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揚州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emu.com

    Browse thousands of brands and find deals on 揚州 at Temu®, Shop Now. Come and check 揚州 at a low price, you'd never want to miss it.

    Clothing,Shoes&Jewelry - From $0.99 - View more items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23日 · 揚州是中國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前486年吳王夫差於此築邗城,至今已 2510年。揚州也是南京都市圈及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重要城市,南水北調工程東線水源地。市人民政府駐廣陵區文昌西路8號。

  2. 南朝宋 元嘉 八年(431年)割 长江 、 淮河 之间为界,改南兖为实州,分江而治。. 南兖州割江淮为境,治广陵(扬州市区),领广陵、海陵、山阳、盱眙 (治所今盱眙县东北)、秦 (治所今六合县北)、 南沛 (治所今 安徽省 天长市 石梁镇)、新平 (治所今 ...

    • 概览
    • 历史沿革
    • 行政区划
    • 地理环境
    • 自然资源
    • 人口
    • 经济
    • 交通运输
    • 社会事业
    • 历史文化

    江苏省辖地级市

    扬州市,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 ,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介于北纬32°15′—33°25′、东经119°01′—119°54′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 。截至2023年,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截至2023年末,扬州市常住人口458.5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79%。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 。扬州市是南京都市圈紧密圈城市和长三角城市群城市,国家重点工程南水北调东线水源地。有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的美誉。在中国历史上,扬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自汉代至清代几乎经历了通史式的繁荣,并伴随着文化的兴盛 。中国大运河扬州段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扬州列入中国海上丝绸之路。

    2023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3.26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57亿元,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7717元。

    上古

    大约距今7000—5000年前,淮夷人就在扬州一带劳动生息,并有了水稻栽种。

    春秋

    今扬州市区西北部一带称邗。

    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

    楚怀王十年(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区划沿革

    1950年1月,扬州专区与划出如皋县、海安县给南通专区,划出东台县、台北县(今大丰市)给盐城专区以后的泰州专区合并,设立泰州专区,辖扬州市、泰州市、兴化县、高邮县、宝应县、靖江县、泰兴县、江都县、泰县、仪征县、六合县等2个市、9个县。 1953年1月,泰州专区改称扬州专区,专署由泰州市迁驻扬州市,原属皖北人民行政公署领导的江浦县和原苏北人民行政公署直辖的扬州市划归扬州专区领导。 1956年2月,六合县、仪征县、江浦县划归镇江专区,原属镇江专区的扬中县划归扬州专区。 1956年3月,江都县析为江都县、邗江县。 1956年12月,扬中县划归镇江专区,六合县、仪征县、江浦县划回扬州专区。 1958年7月,六合县、江浦县划归南京市。 1958年11月,邗江县并入扬州市。 1960年4月,宝应县、高邮县析湖西地区为金湖县。 1962年6月,六合县、江浦县划归扬州专区。 1963年3月,复置新邗江县。 1966年3月,仪征县、六合县、江浦县、金湖县划给新设立的六合地区。 1971年3月,六合地区撤销,仪征县、六合县划回扬州专区。 1971年5月,扬州专区改称扬州地区。 1975年,六合县划归南京市,扬州地区辖2个市、9个县。 1983年3月,江苏省改革地市体制,调整行政区划,扬州地区行政公署撤销,原属扬州地区的泰州市和江都、邗江、泰县、高邮、靖江、宝应、泰兴、兴化、仪征等9个县划归扬州市管辖;扬州市改由省管辖,设广陵区和郊区。 1986年4月,仪征县撤县设市。 1987年12月,兴化县撤县设市。 1991年4月,高邮县撤县设市。 1992年9月,泰兴县撤县设市。 1993年8月,靖江县撤县设市。 1994年4月,江都县撤县设市。 1994年7月,泰县撤县设立姜堰市。撤县设市中,行政区划均未改变。 199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县级泰州市,设立地级泰州市,原由扬州市代管的泰兴、姜堰、靖江、兴化等4个县级市划归泰州市管辖。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辖宝应县、邗江县,代管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等3个县级市。 2000年12月,邗江县撤销县级建制,改设扬州市邗江区。扬州市设广陵区、郊区(2002年更名为维扬区)、邗江区等3个区,辖宝应县,代管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等3个县级市。 201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扬州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撤销县级江都市,设立扬州市江都区,以原江都市行政区域为江都区行政区域;将邗江区李典、头桥、沙头、杭集、泰安等5个镇并入广陵区;撤销扬州市维扬区,将维扬区行政区域并入邗江区。扬州市设广陵、邗江、江都等3个区,辖宝应县,代管仪征、高邮等2个县级市。

