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文章出處】 《孟子》 〈離婁下〉 原作者:孟軻註釋翻譯孟子曰:「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音ㄐㄧ,微)希(少),庶民去(棄)之,君子存之。 文: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 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人獸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可貴,往往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知道它的可貴而保存著。 舜明於庶(萬物)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順著本性之仁義而行),非行仁義(非知仁義為美而勉強行仁義)也。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17年9月24日 · 本文孟子雖然提出人和禽獸的區別是很小的,但是沒有說區別究竟是什麼,大概他是認為這是明擺著的,不必說明吧。. 孟子曰:「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君子存。. 舜明於庶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非行仁義也。. 」——《孟子 · 離婁下 ...

  3. 人禽之辨一詞自《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指出人與禽獸之分別處在於人性有仁義之質(意指有價值自覺,有知善和行善之能力),而禽獸沒有。儒家思想認為此正是人禽可分別之處。

  4. 人禽之辨一詞自《孟子.離婁下》:「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指出人與禽獸之分別處在於人性有仁義之質(意指有價值自覺,有知善和行善之能力),而禽獸沒有。儒家思想認為此正是人禽可分別之處。

  5. 2020年1月15日 · 譯文:孟子說:「人與禽獸不同的地方,只在很微少的一點;就是人的天性具有仁義罷了。 眾人都不知道這一點人獸不同的地方之所以可貴,往往把它拋棄了,只有君子知道它的可貴而保存著。 舜明於庶(萬物)物,察於人倫,由仁義行(順著本性之仁義而行),非行仁義(非知仁義為美而勉強行仁義)也。 」譯文: 舜是位聖人,他明白天下種種事物的道理,體察做人的大道,所以他的行為,自然合於根源於心的仁義而為;並不是知道仁義為美,才勉強自己去行仁義的。 附錄:《孟子》中的類似觀點 孟子曰:「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 君子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離婁下) 告子曰:「生之謂性。 」孟子曰:「『生之謂性』也,猶白之謂白與? 」曰:「然。 」「白羽之白也,猶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猶白玉之白與? 」曰:「然。

  6. 人禽之辨」對於儒學而言是最重要的關鍵與根基之一,到了孟子更將此思維強化為 哲學思想的重要基石。1正所謂:「人之所以異於禽於獸者幾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 (〈離婁下〉) 2孟子以「四端之心」作為人所異於禽獸「幾希」之處,並此人之所以

  7. 人禽之辨一词自《孟子.离娄下》:“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孟子指出人与禽兽之分别处在于人性有仁义之质(意指有价值自觉,有知善和行善之能力),而禽兽没有。儒家思想认为此正是人禽可分别之处。

  8. 2024年4月11日 · 有論者認為四端不獨見,亦見於禽獸,如烏鴉反哺、狗犬護主。 無疑,此等行為是孝的表現,是義的表現,但牠們的行為並不是發自其良知,是大自然給牠們的自然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