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天行健者痛症治療 相關

    廣告
  2. 有效改善肩頸、腰背、關節、坐骨神經等痛症,消除痛楚,改善機能、延緩關節及肌肉衰老,效果顯著. 去痛成功率達95%,領先15年,No.1去痛症專家,多項國際專利技術,真正從根源解決痛症

  3. 院長博士級中醫駐診,運用推拿、針灸治肩頸痛、關節痛、筋骨拉筋、止痛,效果顯著

搜尋結果

  1. 2021年10月10日 · 陳肇始網誌談施政報告醫療政策. 行政長官周三發表的施政報告中,醫療衞生範疇的政策有不少着墨。. 在過去21個月的抗疫工作中,所有確診的市民和人士都能在醫院獲得適切治療,而在全球疫情反覆不穩和嚴峻的情況下,香港疫情仍能大致保持穩定,這正正 ...

  2. 2022年3月20日 · 發揮中醫藥優勢 防治疫情. 在第五波抗疫戰中,中醫藥已全方位、全鏈條廣泛深度參與,在疫情的預防、治療以至復康的全過程中,充分發揮了中醫藥的優勢及作用,配合香港疫情防控重點策略目標,即三減少(減少重、減少死亡、減少感染)、四集中(集中 ...

  3. 2022年3月13日 · 陳肇始今日在記者會上表示,明日起抗疫物資包會加入含撲熱息成分的止痛退燒藥,減緩染疫人士的輕微症狀。 物資包也將加入血氧儀,供家有染疫的人士檢查自己的心律和血氧量。

  4. 2023年9月25日 · 計劃旨在鼓勵巿民及早預防和管理慢性疾病,45歲或以上香港居民如未有已知的糖尿病或高血壓病歷,均符合資格參加。 醫務衞生局副秘書長李力綱公布計劃詳情時說,計劃針對篩查高血壓和糖尿病兩種最常見的慢性疾病,是落實早前公布基層醫療健康藍圖重要一步。 參加可在私營醫療巿場接受糖尿病和高血壓篩查、醫生診和化驗,以及按個人健康狀況獲處方藥物,接受護士診所和專職醫療服務跟進。 慢病共治計劃以共付模式運作,政府在 篩查階段和治療階段 均會提供資助,而參加須支付一定的 共付額 。 市民在18間地區康健中心、地區康健站登記成為會員,並同意使用醫通後,會獲配對家庭醫生。 家庭醫生會為參加,安排他們接受化驗和解釋診斷結果。

  5. 2019年6月6日 · 先導計劃已於2018年4月推行第三階段,於轄下七間醫院為三個選定病種包括中風、肌肉及骨骼痛症和癌症紓緩治療等住院病人,提供中西醫協作治療的住院服務。

  6. 2023年10月25日 · 為了讓病患者能使用新藥,並吸引藥物研發及臨床試驗於香港推行,當局今年內會在現行藥物註冊制度上設立全新「1+」機制,容許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的新藥在符合本地臨床數據要求並經專家認可後,由原來需提交兩個參考藥物監管機構許可,減少至提交一個

  7. 2023年12月8日 · 2023年12月8日. 政府公布,兩款治療癌症新藥昨日首次按「1+」新藥審批機制評審後獲批准在港註冊。 該兩款癌症新藥是不同劑量的口服標靶藥,用作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適用於傳統化療藥物無效或不適用的病人,為他們帶來治療新希望。 政府表示,「1+」機制生效一個多月已有新藥獲得批准註冊使用,令有效的新藥能更早用以治療嚴重或罕見疾病,顯示全新「1+」機制有效運作,並體現「好藥港用」的政策目標。 除發揮拯救生命的重要功效,「1+」機制也有助強化本地藥物審批能力,是香港有序邁向成為國際認可藥械監管權威機構,並發展為國際醫療創新樞紐的重要里程碑。 自「1+」機制生效以來,衞生署收到近50間藥廠查詢,並接獲上述兩個按此機制的新藥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