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8月16日 · 與前代相比,宋朝的史學特別發達。歷史學家陳寅恪說:「中國史學,莫盛於宋」,「宋賢史學古今罕匹」。宋朝有多個官方修史機構,如起居院、日曆所、實錄院、國史院、會要所等。

  2. 宋朝(中古漢語 IPA读音: /suoŋ H /,960年2月4日—1279年3月19日)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细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共經歷18任皇帝的統治,國祚共歷319年。

    • 历史
    • 政治
    • 军事
    • 经济
    • 文化
    • 科技
    • 同期世界历史

    陈桥兵变

    宋太祖趙匡胤本來是后周軍人,任殿前都點檢,掌管禁軍,因戰功卓著,成為了後周世宗的心腹大臣。世宗死後,年僅七歲的周恭帝繼位。顯德七年(960年)春節,趙匡胤的黨羽製造遼國進攻的假情報,當時的宰相范質急令趙匡胤率軍北上禦敵。正月初三,趙匡胤抵達陳橋驛,當日夜裏他酣睡之時,被手下軍隊黃袍加身,擁立為帝。後周官僚得知後已知無力回天,周恭帝被迫遜位予趙匡胤。 太祖為北宋訂定的基本国策是「重文轻武」和「強幹弱枝」,著重優待文人,实行一官多职制度。宋太祖於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七月初九及開寶二年(969年)十月,透過「杯酒釋兵權」,將手握重兵的將軍與地方官吏的武將軍權予以剝奪,委以虛職,並改以文官帶軍,将軍權與財政大權全部集中到中央。同時,北宋大量地扩充中央禁軍規模,大力削弱武将的兵权,又把统兵权和调兵权分開,以達相互牵制之效。 「重文轻武」和「強幹弱枝」的實行,使北宋初期政治、經濟等各方面都比较安定,解決了唐朝中後期宦官专权、藩鎮割據及武人專擅的問題,有利於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即使宋朝帝王大多表現平平,也無損國家的繁榮安定。但是這也導致北宋中期机构臃肿重叠,官员数量庞杂,形成“冗官”局面...

    开国战争

    宋太祖所面臨的另外一項事業就是統一全國。趙匡胤在與趙普雪夜商討後,決定以先南後北為統一全國之步驟。趙匡胤首先行假途滅虢之計,滅亡了南平和武平。之後又滅亡後蜀、南漢、南唐三國。太祖一心希望統一全國,還設立封樁庫來儲蓄錢財布匹,希望日後能夠從遼朝手中贖買燕雲十六州。開寶九年(976年)八月,太祖再次進行北伐。但十月十九日太祖忽然去世,其弟趙光義立刻即位,傳光義謀殺兄長而篡位,是為燭影斧聲之案,北宋統一事業暫告停止。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 太宗穩固統治地位後,繼續國家統一事業,先是割據福建漳、泉兩州的陳洪進及吳越王錢弘俶於978年歸降,其後再於979年滅亡北漢。太平興國四年(979年)五月,太宗不顧大臣反對,趁滅亡北漢的餘威,從太原出發進行北伐。起初一度收復易州和涿州。太宗志得意滿,下令進攻燕京。結果在幽州外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遭遇慘敗。此役之後,宋朝的戰略便轉為被動。雍熙三年(986年),太宗再次北伐,結果又敗,著名的大將楊業也在此役中陣亡。之後四川又爆發王小波、李顺民變。太宗的施政不得不轉為重內虛外。 太宗本人附庸風雅,喜好詩賦,政府也因此特別重視文化事業,宋朝重教之風因此而...

    澶淵之盟

    太宗死後,真宗趙恒接替即位。真宗奉行太宗黃老無為而治。自從雍熙北伐之後,遼朝就經常在宋遼交界處搶劫殺掠,到景德元年終於演變成大規模侵宋戰爭。宰相寇準力主抗戰,結果真宗親征,宋軍士氣大振,與遼軍相持在澶州城下,遼大將蕭撻凜中了宋軍的床子弩而亡,遼軍士氣大挫。遼宋幾經交涉,最終議和成功,宋每年給遼絹廿萬匹,銀十萬兩,雙方約為兄弟之國,史稱「澶淵之盟」。 後來,寇準漸漸失寵,最終被罷相。真宗開始信用佞臣王钦若。王欽若擅長逢迎,深知真宗希望營造天下太平的氛圍,極力鼓吹真宗封禪(向天皇伏羲表治理之功)。王欽若也與另一位宰相王旦聯手,在各地製造「祥瑞」之象,深得真宗之意。最终真宗在大中祥符元年先後三次封禪。 真宗與皇后劉氏無子。一次真宗偶爾巡幸劉后的侍女李氏,結果李氏於大中祥符三年產下趙受益,由劉后與嬪妃楊氏共同撫養。天禧二年中秋,真宗正式封趙受益為太子,並改名為趙禎。乾興元年二月廿日,真宗駕崩,趙禎即位,是為宋仁宗,尊劉皇后為皇太后,在仁宗成年前代理軍國大事。從此開始了劉太后十六年的垂簾聽政時代。