    区划详情

    截至2023年6月,扬州市辖3个区、1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另设有1个开发区 。共有62个镇、4个乡和17个街道 。市人民政府驻邗江区文昌西路8号。

    位置境域

    扬州市地处江苏省中部,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现辖区域在北纬32°15′—33°25′、东经119°01′—119°54′之间。东部与盐城市、泰州市毗邻;南部濒临长江,与镇江市隔江相望;西南部与南京市相连;西部与安徽省滁州市交界;西北部与淮安市接壤。扬州城区位于长江与京杭大运河交汇处,北纬32度24分、东经119度26分。全市东西最大距离8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591.21平方千米,其中市区面积2305.68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140平方千米)、县(市)面积4285.53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区面积97.8平方千米)。陆地面积4908.00平方千米,占74.46%;水域面积1683.21平方千米,占25.54%。

    地形地貌

    扬州市境内地形西高东低,以仪征市境内丘陵山区为最高,从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境内最高峰为仪征市大铜山,海拔149.5米;最低点位于高邮市、宝应县与泰州兴化市交界一带,平均海拔2米。扬州市区北部和仪征市北部为丘陵,京杭大运河以东、通扬运河以北为里下河地区,沿江和沿湖一带为平原。境内有大铜山、小铜山、捺山等。

    水文

    扬州市境内有乡镇(大沟)级以上主要河流1111条,总长6060千米。其中,淮河入江水道干支流水系河流379条1582千米、里下河水系河流506条3345千米、长江水系河流226条1133千米,县级以上河流198条2916千米、乡镇级主要河流913条3144千米。 扬州市境内有长江岸线80.5千米,沿岸有仪征、江都、邗江、广陵等一市三区;京杭大运河纵穿腹地,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邵伯湖,汇入长江,全长143.3千米。除长江和京杭大运河以外,主要河流还有东西向的宝射河、大潼河、北澄子河、通扬运河、新通扬运河。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扬州市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273950.28公顷(410.93万亩)。

    其中,水田254499.31公顷(381.75万亩),占92.90%;水浇地15566.80公顷(23.35万亩),占5.68%;旱地3884.17公顷(5.83万亩),占1.42%。

    (二)园地4081.35公顷(6.12万亩)。

    其中,果园2222.27公顷(3.33万亩),占54.45%;茶园1022.91公顷(1.54万亩),占25.06%;其他园地836.17公顷(1.25万亩),占20.49%。

    截至2022年末,扬州市户籍人口448.46万人,比2021年下降0.7%。年末常住人口458.29万人,比2021年增长0.1%。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01%,比2021年末上升0.59个百分点。城镇地区常住人口330.01万人,增加3.12万人;乡村地区常住人口128.28万人,减少2.53万人。

    截至2023年末,扬州市户籍人口445.04万人,比上年下降0.76%。年末常住人口458.5万人,比上年增长0.05%。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72.79%,比2022年末上升0.78个百分点。城镇地区常住人口333.75万人,增加3.74万人;乡村地区常住人口124.75万人,减少3.53万人。

