秋思》是元曲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 馬致遠年輕時希望考取功名,但由於統治者的高壓政策,讀書人一直沒有出路。 他幾乎一生都過着漂泊無定的生活,鬱鬱不得志,窮困潦倒。

  7. 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散曲作品)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 天淨沙 ·秋思》是元曲作家 馬致遠 創作的一首 小令 。. 此曲以多種景物並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遊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淒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抒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