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16 小時前 · 區諾軒協助達成目標發揮關鍵作用 針對控方證人、認罪被告區諾軒的證供,法官接納其大部份證供,但認為即使他初時籌劃「35+計劃」的目的的確僅是「立會過半」,但他亦必然清楚的最終目標。法官亦指,區作供時給予他們的印像是,一直在試圖將自身與的目標拉遠,及將其就涉案計劃的 ...

    • 修例風波訴求未達 民主派冀用盡體制內空間反擊
    • 「35+」被指是「奪取管治權」
    • 戴耀廷曾倡「攬炒十步曲」 民主派綑綁「抗爭派共同綱領」
    • 戴耀廷文章被指是「顛覆政權清晰路線圖」
    • 兩辦轟初選違法 選舉取消民主派部署大亂

    修例風波衍生出「五大訴求」,包括全面撤回《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撤回「暴動」定性、撤銷所有示威者控罪、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徹查警暴、立即實行真雙普選,最終政府只做到撤回修例,其餘寸步不讓,示威浪潮繼續。前年11月區議會選舉,民主派挾著民間強烈反政府氛圍大勝,取得八成半議席。 踏入2020年,示威浪潮失去方向,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導致政治風波退潮。多名民主派人士、民間記者會於今年2月先後提出,民主派應該用盡體制內所有空間,向政府一舉反擊,形式包括於立法會選舉取得最多直選議席,並盡可能搶攻功能界別席位,務求達到議席「35+」過半數,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權力否決財政預算案。 《基本法》第52條更列明,如立法會拒絕通過財政預算案或其他重要法案,而行政長官解散立法會,重選的立法會繼續拒絕通過所爭議的原案,行...

    由於民主派各大陣營各據山頭,極難協調,過去選舉多次出現互相搶票、贏選票輸議席情況。自3月起,不同陣營於佔中發起人戴耀廷、前立法會議員區諾軒牽頭下討論協調安排,最終五個地方選區、超級區議會、衞生服務界功能界別舉行初選,定於7月11及7月12日舉行。 民主派「35+」主張誕生後,一直受到官方和建制派的注視。中聯辦主任駱惠寧於2月底與建制派一場會面中,稱民主派35+的主張是「奪取管治權」;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3月初亦向《香港01》記者表示,若反對派主導議會,可能阻礙整個政府運作,不利中央落實一國兩制、愛國者治港等方針,屆時中央就對港政策或會作出調整。 被捕人Facebook交代被捕詳情:

    隨後的發展,也愈來愈走向激進。由於民主派新興派別(抗爭派/本土派)對傳統泛民政黨欠缺信任,他們要求如要參與協調,民主派內須有共同綱領,否則「理念不同」,不會與泛民協調。 4月底,戴耀廷於《蘋果日報》發表文章,題為<真攬炒十步 這是香港宿命>。他指出香港的狀況已由「威脅攬炒」轉化為「真攬炒」,並沙盤推演民主派35+的十個步驟: 1. 政府廣泛取消民主派人士參選立法會資格,包括現任議員。民主派由Plan B繼續參選 2. 因兩辦(中聯辦、港澳辦)干預及DQ,刺激更多港人投票支持民主派,及配合策略投票,使民主派成功取得35席或以上 3. 特首及律政司開展司法程序DQ民主派議員,但因法庭需時處理,故民主派繼續主導立法會 4. 政府向立法會提出的所有撥款申請都被立法會否決。政府只能維持一般運作 5. ...

    戴耀廷「攬炒十步曲」文章在建制陣營廣傳,《大公報》曾發表社評,批評戴耀廷文章「提出了顛覆特區政府的清晰路線圖」,以「35+」作為「大殺傷力憲制武器」顛覆特區政府,形容「國安法利劍出鞘的時機到了」。 全國人大常委會於5月宣布在香港推行《港區國安法》,改變香港政治形勢。抗爭派於6月發起「墨落無悔 堅定抗爭 抗爭派立場聲明書」聯署,當中包括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立法會的權力,包括否決財政預算案,迫使特首回應五大訴求,撤銷所有抗爭者控罪,令相關人士為警暴問責,並重啟政改達致雙普選」。公民黨也加入聯署,民主黨未有加入,但時任主席胡志偉稱該黨已公開承諾運用《基本法》賦予的所有憲制權力,包括否決《預算案》。 於國安法中,「顛覆國家政權罪」內容,包括「攻擊、破壞香港特別行政區政權機關履職場所及其設施,致使其無...