    综述

    2023年,扬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23.2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37.09亿元,同比增长3.7%;第二产业增加值3509.6亿元,同比增长6.6%;第三产业增加值3576.57亿元,同比增长5.6%。 固定资产投资 2023年,扬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0.5%,其中第一产业投资同比下降27%,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3%。 财税收支 2023年,扬州市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7.57亿元,同比增长6.8%。税收收入277亿元,同比增长16.3%,税收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79.7%。主体税种中,增值税131.43亿元,同比增长46.9%;企业所得税32.2亿元,同比下降18.2%;个人所得税13.82亿元,同比增长9.3%。 2023年,扬州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11.24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82.15亿元,同比下降2.6%;公共安全支出43.25亿元,同比下降6.9%;教育支出107.44亿元,同比增长0.4%;科学技术支出17.08亿元,同比增长17.1%;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2.06亿元,同比下降15.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05.08亿元,同比增长11.2%;卫生健康支出63.98亿元,同比增长5.3%;节能环保支出13.73亿元,同比增长27.4%;农林水支出67.06亿元,同比增长12.1%;交通运输支出31.14亿元,同比下降19.3%;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8.73亿元,同比增长4.5%;住房保障支出50.57亿元,同比增长15.2%;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561.51亿元,同比下降4.5%。 人民生活 2022年,扬州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4828元,同比增长6%,其中工资性收入27003元,同比增长6.2%;经营净收入7084元,同比增长4.8%;财产净收入3503元,同比增长4%;转移净收入7238元,同比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3673元,同比增长5.4%,其中工资性收入32419元,同比增长5.5%;经营净收入7267元,同比增长4.1%;财产净收入5115元,同比增长3.5%;转移净收入8872元,同比增长6.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332元,同比增长7.2%,其中工资性收入17514元,同比增长7.4%;经营净收入6763元,同比增长6.1%;财产净收入679元,同比增长3.3%;转移净收入4376元,同比增长8.8%。全体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581元,同比增长5.7%。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0888元,同比增长4.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1786元,同比增长8.7%。

    第一产业

    2023年,扬州市粮食播种面积586.74万亩,同比增长0.3%,其中,夏粮播种面积269.17万亩,同比增长0.5%;秋粮播种面积317.56万亩,同比增长0.1%。全年粮食亩产493公斤,同比增长0.3%,其中,夏粮亩产382.6公斤,同比增长0.04%;秋粮亩产586.5公斤,同比增长0.43%。全年粮食总产289.23万吨,同比增长0.6%,其中,夏粮总产102.98万吨,同比增长0.5%;秋粮总产186.3万吨,同比增长0.6%。全年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98.66万亩,同比增长3%。全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54.95万吨,同比增长4%。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16.19万吨,同比增长3.2%。禽蛋产量8.27万吨,同比增长7.3%。牛奶总产量2.61万吨,同比增长17.7%。水产品总产量42.6万吨,同比增长4.2%。 2023年,扬州市全年新改建高标准农田24.45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7%,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达70%。高邮市、宝应县获批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仪征创成全国休闲农业示范县,宝应县射阳湖镇、高邮市龙虬镇、仪征市马集镇被认定为首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

    第二产业

    工业 2023年,扬州市3938家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7.2%,其中轻工业增长4%,重工业增长9%。按门类分,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8%,采矿业增加值增长12.2%。按经济类型分,国有工业增长29%,集体工业下降2.5%,股份制工业增长8.7%,外商港澳台投资工业增长0.3%。 2023年,扬州市先进制造业产值增长2%,对全部规上工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0.2%。分产业看,汽车及零部件(含新能源汽车)产业增长6.6%,食品产业增长1.3%,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产业增长33.6%,新型电力装备产业下降1.4%,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产业下降11.3%,高端装备产业增长1.3%,高端纺织服装产业增长1.5%,电子信息产业增长1.5%,航空产业下降15.7%。 2023年,扬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长3.7%,利润增长1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分别为4.0%、4.4%。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5.9%。 建筑业 2023年,扬州市全年建筑业实现总产值5698.89亿元,同比增长8.4%。房屋施工面积34434.2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3%,其中新开工面积12976.3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1%。房屋竣工产值4274.99亿元,同比增长57.6%。房屋竣工面积11089.7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0.6%。

    公路

    京沪高速公路(G2)、G233、G344、宁盐高速公路、盐蚌高速公路、宁通高速公路(沪蓉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启扬高速公路在扬州境内交汇,扬溧高速公路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直通苏南,扬州已实现环城贯通高速公路,此外,沿江高等级公路、沿湖大道、安大公路、淮江公路、盐金公路、仪扬公路等国省干线公路构筑起400千米的“市域环路”。 公路客运站有扬州东部综合交通客运枢纽、扬州西部交通客运枢纽、高邮综合客运枢纽。

