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7年4月17日 · 三國末期曹魏滅蜀的故事非常精彩,身為孔明大弟子的維為何阻止不了蜀漢滅亡? 有人認為維北伐窮兵黷武,必須負起亡國的責任;也有人認為劉禪投降明哲保身,救了自己和蜀地百姓。 今天就讓三國說書人跟大家聊聊這段故事。 (責任編輯:蔡沛宇) 文/ 說書人柳豫. 三國說書人又來了,這次來談談蜀漢的滅亡。 有人認為維北伐窮兵黷武,必須負起亡國的責任,這句話我只同意一半。 有人認為劉禪投降明哲保身,救了自己和蜀地百姓,這句話還是只能同意一半。 維並非像《三國演義》所說九伐中原,前2後9,總共打了11次,只有一次大敗、一次小敗,其他都是勝利或和局退兵 ,重大戰績為繼諸葛亮之後,另遷三縣狄道、臨洮、河關縣民回蜀地,人力即戰力,維此舉與當年孔明收天水相若,算是對他師父的致敬。

  2. 2017年7月13日 · 122年前的七月在新竹山區有一位年輕人率領數百名義勇軍迎戰日軍最後不幸被俘隔日於獄中吞食鴉片膏自盡死時年僅19歲他的名字叫姜紹祖。 姜紹祖是新竹縣北埔鄉海陸腔客家人,北埔「金廣福」第三代墾戶首姜榮華與其二房夫人宋松妹之子,家境富裕。 為林朝棟之將領,官階都司(清朝中級武官)。 1894年清廷甲戰敗,割讓台灣及澎湖給日本,隔年日軍從基隆東北角澳底登陸,攻陷基隆後,消息傳至臺北,臺勇與廣勇開始相殘,臺北城內大亂。 臺北紳商以維護城內秩序為由,開臺北城讓日軍「近衛師團」得以順利進入。 臺北城陷落,對「臺灣民主國」打擊甚大,總統唐景崧與各地官員如林朝棟等人皆陸續離台。

  3. 2024年4月18日 · 工業技術研究院機械與機電系統研究所所長饒達仁在 2024 AI 智慧大工廠論壇台北場以「2024 高科技製造業的創新研發」為題,分享未來的數據與 AI 技術在製造業的應用趨勢。 提升三大指標,公司內循環讓產品最佳化. 饒達仁指出,在現今工業 4.0 的時代,機器之間能夠對話,透露機器本身的狀態,並在生產過程中找到創造更高良率的方式。 目前業界許多公司已將人員管理、物料管理、成本分析、金流等數據,藉由各式平台系統在內部集合,即為「公司內循環」,使物料、倉儲達成最佳化。 饒達仁觀察,智慧製造正在進行的事情,就是把資料送到雲端,並經過分析、計算,從而瞭解生產、設備的狀況。

  4. 2019年7月29日 · 一位女性在結束二十年的婚姻和一場煎熬的離婚官司後,終於準備好再度展開新戀情,她在網路上認識一位看起來很不錯的對象,兩個人約在一間酒吧見面,她對於第一次約會非常期待,但就在見面十分鐘後,對方告訴她:「我覺得我們並不適合」,然後就離開了。 這位女性非常難過,於是她打給一位朋友訴苦,電話中朋友說:「不然呢? 妳的身材這麼差、又一點都不有趣,妳覺得怎麼有人會喜歡像妳這麼糟糕的人? 這是美國心理治療師居伊‧溫克博士(Guy Winch)在一場演講中提到的個案例子,當我聽到這裡時,心裡覺得很非常驚訝:這位朋友怎麼這麼糟糕、說出這麼慘忍的話? 溫克博士繼續在演講中說:其實,這些話不是朋友說的,而是這位女性對自己說的。

  5. 2018年4月17日 · 細讀本書,會發現作者有極為豐富的知識,從社會、經濟、政治,都能從問題的背後看到高一層次的成因,再一層一層論述下來,我們才發現,原來 問題表面的徵狀,反應的是結果而不是成因,追逐表徵一點幫助都沒有 。 小確幸對應大奮鬥. 在《小確幸不該是沙漠》這篇,作者先是引用小確幸的原始出處 ──居然是來自村上春樹描寫買內褲的小小幸福感 — 這就談到村上春樹對他的定義:「想要在日常找到自己的小確幸,多少需要一些必須遵守的個人規範」。 給出的實例是「耐著性子激烈運動後,來杯冰涼啤酒的感覺」。 村上春樹的個人規範,是強大的自律 — 天天跑十公里,每天跑跑跑,接著寫寫寫,每晚九點上床。 換句話說,村上春樹心目中的小確幸,對應到「長期自律的大奮鬥」。

  6. 2018年7月16日 · 「社交宿醉」來自 2016 的研究,由心理學家 Shawna Courter 提出,內向者在經歷強度大的社交後,會像喝了烈酒一樣,出現如宿醉般神經不適的現象。 輕微一點就是感到極度疲勞,嚴重一點會出汗、頭暈、呼吸困難。 內向者之所以會社交宿醉,就是因為他們的大腦與外向者截然不同。 心理學博士Perpetua Neo表示,內向者腦內的多巴胺閾值敏感性相較外向者更低,這使他們更容易感到亢奮,因此社交帶來的亢奮會使他們更容易感到疲憊不適。 另外,外向者的神經通路很短,而內向者的神經通路則要長很多。 因此外向者能較輕鬆地面對外在環境,而內向者無法那麼輕鬆,因為同一個社交場合帶來的訊息,因為神經通路較長的關係,通過內向者的大腦時會產生過多的刺激,就是一般人所謂的「神經敏感」。

  7. 雖然郭駿武是這幾年才開始推動親子共學,但參與教育改革已經二十幾年。 談起二十年來顛沛流離的教改,郭駿武直言,當改革的理想進入到體制當中,結果往往是在表面的制度上打轉。 到最後執著的卻是最末端的入學、分發方式,原本探尋教育意義的初衷反而面目模糊。 郭駿武語重心長,其實教改的精神導師黃武雄老師,早已提醒我們教育的目標不只在於維生而已。 尤其伴隨著社會日趨民主,教育的另一層意義顯得越來越重要,那就是幫助人們發展互動、合作的角色。 教育是民主深化的基礎工程,讓人更能勝任民主社會的公民身分. 郭駿武接著談起民主,他認為民主絕對不只是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想法,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身為民主社會的公民,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平等和尊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