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19年11月11日 · 孫中山的人格魅力. 2019-11-11 由 民革之聲 發表于 歷史. ... 孫中山先生。. 二十世紀中葉以來,海內外的專家學者對孫中山先生的革命事業與偉大功績、經驗教訓與哲學思想、建國方略與政治活動等方面都發表過許多研究文章。. 但是相對來講,對於他的人格特 ...
2024年10月25日 ·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宣言》規定臨時政府:「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以達革命之宗旨」,對內「民族之統一」、「領土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政之統一」、「財政之統一」,對外
孫中山《臨時大總統就職宣言》和《告全國同胞書》,宣告中華民國成立;《宣言》規定臨時政府:「盡掃專制之流毒,確定共和,普利民生,以達革命之宗旨」,對內「民族之統一」、「領土之統一」、「軍政之統一」、「內政之統一」、「財政之統一」,對外
2018年7月21日 · 其實孫中山的一生有幾個特點:1、以漢族為中心的民族主義;2、輕視人民政治能力的愚民觀;3、個性上有革命狂熱的傾向、有獨裁主義的性向;4、他的三民主義是一個大雜燴,沒有所謂的體系性與一貫性,他的思想包含了馬列主義、自由民主主義與 ...
孫中山的革命綱領是著名的「三民主義」:民族主義、民權主義和民生主義,要求國家獨立、政治民主、人民生活富裕。 正是由於「三民主義」的指導,辛亥革命才以共和制取代了綿延已久的君主制,使中國在近代化的路途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偉大先導, 在推翻帝制、 肇建共和、 捍衛共和、開創國共合作等方面厥功甚偉, 其以豐功偉績和高貴品質三四代學人接續努力, 一度被譽為“ 顯學”。 21 世紀以降年, 年、 , 贏得了世人的崇高尊重和普遍景仰。 百餘年來,經過在孫中山研究領域出版和發表了一大批優秀著述, 產生了廣泛持久的影響,, 適逢辛亥革命90 週年、100 週年和孫中山誕辰140 週年、150週分別舉辦有高規格的學術會議, 一批成果相繼問世, 孫中山研究再次勃興。 在辛亥革命110週孫中山誕辰155 週年來臨之際, 對21 世紀以來的成果進行總結, 有利鑒啟。 一、資料整理進展較大. 對史料的挖掘整理, 為深化和拓展研究奠定了基礎, 提供了支撐。 20 年來, 未有間斷。
6 天前 ·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和《告全国同胞书》,宣告中华民国成立;《宣言》规定临时政府:“尽扫专制之流毒,确定共和,普利民生,以达革命之宗旨”,对内“民族之统一”、“领土之统一”、“军政之统一”、“内政之统一”、“财政之统一 ...
孫中山是一位在珠江三角洲香山縣翠亨村成長起來的革命家。 “生而為貧困之農家子”的孫中山,如同舊中國農村中許多貧苦人家的孩子一樣,自幼就參加勞動。 “生於畎畝,早知稼穡之艱難”的孫中山,對受苦的農民大眾始終抱有真摯的同情。 他后來多次對宋慶齡說,從小時起,他就想到“中國農民的生活不該長此這樣困苦下去。 中國的兒童應該有鞋穿,有米飯吃”。 也正是童年時代的經歷,使孫中山從對農民的同情出發,很早就萌發了改變農民大眾困苦生活狀況的意願和振興中華的思想。 青少年時期,就開始為父母和鄉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希望以此來減輕他們的負擔和痛苦。 1883年7月,孫中山從夏威夷回到了闊別5年的家鄉。
孫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後化名中山樵。 字德明,號日新,改號逸仙。 廣東香山翠亨鄉(今中山市翠亨村)人,中國近代政治人物。
2024年3月4日 · 當中提出立根於中華文化,通過課堂學習和校內外全方位活動,在中小學各科目中,培養學生堅毅、尊重他人、國民身份認同、守法等十個首要培養的價值觀和態度。 上述文件舉例讓教師引領學生閱讀梁啟超《少年中國說》,讓學生認識到對於國家建設,青年人必須勇於承擔。 梁啟超是晚清立憲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而孫中山先生則是當時革命派的領袖。 了解孫中山對「革命」和「改革」的看法,可以作為另一項合適的教學材料。 1923年2月20日,孫中山在香港大學本部大樓大禮堂以英文發表著名演講,提出其「革命思想係從香港得來。 」翌日,《香港華字日報》以中文翻譯孫中山的演講。 通篇所見,孫中山當時並不認為「革命」純以武力起義便可以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