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6年11月7日 · 部 分參與團體離隊試圖攔截中聯辦主任張曉明在中聯辦 前與警方發生衝突員警正嚴陣以待防止衝突蔓延。 圖片來源:中央社. 事件起因:準議員立法宣誓時稱「香港不是中國」 繼2月初「魚蛋事件」後,這是香港對中國箝制思想自由而爆發的劇烈衝突。 事件起因於香港立法會候任議員梁頌恆、游蕙禎上月12日立法會議宣誓時,將誓詞更改為效忠「香港民族」、展示「香港不是中國」的英文標語,並且稱中國為「支那」 。 而在香港高等法院對兩人行為作出宣判前,中國人民代表大會(以下簡稱人大)就介入,主張以「釋法」方式取消梁、游兩人議員資格。 引發宣誓風波的香港立法會議員梁頌恆(右)和游蕙禎 4日下午會晤記者,指大陸全國人大準備就宣誓事件釋 法,是要消滅香港法治。 圖片來源:中央社.

  2. 2015年12月23日 · 張鈞甯目前演藝事業是台灣中國兩頭燒而在大陸拍攝的戲劇其實台灣觀眾也都十分熟悉都已經先後在台灣播出了。 《最美的時光》 是由桐華的原著改編首度與鍾漢良合作原著小說的人氣鍾漢良的粉絲群眾再加上撥出平台湖南衛視本就是廣受中國年輕人喜愛的電視台隨著最美的時光的播出讓張鈞甯一下子打開在中國的知名度張鈞甯特殊的氣質讓她時裝古裝兩相宜除了時裝之外她還演過幾部 知名度極高的古裝劇 。 最為知名的想必紅遍兩岸三地的 《武媚娘》 ,張鈞甯在劇中挑戰與武媚娘反目成仇的徐慧一角,讓觀眾刮目相看。 武媚娘及 少年四大名捕 也以湖南衛視為播出平台,而後也都陸續在台灣播出。

  3. 2015年1月21日 · 這部電影的卡司來頭都不小由吳宇森執導金城武章子怡黃曉明宋慧喬等大咖主演內容改編自 1949 年的太平輪沉沒事件,劇情則著重在三對戀人因為搭上太平輪而交織成的愛情故事。 因為以愛情當作主線,加上沈船,有些人在觀影後便將太平輪事件誤解為東方版的鐵達尼號,但兩者實際上大相逕庭啊! 西元 1949 年 1 月 27 日,正逢國共內戰後期,大批難民為了逃離中國,相繼擠上了太平輪,太平輪當時在夜間航行沒有開啟航行燈,再加上船艙超載,最後在從上海開往基隆的途中與載滿貨物的建元輪相撞,兩艘船皆沉沒。 太平輪超過千人罹難,經過搜救後僅 50 多人生還。 歷史真相跟鐵達尼號很不一樣吧? 這可不是什麼富豪郵輪出遊的故事! 作家張典婉的母親正是當年太平輪的乘客,在她所寫的《太平輪一九四九》中便提到:

  4. 2021年8月23日 · 文/ 諮商心理師 瑋庭. 隨著現在網路資訊快速地傳遞,也越來越多人喜歡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 從有主題性的居家裝潢、開箱影片到日常生活的 vlog 或者是與小孩的相處生活等等,透過這些分享,使我們感覺跟網紅距離更靠近,不像過去與明星的距離感,特別是當我們發現網紅家裡也有我們常用的大同電鍋,會覺得更有親切感,拉近我們與網紅之間的距離就是來自於網紅的「自我揭露」,當他們願意分享生活上的大小事,我們就能找到與他們的連結感,也隨著連結感的互動,能夠讓關係越來越靠近,也增進了對這些自媒體經營者的喜愛程度。

    • 歷史學者的跨時空密碼戰
    • 特務化名的攻防戰
    • 隱身在化名背後的,不只是「人」!
    • 他也曾經是特務?
    • 從檔案拼出破碎的歷史真相
    • 跨時空對決的下一步
    • 推薦閱讀

