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居屋設計平面圖 相關

    廣告
  2. 提供家居及商業一站式室內設計裝修工程服務,歷年榮獲多個設計獎項,優質服務公司,信心可靠! 不同風格、更多樓盤設計裝修案例盡在Art Deco Design。電話查詢3146 5688

  3.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我們的拖曳式設計可以讓你用網站實現創業想法。免費域名和SSL,100多種字體。 視覺化操作介面,可自訂網站排版設計。適用於個人網站,商業網站,部落格,攝影網站,作品集等。

搜尋結果

  1. 2018年3月22日 · 「我會專登去歷史檔案館睇當年嘅規劃資料,收集公共屋邨設計平面圖,呢方便都真係幾毒。 瀝源邨榮瑞樓面向沙燕橋的外牆本是繽紛波浪加上小魚圖案,巨形「壁畫」一直是瀝源邨經典。

    • 居屋設計平面圖1
    • 居屋設計平面圖2
    • 居屋設計平面圖3
    • 居屋設計平面圖4
    • 居屋設計平面圖5
    • Mark 4里程碑:屋邨首設電梯
    • 設計不斷改進
    • 建築之彈性
    • 舊廈終須一別

    「第四型徙置大廈可以說是在演變長河的中間,大家都在找尋更理想的徙置區。」 回溯長河之始,一九五三年石硤尾大火後,首批共八幢六層高的第一型徙置大廈於一九五四年底建成。衞博士如數家珍地說出「工」字型的第一型徙置大廈的特點,包括一層共六十四個單位,六十四戶共用六個洗手間,沖涼格內沒有自來水供應,每層只有兩個水喉。居住環境狹窄,只有一種大小的單位,每個單位都會住五個人,不論住客是否來自同一個家庭。若以現時的標準衡量,生活環境當然是強差人意,「當時有屋住已經好好,所以大家都很接受。」 隨後,第二型徙置大廈的單位增至兩款,第三、四型徙置大廈更已演變出三種戶型,標準單位約有十二平米,大型單位是標準單位的兩倍,小型單位則為標準單位的一半。戶型增加之餘,每名住客所擁有的居住面積同時增加,每位居於第一型徙置大廈...

    第四型徙置大廈在結構上也有改變,第一型徙置大廈以剪力牆(shear wall)結構為主,第四型徙置大廈則結合剪力牆和樑柱式結構(column and beam structure),漸見新型屋邨的模樣。早期徙置大廈並無獨立廚廁,這些公用設施設於兩翼之間。第四型徙置大廈則與目前的新型屋苑類似,電梯、垃圾房等公共設施設於樓宇中央,不過中間仍有少量住宅單位。「大廈呈“T”字型,中間有core,有電梯,幾個單位,隔離兩邊就有公廁,core界乎於成型與未成型之間。」代表樓宇由層板式建築(slab block)過度到塔式建築(tower)。 第四型徙置大廈原本的設計,並沒有獨立廚廁,但目前石籬邨的單位內,已有獨立洗手間,亦設有爐頭。衞博士估計原因在於香港總督麥理浩在一九七二年提出「十年建屋計劃」,「其一...

    石籬邨第十、十一座於分別於一九九九年及一九九七年改建為中轉房屋,體現了建築另一個要點—彈性。由其轉變過程,可以看到建築「愈來愈人性化和以人為本」。昔日,「徙置房屋只供因受天災影響而無家可歸的市民居住,六十年代後才轉變成扶貧政策。」目前,受政府發展清拆、市區重建或災害影響而失去居的住戶,在臨時收容中心住滿三個月,通過「無家可歸評審」並符合公屋申請資格,在輪候公屋期間則有機會獲安排入住中轉屋。另外,中轉屋亦接納受家庭暴力或離婚的公屋住戶申請。衞博士表示,石籬邨的兩座大廈能轉為中轉屋,代表其設計富有彈性,可以讓不同人士居住,「要不斷更新,來解決當時的問題。」她表示,「無論何時,建築都應當如此。」

    隨着石籬邨第十、十一座清拆,也意味香港僅存的第四型徙置大廈即將消失。每當城市的舊物被消失,總會引起有關保育的爭議,她表示,談到保育,有幾個問題可供大家思考,「想保育什麼?有什麼值得保育?是否有文化價值?」 衞博士坦言,第四型徙置大廈的消失是必然,「很遺憾,但一定要被取代。」現在的樓宇可以使用一百年,但一九六○年代的建築技術有限,以五十年為限。目前大廈已相當殘舊,為安全計,必須清拆,她強調「如果所有舊樓都不能拆卸,城市就不能發展。」同時亦不禁反問,「為何有的時候又不懂珍惜?」至於她,則會以自己的力量,留住舊式徙置大廈的光影,繼三年前出版的著作《一型徙廈的設計基因──香港公屋原型》,正在籌備新書,從第二型徙置大廈談起,說到第七型徙置大廈,並研究現今的公共房屋設計,繼續追本溯源,寫下香港公屋發展史...

  2. 2018年9月20日 · 寮屋與高樓大廈的單位,反映的是兩種不同的生活想像。 「可以居的名字,其實來自九龍塘的一個住宅,」可以居計劃的發起人黃淑琪這樣說,「在讀書時,我經過它時會想,在這裏住也不錯啊。

  3. 2022年9月15日 · 他們整理合共一百四十一個屋邨商場,以建築方式大致劃分五大類型,包括:平台(Podium)、走廊(Arcade)、庭院(Courtyard)、機器(Machine)及村落(Village)。 譬如訪問這天,由Jeffrey提議到訪的鳳德商場則混合了幾個建築類型。 +1. 鳳德商場的人本設計. 鳳德邨建於石山山腳位置,地勢較斜,興建多座住宅樓宇,如何連結不同生活空間,是由商場扮演重要角色。 於鳳德商場正門入口,已經有開揚的圓形廣場,一路沿着二樓走,便是商店街的設計概念,而無論經過餐廳或雜貨店,走廊的另一邊都面向下方偌大的庭院。 午後陽光充沛,秋風輕拂,二人都稱讚這個建築設計相當聰穎,能夠完美捕捉到風向,引流到整個屋邨,是最好的可持續設計,為環境降溫,讓人感到非常舒服。

    • 居屋設計平面圖1
    • 居屋設計平面圖2
    • 居屋設計平面圖3
    • 居屋設計平面圖4
    • 居屋設計平面圖5
  4. 2021年3月21日 · 一方水土一方人,人對「住」的想像與人情味,源於建築設計。在典型公屋,一家幾口擠在百呎蝸居,屋外是暗長走廊,建築狹小乏味,便逃出家門,流連於球場、天台、學校、街市。他覺得,只有設計與地形融合,才能展現獨特性,培養出歸屬感。

    • 居屋設計平面圖1
    • 居屋設計平面圖2
    • 居屋設計平面圖3
    • 居屋設計平面圖4
    • 居屋設計平面圖5
  5. 2024年8月13日 · 為八十年代最具代表性的公屋設計之一, 由一九八四至一九九二年間出現四種不同款式,合共建成約二百二十幢。 擺脫廣告界 為自己創造產品

  6. 2024年7月17日 · 書中有多幅作者手繪不同型號的公屋平面圖則,是在香港房委會公開的圖則之上,加以校勘修正;作者身為前香港房屋署的建築師,同時也訪問了多位當年負責設計公屋的建築師,多番核對資料,務求準確呈現香港公屋的發展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