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9月26日 · 最近房委會宣布重建轄下4幢工廈為公營房屋,長沙灣宏昌工廠大廈是其中之一。 這些「幕後人員」如何供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基建」(material infrastructure)? 當工廈要讓地建住宅,這些「幕後製作」將何去何從? 1. 支持城市生活的「幕後」所在:宏昌工廠大廈. 在長沙灣港鐵站下車,走10分鐘便到宏昌工廠大廈。 宏昌於1984年由香港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建成,高11層,有逾千個單位,出品包羅萬有:連鎖快餐店的旋風雪糕機、商場的冷氣喉、大學洗手間的水龍頭、竹篙灣的鐵閘、灣仔中環繞道地盤的工具,甚至銀行保險箱的鐵架、政府捉野豬的鐵籠等,支持着香港這國際城市的日常運作。 宏昌地下多是鐵器廠,方便在工場門口上下貨。 「一把閘刀最長12呎,很難用升降機搬上樓。

  2. 2024年3月31日 · 由環保署管理的香港減廢網站解釋,回收即棄電池的環境及經濟效益遠不及回收充電池,因為前者只有小量低價值的物料如鐵、鋅及錳能提取出來回收。 另外,即棄電池的回收再造設施主要位於外國,出口回收牽涉高昂的費用及增加碳足印。 從環境污染的角度,環保署則指,棄置一次性電池並不造成嚴重污染問題,因此沒有迫切規管。 一來這些電池含有的有害金屬比充電池少,二來堆填區鋪設了不滲漏層,廢物的滲漏液會經收集和處理後,才排放入污水渠,以確保不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充電池回收計劃 推行近20年. 由2005年推行至今的「充電池回收計劃」會回收及循環再造由家居產生3種常見的充電池,分別是鋰離子(Li-ion)、鎳氫(NiMH)及鎳鎘(NiCd)電池。

  3. 2021年9月30日 · Share. 【明報專訊】香港有7萬多部升降機,到底哪一部最快,哪一部升得最高? 記者查詢多名工程師,及後經機電工程署證實,得出以下資料: 最快速度. 位於觀塘巧明街100號Landmark East的升降機,每秒移動速度最快能達到10米。 一般而言,升降機的速度視乎建築物的高度而有所不同,樓層較少的建築物可能每秒少於1米,樓層較多的摩天大樓,速度則大概每秒5至6米。 行程最長. 環球貿易廣場(ICC)升降機的移動行程為全港最長,由地面爬升約475米,直達118樓層。 為更有效接載乘客,不少摩天大樓會有高層升降機大堂供往高層乘客轉搭,因此不是大廈多高,升降機行程就必定有多長。 行程最短. 據機電工程署資料,行程最短升降機位於海洋公園海洋廣場,爬升高度僅僅2.1米,即約一道門的高度。

    • 高檔「嘉咸市集」
    • 市井街市生機
    • 員工:「這裏是難民營」
    • 樓下街市有失身分?
    • 開揚觀景 工人與起重機
    • 嘉咸街轉型的「微型嘗試」
    • Pop-Up「異形」 拓闊政治光譜

    從嘉咸街上斜轉入結志街,My Central住宅高樓前,豎起「嘉咸市集」的招牌。「市集」是個流行的叫法,也許「街市」被嫌市井味太重,但用來形容這一帶的攤檔無疑比市集準確:檔口一個個沿橫街窄巷直線分佈,而非聚合成一片地方,是「當街當巷」做的生意。

    街市生機如藤蔓,在巷仔裏靠着建築物兩側立面延展,於是當下地盤A、C既是圍板,排檔的膠籃與紙皮箱就靠板而搭,花檔檔主把它當是盆栽的布景,放一列綠色植物;鋼架突出的螺旋頭,也有檔主用來掛膠袋。橫伸的結志街雖比嘉咸街、卑利街寬闊些,可是大卡車從地盤駛出駛入轉身都難,戴笠帽、頸掛毛巾的地盤阿姐,時時守在閘前指揮買菜的行人。 唯獨當中被地盤、樓盤、街市包圍的一個地帶,異常清靜。市建局在發展項目H18介紹,「由於街道上的露天小販市集為該區一種重要的地區特色,重建進行時將會盡量保留嘉咸街的街道氛圍」。項目中地盤A、B是住宅、C是酒店及辦公大樓,三個地盤的平台都留作商店,「其中特別預留地盤B的部分空間用作售賣新鮮食品,以加強項目與現有市集的協同作用」,這個「協同」實現出來,造就了這個奇特街景。 豪宅前方的「...