    點開「國家檔案資訊網」,過往政府檔案的數位化影像一目了然,已不再深鎖於機密中。然而,若你仔細查閱案卷,會發現裡頭有各種意義不明的章戳、冷僻用語,阻礙人們正確判讀檔案。 甚至,這些內容資訊還是另一樁跨時空「密碼戰」!例如,在戰後初期,臺灣特務機關聯繫通訊時,經常會使用各種代號掩蓋真實身分。這些化名或許曾是「保密防諜」的重要掩護,但如今卻成為閱讀檔案的「陷阱」,誤導我們從中獲得的歷史論述。 破壞這些陷阱,正是林正慧的日常工作。長時間參與檔案解讀的林正慧,從近代臺灣史的檔案中,找出了許多關於特務的故事線索,為二二八事件以及白色恐怖時代的歷史研究,補上了一塊重要的拼圖。 「像這裡,很多人會問為什麼叫『生局』?」林正慧指的是二二八事件期間,國防部保密局局長鄭介民上呈給蔣介石的「臺灣專報」。鄭介民在專報...

    化名,是這場密碼對決的另一項高難度挑戰。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期間,許多情治人員暗中潛伏,進行各式監控、情蒐等秘密行動。然而,最後留在案卷中的紀錄,常是一個個經過假造的化名。 歷史學者該如何破解密碼,辨釋出那些「隱姓埋名」的特務身分呢? 以「保密局臺灣站」臺中組組長李良彬為例,林正慧先查閱現存的〈保密局服務證明書登記簿〉,可以確認「李良彬」是真實名字,他曾數度擔任保密局的「通訊員」。二二八事件爆發後,一些檔案述及李良彬是臺中組長。不過,若比對同一時期的其他檔案,則會看到臺中組長被寫成「王孝順」。 由此可知,「王孝順」很可能是李良彬使用的其中一個化名。 特務為了隱密行事,也常以另一個檯面上的公開職務,掩護自己的真實身分。李良彬的「掩職」,同樣能從檔案中找到破解線索。1949 年,一份由臺中市民上呈臺...

    然而,這場歷史學家與情治單位的對決中,代號所掩護的身分不只是個別特務,還有更多可能。 趙尚志、張秉承、游平洋……這些看來尋常的名字,都曾出現在「保密局臺灣站」的文書,發送給其他政府單位。乍看之下,這些人名應該是為臺灣站工作的人員? 答案令人意外──林正慧發現,當中沒有任何一個名字,能連結到實際存在的人物。 「這些名字只是代號,而且背後不一定是『人』。」林正慧指著檔案公文中的一個名字說明:「並沒有一個特務叫『趙尚志』,這其實是『保密局臺灣站』的化名,使用在平行文書。其他上行、下行文書中,臺灣站還有不同的代號。」 隱藏在化名背後的,可能是個別特務,也或許是機關組織。 多重身分隱藏,讓這場時空對決更具挑戰!林正慧建立了一份表單,列出檔案裡尋獲的所有臺灣站特務姓名,透過大量資料的交叉比對,破解不同暗...

    在不斷的揭密解謎中,歷史學者是否也曾有驚詫無比的揭密時刻? 林正慧想了想:「原先想像不到會有關連,但卻忽然發現他竟然是特務,那種衝擊最強烈。」最令她感到意外的例子,是長期在屏東、臺南等地擔任公職的康玉湖。 林正慧自己出身屏東,曾以屏東六堆的客家族群為論文主題,對康玉湖毫不陌生。過往,康玉湖的公眾形象一直是閱歷豐富、頗有實績的行政官僚。 但林正慧卻意外從檔案中發現,他竟然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特務生涯。1947——1950 年間,康玉湖化名「高雲」,為保密局搜集情報,後來更擔任參謀,與情治機關的關係匪淺。 她補充道,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期間,龐大的特務群體曾以各種「掩職」身分潛伏於民間;當他們離開情治系統後,也可能「轉職」到各行各業,換上另一個截然不同的身分。對照往昔流行的政治宣傳辭令「小心匪諜就在...