    最終初選如期於7月11及12日舉行,共51張名單參與,香港民意研究所受委託建立投票系統,逾61萬人參與投票。按照初選結果,多名被認為屬抗爭派的人士獲得出線權,包括中西區區議員梁晃維、屯門區議員張可森、前《立場新聞》記者何桂藍等,多名老一輩泛民人士包括民主黨黃碧雲、衞生服務界李國麟低票落敗,抗爭派一時之間聲勢大振。 7月13日及14日,中聯辦、港澳辦先後發聲明,指初選「破壞選舉公平」,支持港府「依法查處」,港澳辦更形容初選是「對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國安法的公然挑釁」、「把香港變成對國家進行『顏色革命』和滲透顛覆活動的基地」。 於7月底,由於本港爆發第3波新冠肺炎疫情,政府有足夠理由取消原定於9月舉行的選舉。而於選舉前夕,12名已報名參選的人士,包括4名時任立法會議員被取消參選資格,埋下往後政治風波...

  2. 2021年3月1日 · 2020年6月9日戴耀廷和區諾軒連同趙家賢和鍾錦麟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35+」將於該年7月11日至12日舉行其後民主動力亦相繼貼出有關初選詳情和眾籌等的帖文據控方指稱每名參與初選的候選人都必須繳付現金一萬元作按金並須簽署初選聲明承諾支持35+」協調會議中的共識其中參與九龍東和新界西初選的人更需要簽署聲明承諾在當選之後否決財政預算案。 多人承諾當選將否決財政預算.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7月28日 · 香港大學校委會今日下午5時舉行例會焦點討論解僱佔中三子之一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教務委員會早前向校委會提交報告認為戴涉及的佔中案影響大學聲譽構成行為不當但並不構成解僱理由會後港大學生會指校委會大比數通過即時解僱戴耀廷教席據了解校委會以18比2通過決定戴耀廷涉及的佔中案上訴排期至明年3月倘戴的上訴成功消息指校委會主席李國章承諾可重新檢視決定。 戴耀廷在Facebook表示,「辭退我的決定,並不是由香港大學,而是由大學以外的勢力透過它的代理人作出」。 + 2. 消息:採用暗票形式 張翔無投票. 港大校委會下午五時召開會議,經過近三小時的會議後,最終通過即時解僱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 據了解,校委會最終以18:2,大比數通過決定。

  5. 16 小時前 · 初選案47名被告中,國安法3名指定法官裁定16名不認罪被告中,有14人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成,案件餘下的31人,早於開審前已認罪,當中不乏為人熟悉的泛民人士,包括發起初選的港大法律系前副教授戴耀廷、香港眾志成員黃之鋒、岑敖暉;公民黨3名較資深成員楊岳橋、譚文豪及郭家麒等,其中29人 ...

  6. 2020年7月28日 · 戴耀廷於2018年接受香港01訪問時透露自己在港大法律學院讀書期間吸收了更多民主自由的思想在自己的愛國情懷中添了一份批判,「對我來說一個強大的中國不只是富國強兵而是讓它走向憲政。 」他於1987年曾以專上學生代表身份加入基本法諮詢委員會,但參與諮詢委員會事務時,亦對一國兩制的實施同樣帶有一份批判及懷疑,「一國兩制本身是充滿矛盾的產物,(兩制)衝突也是必然。 戴耀廷曾表示,自己在港大法律學院讀書期間,吸收更多民主、自由的思想,在自己的愛國情懷中添了一份批判。 (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2013年提出「佔領中環」成轉捩點. 戴耀廷於2000年至2008年間,曾出任港大法律學院副院長,其後轉任法律系副教授。

  7. 2023年2月7日 · 社會新聞. 初選案戴耀廷提攬炒令西方制裁中共 控方播枱底拍攝協調會片段. 撰文:朱棨新 凌子淇. 出版: 2023-02-07 12:31 更新:2023-02-08 11:39. 244. 民主派47人涉嫌在2020年策劃民主派35+」初選其中16名被告否認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的案件 (7日)繼續在西九龍法院 (暫代高等法院)續審。 控方昨已開始讀出開案陳詞,並提到戴耀廷及區諾軒等,在當年3至4月期間,已開始招開記者會及在報章發文,提及「議會過半」爭取「35+」議席的想法。 主控官今 (7日)將繼續宣讀開案陳詞,提及更詳盡計劃,包括戴提出「攬炒十步曲」,由泛民人士在立法會佔大多數議席後,推翻所有財政撥款,無差別反對財政預算等,令社會陷入危機,最終致令西方國家對中共實施經濟及政治制裁。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