    這裏又算不算「街」市呢?其中一檔的員工開口便說「這裏是難民營」,當然不能當是貼切比喻,她意指比起外面街市,那裏人流稀少,除了魚檔有熟客特意來光顧,我們步入時亦與每檔檔主你眼望我眼。賣蔬果的華記事頭婆陳太擁有好幾個舖位,正好是巷仔一個、面向結志街有一個,隔一條街對面又是最大的主舖,她說沒料到巷仔建得很低,被兩旁花圃遮蓋,街坊不太會走進去,該舖位原打算向住宅樓下的食肆批發蔬果用,又因疫情打不響這個算盤,生意難做。

    這種角力,在重建項目是見怪不怪了。My Central樓盤廣告一貫sell The Centralians的優越感,廣告語「They say, birds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住在中環中心位置,就是擁有型和勁的身分,絲亳不提樓下是街市,媒體報道銷情時,又會倒過來擔心住近街市會否有衛生問題。與街市貼近地盤圍板的幾檔檔主傾談,水果檔敏姐說發展是應該的;電器雜貨的楊生說確是好大塵;說得最激動是一名花檔阿姐——也無意說自己的處境,她憤憤投訴政府的抗疫政策:沒規定租金關顧酒吧生意,竟然讓失業人士去領綜援……掛在口邊是「官商勾結」。背後那幢「我的中環」又點睇?「你知唔知佢一個單位賣幾多千萬?係畀我哋呢啲人住㗎咩?」河水不犯井水,她沒興趣多說。 「協同」計劃營造比高密...

    乘扶手電梯上住宅底座的幾層平台,新開商店在試業,而平台設計不封閉,各層都有開放觀景部分,走到最出往外看,感覺開揚,卻不是海景、山景,是地盤裏不息的作業。高處看工人與起重機的移動軌迹,回心一想,這種視野僅屬期間限定,到完工之時,站在同一個露台,恐怕要與對面高樓裏的人面面相覷了?

    疫情期間在城市裏散步,說來也愧疚,實在抵不住誘惑。鬧市中原來最旺的地帶,如今人煙疏落,朋友甲說,「不知還有無機會像現在般,見到人少少的銅鑼灣」;朋友乙則說,「這是唯一可細看尖沙嘴的時候」。旅客減少99%,香港人湧向郊野,立竿見影的結果是,我們有了難得可容易一點觀察鬧市空間的機會,說來矛盾,當鬧市「不鬧」,才重新有被細看的機會。 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去中環和蘇豪一帶。在PMQ和大館相繼開幕營運,連同20年來的市區重建及士紳化,這一帶的混雜感已減少,但還是可不斷遇上在轉型狀態(transitional)中的環境,幾步路之間就是強烈對比,地盤一邊在建50層以上的天價住宅,營運數十年的鐵皮花檔跟它可以只有1.5米的距離。此際,嘉咸街街市與對外開放僅數月的My Central商場一帶的各種並置(juxt...

    這pop-up「異形」般的存在,又是另一種「轉型」,讓好多本來完全沒機會的對話開展。附近排檔的小販可通過Oak聽到本不可能遇到的想法;而Oak用排檔的方法,也讓十年如一日的日常有了少許突變。一直覺得,這種適度的「突變」和促成不可能的對話,是經營社區的當權者應該不斷研究如何實踐的,如今都由許多民間的小實驗代行。Oak試過在這環境中義賣為「星火」籌款,也在店中悄悄放點跟社會運動相關的貼紙,戰戰兢兢地擴闊過四周的政治光譜。 可以預想,在嘉咸街大轉型的「大歷史」中,他們未必會被記下。但像他們那樣,只存在過一陣的空間和社區「微型嘗試」,在2010年代的香港非常多,加起來,是重要的一頁當代城市史。 Ways of Urbanist Seeing (53)

  4. 2023年1月15日 · 工聯會透露計劃可能需由政府全資建造當局預計無軌捷運每列列車可載250人。 香港公共交通智庫幹事陳迪遙計計數說:「香港現在通行的一架12.8米巴士已載到約145人,列車只比一架巴士多載40至50個客。 」杜立基說鐵路(即地下重型鐵路)每小時一個方向可載6萬人,「即是中高容量,而這個爬山線只做到低容量,即巴士或輕鐵一兩卡那種,每小時最多2萬人,所以現計劃只行至秀茂坪(寶達為另一頭終點),等於取代巴士而已,沒可能照顧到將軍澳人」。 不過政府提到考慮過山線以BRT(快速公交系統)或ART(智軌)模式運行,就令陳迪遙看到調整全港交通系統的新契機。 A與B有什麼不同?

  5. 2024年3月17日 · 文章日期:2024年03月17日. 2023年《施政報告》中,支援「雙老住戶」是一大「精準扶貧」要策。 慈雲東關愛隊在3月開展探訪「雙老」,寒流下送上心意包。 (梁景鴻攝) 【明報專訊】去年初,政府陸續在全港18區設立452隊關愛隊,由經遴選的承辦團體,遍佈港九新界離島各小區,開展「關愛活動」。 一年多以來,較多市民注意到關愛隊的場合,恐怕已是去年9月的雨災善後工作。 這些默默服務的團體,平日是怎樣運作? 記者效仿政府以「神秘顧客」方式測試服務業質素,做了3次「關愛之友」一探究竟,下面據實記錄。 記者的有限經驗發現,申請做關愛隊義工毋須過五關斬六將,也不用經過嚴格的條件審核,部分關愛隊只要主動詢問一聲:「Hi,請問最近有什麼義工活動?

  6. 雖然中心是24小時運作但並非全日也有職員駐場一般是中午12時至晚上9時才有當值職員。 為了方便會員隨時入來,各店採用人臉智能識別系統,毋須帶會員證進場,只要站在門口鏡頭前,待系統識別後便自動開門,操作簡易。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