    铁路

    •高速铁路 连镇高速铁路(速度250千米、运营):扬州境内共设扬州东站、高邮站、高邮北站、宝应站等4个高铁站。 京杭高速铁路(速度350千米、规划中) 北沿江高速铁路(速度350千米、建设中) 扬马城际铁路(速度250千米、规划中) •普速铁路

    空运

    •扬州泰州国际机场 由扬州、泰州两市共同投资合建的民用机场,总投资20.81亿元。机场飞行区等级指标为4E,跑道长3200米,站坪机位13个,航站楼面积31305多平方米,其中国际功能区面积8219多平方米。是省内外形最为美观、结构最为新颖、功能最为完善的中小机场之一。 •高邮机场

    科技事业

    2023年,扬州市完成专利授权量19388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3725件,同比增长46.5%。PCT国际专利申请量96件。商标申请量17218件,商标注册量11787件。全市商标有效注册量120623件,同比增长7.5%。全市有效发明专利量15874件,同比增长29.4%,其中维持年限在11年以上的有效发明专利量2011件,同比增长38.7%。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4.64件,同比增长29.2%。新增地理标志商标2件,地理标志商标总量达42件。 2023年,扬州市全年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99家,有效高企累计数达2003家。2770家企业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全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1.8%。全年在国、省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历史性突破,7家企业获国赛优秀企业奖,其中两家企业进入全国百强;全国首部以产业科创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扬州产业科创促进条例》颁布实施,产业科创名城建设能级不断提升。

    教育事业

    截至2023年末,扬州市共有普通高校8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4.19万人,在校生13.24万人,比上年增加0.52万人,毕业生3.75万人;其中研究生教育招生0.48万人,在校生1.53万人,毕业生0.3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9所,在校生2.75万人(不含技工学校)。普通中学165所,在校生17.36万人。小学185所,在校生23.76万人。特殊教育学校7所,在校生0.11万人。幼儿园379所,在园幼儿8.88万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达99%以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23年末,扬州市共有文化馆7个,公共图书馆8个,国有登记注册博物馆17个。全市建成开放城市书房68家、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1333个。

    综述

    扬州市历史悠久,是全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始,已有2500多年建城史。扬州曾铸就了两汉、隋唐、清康乾年间三次大的辉煌,留下了李白、杜牧、白居易、欧阳修、苏轼、郑板桥、朱自清等历代大批名人雅士的足迹。先后荣获“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文物古迹

    扬州市境内有各级各类文物保护单位529处。

    民俗活动

    每逢端午佳节前后,扬州各地都会举办赛龙舟活动。扬州端午节的龙船竞渡由来已久,尤以唐、明、清三朝为盛,清代扬州的龙舟赛事以瘦西湖、古运河市区段、仪征十二圩和瓜洲—金山四大龙舟赛事最为热闹。

  3. 揚州博物館,現稱揚州雙博館,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 位於揚州新城西區,自然風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測,與揚州國際展覽中心隔湖相望。

    • 揚州1
    • 揚州2
    • 揚州3
    • 揚州4
    • 揚州5
  4. 想體驗不一樣的 揚州?Trip.com 自由行旅遊攻略帶您探索 揚州 好去處、隱藏秘境、地道文化、特色活動,讓您感受不一樣的 揚州 魅力!

    • 揚州1
    • 揚州2
    • 揚州3
    • 揚州4
    • 揚州5
  5. 2024年7月27日 · 揚州與南北兩京、蘇杭二州一同被列為「士大夫必游五都會」,是全國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 印刷、漆器、玉器製造等手工業。清代揚州代表了多重製造手工業的最高水平,有「和田玉,揚州工」之譽。

  6. 揚州博物館,現稱揚州雙博館,由揚州中國雕版印刷博物館、揚州博物館新館組成。 位於揚州新城西區,自然風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測,與揚州國際展覽中心隔湖相望。

  7. 其他人也問了

  1. 揚州 相關

    廣告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