    中央集权

    宋朝集權中央,強幹弱枝,地方官員皆由中央派遣,不得常駐。地方不留存儲(制钱谷),財富悉數轉運中央。過度集中軍權及財權,雖然徹底解決了唐代地方擁兵自重的問題,但亦導致地方日趨貧弱。以致金兵南下攻佔首都汴京,即令全國瓦解,地方既難以作單獨抵抗,亦無法有效為中央提供糧草資源補給及軍事救援。與唐朝安史之亂時兩京俱失,但州郡尚能憑藉錢糧、兵員及軍需儲備各自作戰,甚至互相救援形成了對比。[參⁠ 9]

    考試制度

    宋代科舉制度大致上沿襲唐代,但唐代尚實行公卷、通榜之制,除了考試之外,亦參考社會及政府先輩對考生才德聲望評價,選拔人才。至宋初以後,為免公卷、通榜之制造成作弊,考試制度遠比唐代嚴格,如實行糊名之制,但此舉亦使考生僅憑考試成績出仕,未必具備考試以外的才學。[參⁠ 10]此外,宋代因為唐末門第衰落之故,考生大多出身寒微。除了缺乏國家及門第教育外,他們受出身所限,僅能著重應考的科目、文選詩賦及經籍記誦,少有唐代門第政治世家的熏陶。[參⁠ 11] 宋代於王安石執政時曾改革科舉制度,取消帖經、墨義和詩賦等考試,改考經義(解釋經書)和策論。钱穆認為此舉得不償失[參⁠ 12][參⁠ 13]。 而且,恩蔭補官、任子太濫,是宋代一大弊政;科舉出身輕視恩蔭出身,補官當中並不一定沒有人才,但也使的宋代冗官過多,經濟壓力沉重。

    宋代軍隊分兩種,一稱禁軍,一稱廂軍。在唐末五代時,藩鎮驕橫,兵亂頻仍,當時社會幾乎大家都當兵,讀書人並不多見。開頭軍隊還像樣,以後都變成了老弱殘兵。軍隊不能上陣打仗,便把兵像罪犯般當勞役用。其時凡當兵的,都要面上刺花字,稱為配軍,防他逃跑。如《水滸傳》裡的宋江、武松一類人,臉上刺了字,送到某地方軍營中當兵做苦工,人家罵他賊配軍,這是遠從五代起,直到宋朝,亦沒有能徹底改。這樣的軍隊,实际战斗力有限。其實這些軍隊,在漢是更役,在唐則是庸。而宋代之所謂役,在漢代卻是地方自治之代表。這些兵,並不要他們上陣打仗,只在地方當雜差。地方政府有什麼力役,就叫他們做。照理,宋代開國第一件該做的事,便是裁兵復員,而宋代卻只照上面所說的這樣裁,至於復員則始終復不了。這也因宋代得天下,並未能真的統一了全國,他們的大...

    农业

    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引进占城稻后,亲自推广占城稻,从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分给江淮、两浙种植,这是中国历史上水稻的一次大规模引种。宋神宗熙宁年间,进行大规模引浊放淤、改良农田,全国兴修水利10793处,溉田3600多万亩[參⁠ 23][參⁠ 24]。长江下游出现稻麦一年二熟制,提高农田单位产量。农具也有很大改进,出现了拔秧工具—秧马。发现石灰、硫黄、钟乳粉等矿物可以作为农田肥料施用。油菜已成为江南地区的主要油料作物。南方各地普遍栽种茶树。川蜀、两广、两浙、福建是著名的甘蔗种植区。秦观作《蚕书》,是为中国现存最早的蚕业著作。 北宋全盛时,麻布产量比盛唐时期多二倍。棉织品在全部纺织品中的比重有所上升。两浙、川蜀地区成为丝织业中心。宋代制瓷窑户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定州(今属河北)定窑、汝州(今河南临汝)汝窑、颍昌府阳翟(今河南禹州)的钧瓷、饶州(今江西波阳)景德镇窑各有特色。随着雕版印刷业的兴盛,纸张的需要量激增,促使民间造纸业迅速发展。宋代造纸技术比前代大幅度提高。北宋已大量开采石炭(煤),用于冶金和民间日用燃料。在军事和医药上都已利用石油。[參⁠ 25]