    在檔案瀚海中,林正慧為表單上的名字建立履歷、挖掘線索,確認神祕特務的真實身分。那麼,這些線索是否能提供新證據,揭開臺灣近代史上的政治謎團? 林正慧提起了臺籍知識分子林連宗的故事。二二八事件中,擔任省議員的林連宗,曾參與「臺中地區時局處理委員會」,代表地方與政府談判。然而,在軍隊展開鎮壓後,他旋即消失無蹤。儘管多年來,外界傳言「憲兵第四團」嫌疑重大,但該團團長張慕陶強烈否認,還曾經具文聲明林連宗的失蹤與他們無關。 對受難者家屬而言,親人在動亂年代人間蒸發,直到解嚴後,仍無法知道他究竟被誰帶走?被帶去哪?下落何方?林連宗的外孫曾在訪談中提到,多年來家族持續尋找答案,卻都沒有結果。那些被掩蓋的歷史謎團,亦是受難家庭難以抹滅的傷痕。 這起「被消失」案,近年終於在檔案中找到真相!從憲兵司令部呈給蔣介石...

    這場無煙硝的密碼戰,已經取得不小的進展,但對林正慧而言,戰後臺灣特務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其中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細微的線索埋藏在龐雜的檔案資料中,研究的人又太少!」林正慧笑著說。歷史學家的「偵探」工作,需要長期埋首翻閱檔案,相當耗費心力。除了要具備專業的歷史訓練,隱藏其中的線索十分零散,很可能耗費一整天才找到一、兩件相關資料。 在保密局臺灣站的研究暫告段落後,林正慧的下一個「對敵者」轉移到戰後其他特務組織。隨著國家檔案開放解密,可以想像桌上的案卷將會越堆越高。儘管挑戰巨大,她還是從爬梳檔案、比對分析、破譯解謎的漫長研究中,找到猶如偵探推理劇的樂趣和成就感。 「線索可能都還存在,只是還沒有被找到。」她笑道:「還原這些事實是很有意義的工作,希望有更多研究者加入,跟我們一起並肩作戰!」

    【退休後的「特務」去了哪】情蒐、影響輿情樣樣來,威權政府幫兇竟被列為「最具影響力的台企領袖」之一 「白色恐怖政治犯被針刺指縫、耳朵遭灌廚餘」—— 85 歲嬤淚訴受難者經歷,痛批:竟有人說威嚴統治下台灣很安定? 【花 102 分鐘致敬台灣民主】電影《返校》讓你一路憋氣重回「白色恐怖」:要有人活下去,記得這段歷史 (本文經原作者 研之有物 授權轉載,並同意 Buzz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破譯隱身代號!歷史學家與特務的跨時空對決 ── 專訪林正慧〉。首圖來源:研之有物攝影 林洵安。)

  5. 2014年10月1日 · 香港的街頭運動。 (圖片來源:Flickr,原作者:bluuepanda) 香港的流行音樂早期還是以國語及英文歌曲為主流,直至 1970 年代,許冠傑正式開創粵語流行歌曲,用他那詼諧、深刻的歌詞,介入市井小民的生活,並相當受到歡迎。 例如,他當年最賣座的唱片《半斤八兩》,同名主打歌〈半斤八兩〉幽默唱出小人物的無奈心聲:「我們這群打工仔/到處奔波簡直是折磨腸胃/賺那麼少錢/到底月底怎麼夠用/真是非常倒楣……」 許冠傑 – 半斤八兩. 如果許冠傑打破粵語流行歌給人不入流的刻板印象,那麼羅文所演唱的〈獅子山下〉則建構出香港人集體的認同情感,被譽為香港非官方代表歌曲。

  6. 2016年3月17日 · 文/ 復聚. 請嚴肅面對台灣本土母語滅絕危機。 世界各地的語言以驚人的速度在流失、死亡。 過去五百年內,世界上的語言消失了一大半,而數以百計的語言將在這個世紀末消失(Sasse 1990﹕1)。 現在世界上有將近六千種的語言,到了 21 世紀末 90%的語言會死亡、滅種(Krauss1992)。 台灣本土語言流失的情形也相當嚴重。 台灣原本有二十幾種不同的語言,但是有一半已經死亡了(李壬癸 1997)。 根據鄭良偉教授的觀察,台灣人母語滅種的徵兆,表現在母語使用的人口減少、母語使用的場合縮減以及使用母語的能力減退(鄭良偉 1990)。 調查台灣本土語言使用的學者指出福佬話、客家話都有衰微的跡象(Young 1988),而原住民語言則已經走向滅種之路(黃宣範 1995)。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