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2日 · 「病態」理財觀念. 導致過度儲蓄或揮霍無度. 個人理財專家兼播客主持Danielle Desir接受《哈芬登郵報》訪問表示,一些人抱有不健康甚至病態的理財觀念,對自己的財務狀況有着偏激、扭曲或錯誤的看法,甚至脫離現實,她形容為「金錢畸形」(Money dysmorphia)。 NerdWallet個人理財作家Elizabeth Ayoola表示,抱有病態理財觀念的人士經常主觀看待自己的財務狀況,缺乏客觀角度。 具體呈現有以下「病徵」: 過度儲蓄:覺得自己落後於同儕; 超支:誤以為自己的財務狀況比實際上更安全。 情緒反應強烈:面對朋友的財務成就時,覺得焦慮、悲傷、沮喪或自己毫無價值,這些消極情緒助長不必要的開支.

  2. 2020年8月19日 · 分享:. 【脫貧方法】想脫貧先自問:「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 想脫貧,到底有何脫貧方法?. 努力工作,儲錢、投資、省錢......假如想脫貧,或許你得先思考以下這個問題:「窮人最缺少的是什麼?. 」。. 以下這個小故事惹來不少迴響,故事的結局不是標準 ...

  3. 2024年3月21日 · 表1:不同機構身體檢查套餐價錢比較. 度身訂做身體檢查 方為上策. 套餐式身體檢查看似「抵食夾大件」,但難針對每個人的身體狀況,或令消費者白花冤枉錢和時間。 較理想的做法, 是採取度身訂做的方式。 於身體檢查前,先與家庭醫生商討。 醫生會評估客人的年齡、性別、生活習慣(如飲食、運動、有否煙酒)、疾病紀錄、家族病史(如糖尿病、高血脂、大腸癌)、其他個人需要(如婚前檢查)等因素,再作出個人化的檢查建議,包括檢查項目和頻密程度。 此外,讀者也應花一些時間,了解檢查項目的功效和目的,例如大部分癌症指標(cancer markers)其實主要用於監察癌症治療是否有效及檢視癌症有否復發,而非用作篩查或診斷癌症。 做身體檢查前 宜先買危疾和醫療保險.

  4. 億萬富豪自曝資產清零 誤判疫情盲目擴張 「要變賣一生中擁有的東西」. 時代會帶來機遇,也能在下一秒全數奪走。. 受益於疫情,居家健身公司Peloton市值一度高達500億美元,其創始人兼CEO,John Foley也成為風光無限的億萬富翁。. 然而,隨著「疫情紅利」消退 ...

  5. 但有本錢去搏. 不代表輸得起. 一般認為青年因為距離退休尚遠,正值工作拼搏期,加薪機會多、入息相對穩陣,故風險承受能力較高。 相比中老年人,年輕人有更多時間同機會從高波幅資產的損失中復原。 只是「瞓身」高波幅資產卻沒有其他配置作緩衝和對沖,若然遇上「黑天鵝事件」諸如股災、熊市或金融風暴,青年一樣有機會淪為韭菜長年坐艇,高槓桿者甚至有可能破產,到了十數年後臨近退休年齡仍未能翻本。 因此有專家提醒,切忌瞓身於股海或幣圈等高風險領域,應把儲蓄按個人需要配置於不同資產,以分散風險、實現長期增值;收息、保險等理財目標。 30至50歲 「黃金投資期」 配置要分 「4筆錢」 珠海盈米基金旗下個人理財服務平台 且慢基金投資研究所,編著《有錢人換你做:管好4筆錢,財富滾雪球》一書,指出現代人的財富可細分成:

  6. 2023年8月19日 · 》一書中,他講述了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及心態變化,並發現,退休之後很多東西都是多餘的,生活可以變得更簡單健康。 食︰更多在家煮飯. 他寫道,他從前上班時,幾乎都是外出就餐,雖然老婆偶爾會在家附近的小超市買菜,但就連她都對菜價説不清楚,自己更是一竅不通。 退休後,在家煮飯的次數大幅增加,兩人經常一起去小超市買菜,一段時間後發現其實可以去更便宜的市場,選擇更多而且價格便宜不少,買了一年後才發現傳統市場更好,蔬菜新鮮又多樣。 這種漸進式的調整,不但更省錢,更重要的是飲食習慣也因此有了相當大的改變。 以前無肉不歡,而且喜歡各種加工過的食物,而現在自己煮飯,夫妻兩人都不是喜歡下厨的人,平日都是以簡單為主。 習慣之後,對餐廳的大魚大肉的興趣減低不少,飲食也更健康。 衣︰更少添購新衣.

  7. 精明消費. 撰文: 葉雨. 發布時間: 1 小時前. 分享:. 轉眼過完暑假、即將開學,對於剛剛升讀大學的同學來說,這意味著要開始獨立規劃學習和生活,好好管理財務至關重要。. 以前學校很少會教理財知識,大學生不善理財的個案屢見不鮮,本文就為大家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