    工商业

    北宋工商业发达,北宋后期出现了总计50座户口在10万户以上的大城市。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川陕四路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内河航运和造船也极其发达。遍布各地的驿站网,除官府文书外,还可邮寄私人信件。北宋对外贸易也盛况空前。在四川出现最早的茶马互市。在海上,北自登州、密州,南到泉州、广州,总共开放了12个官方对外通商港口,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从泉州;广州等港口出发的船只,远达非洲的埃及和当时的东非诸国,将宋国瓷器和丝绸等工业产品出口到西洋,换回香料、药材、象牙及宝石等奢侈品。海上交通业的发达,也拉动了造船业的发展。沈括写道:“国初,两浙献龙船,长二十余丈,上为宫室层楼,设御塌以备游幸。”

    賦稅制度

    宋代賦稅制度,大體也是由唐代兩稅制沿下。只講一點較重要的。本來兩稅制度,把一切賦稅項目,都歸並了,成為單一的兩稅。宋代之差役,也如秦代之戍邊,都是由前面歷史沿襲下來,政府沒有仔細注意,而遂為社會之大害。

    北宋时代的儒学复兴和重视文化正常,因而大力提拔文人,使文人得到自由发展的空间,其中较著名的文人有王安石、范仲淹、苏洵、苏轼、苏辙、司马光、欧阳修等人,他們擅于写词,並达到极高水平,与唐诗成为中国古典文学艺术的瑰宝。書法也是突出,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之黃庭堅、蘇軾、米芾、蔡襄並列為北宋四大書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这幅长卷通过描绘汴京的风物,使近六百人跃然纸上,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朽的佳作。图画中显現出北宋宣和年间汴梁城经济和商业发达的景象,故有人认为宋朝時資本主義開始萌芽。

    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正式被发明,改良了書籍印刷的技術,對後世文化有很大推動作用。黑色火药在宋初首次应用于军事。指南针已经在北宋军队中用于辨明方向。北宋文人沈括撰寫《夢溪筆談》,乃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科學著作之一。

    968年,丁部領建立大瞿越國。970年,丁部領自稱皇帝,並且制定年號太平,由於丁朝統一越南北部,並且創有國號,所以丁朝是越南脫離中國之開始。
    962年,德意志國王、薩克森王朝的奧托一世在羅馬由教宗若望十二世加冕稱帝,到973年在位,成為羅馬的監護人和羅馬天主教世界的最高統治者。1157年,这一帝国得到了“神圣帝国”的称号。
    963年-1186年,伊斯兰加兹尼王国建立,统治遍及波斯东部、阿富汗、印度次大陆北部。
    1055年,塞尔柱突厥人攻陷巴格达,解除了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政治权力,仅让其保有宗教首领的地位。
  3. 南宋(1127-1279年),中國歷史上的朝代,北宋覆亡後,趙構定都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稱帝,與北宋統稱為宋朝,共傳五世九帝,享國一百五十二年。 公元1127年,靖康之...

  4. 2017年9月26日 · 宋朝統治中國的時間,為公元 960 年至 1279 ,統治分為兩個時期:北宋(公元 960-1125 年)和南宋(公元 1125-1279 年)。 北宋從首都開封統治基本統一的中國,但在公元 12 世紀的前 25 年北方被金國入侵時,宋朝將首都南遷至杭州。

    • Mark Cartwright
  5. www.wikiwand.com › zh › articles宋朝 - Wikiwand

    宋朝 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根据首都及疆域的变迁,可细分為北宋與南宋,合稱兩宋,共經歷18任皇帝的統治,國祚共歷319年。宋朝是中國建立皇帝制度後,國祚最長的一個中國朝代(漢朝因被新朝及更始帝時期隔斷而非國祚延續最長)。

  6. 宋朝960年1279年) [115-116]是 中国历史 上承 五代十国 下启 元朝 的 中原王朝,分 北宋 (960年-1127年)和 南宋 (1127年-1279年)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 [115] 960年 后周 禁军 将领 赵匡胤 通过 陈桥兵变 夺取帝位,定都东京 开封府,建立宋朝。 赵匡胤为避免 晚唐 藩镇割据 和 宦官专权 乱象,采取 崇文抑武 方针,加强 中央集权,并剥夺武将兵权。 宋太宗 继位后结束分裂割据局面。 1004年宋辽达成 澶渊之盟,宋朝逐渐步入治世。 宋仁宗 以后,宋朝社会危机日益严重。 宋神宗 即位后,任用 王安石 等进行变法活动,取得一定成效,但使宋朝深陷 新旧党争 中。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