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2月23日 · 明報專訊患高血壓年近七旬的退休婦因胸口疼痛到廣華醫院求診被診斷有心肌梗塞轉介伊利沙伯醫院接受通波仔手術後曾心臟驟停最終離世死因庭陪審團昨一致裁定事主死於自然死因為急性甲型主動脈夾層剝離和急性心肌梗塞

  2. 2023年2月16日 · 伊利沙伯醫院心臟科副顧問醫生徐城烽昨在死因庭供稱直至在驗屍報告中才得悉死者有主動脈剝離。 他表示明白家屬感受,說「我 醫得病人,唔通想佢死咩?

  3. 3. 主動脈內壁撕裂形成剝離 (dissection) 4. 中風 5. 冠狀動脈疾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6. 正在服藥,例如避孕藥等等 7. 因感染而引起發炎

  4. 中文大學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副教授甄秉言指,這是手術後身體的自然反應,差別是有人程度較多、有人較少,視乎身體對支架的接受程度有多高。 「在使用裸金屬支架的八十年代,術後首年復發機會,平均達20-30%,最高危的可達50%。 」不過,情況也有對策──病人只要在術後一個月,服用雙重抗血小板藥──亞士匹靈及氯格雷,便能令血管內壁癒合較佳。 通波仔,便沒事? 由於術後血管增生細胞,引致再狹窄,第二代支架則演變為帶有藥物塗層。 「那藥物本為治療癌症,作用是減低血管增生細胞;用於支架作用也相同,是減少血管內膜增生,以免血管因『結疤』而再收窄。 亦因它會同時減慢血管所有細胞的增生,連血管表面的癒合都會減慢。

  5. 2024年5月6日 · [2021-08-12] 明醫網 > 醫事百科. 一般人普遍印象中心血管疾病大部分都與高血壓相關因此許多人都會以血壓數值判斷身體是否健康不過醫師提醒事實上有一種相當少見的疾病為主動脈狹窄」,會出現血壓愈來愈正常的情況所以數據已經不是判定的唯一準則若同時又發生3 種症狀最好還是前往醫院檢查為佳。 醫院心血管中心部副主任黃啟宏分享,一般人較少遇到,但對心臟科來說相當重要的主動脈狹窄。 醫生解釋,心臟有4 個瓣膜,主動脈瓣膜恰巧是最重要的一個,當血液要離開心臟供應全身時,都必須經過瓣膜,不過,隨着年紀或先天問題造成老化的情況,就會出現狹窄。 當狹窄到某個程度,能流經這個門而出的血液也會變少。

  6. 方法是患者配戴可攜式血壓紀錄器,約每半小時會紀錄當下血壓,連續監測24 小時,可以得知早、晚、尤其是睡着後的夜間血壓變化,提供醫生用藥建議和病情診斷。 「就像請員警站崗24 小時,幫忙抓出讓血壓升高的兇手,」洪惠風比喻,連續性的血壓紀錄,可以清楚了解哪些狀況造成血壓飆高,像有些人在晚飯時間跟孩子吵架,所以血壓升高;也有人半夜血壓飆高,是因熬夜追韓劇;血壓詳細記錄了生活中影響身心狀態的因素,「醫生會知道什麼樣的狀況,用藥控制效果最好,」台灣高血壓學會理事長王宗道強調,高血壓只要超過3 個月沒有控制好,就會增加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在英國,每位高血壓患者都會配合做24 小時動態血壓測量,目前台灣雖無強制規定,他仍建議高血壓患者可以自費做這項檢驗。 在家量血壓,若出現以下狀況要注意.

  7. 造成主動脈瓣狹窄的原因可分為先天性以及後天性大部分的病人在主動脈瓣狹窄之早期是沒有症狀隨嚴重度上升開始出現胸悶昏厥及猝死等症狀長期下來則會造成心肌缺血或心臟衰竭然而症狀發生時預後也就相對差尤其是有心臟衰竭症狀的病人經由存活分析發現一旦病人有心臟衰竭的症狀從有症狀開始到死亡的平均時間是2 年。 一年死亡率是25%,兩年的死亡率是50%。 二尖瓣(或稱作僧帽瓣)位於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當心臟收縮時,瓣膜無法完全閉合時,便會產生二尖瓣逆流。 產生的原因可分為原發性與次發性兩大類。 治療方式需要根據二尖瓣逆流的成因是屬於原發性瓣膜壞損或是次發性心臟擴大引起的閉合不全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