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曾俊華 blog 網誌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tw.strikingly.com

    不需要程式。更彈性的年度計劃。 安全可靠的網絡託管。 免費 SSL。 實時聊天支持。 .blog解決方案為您量身訂製。免費架設網站和商店。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3日 ·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業俊本港兩位前財金高官曾俊華及陳德霖退下火線後都分別加入了金融初創公司昨在香港國際創科展2023分享作為創科初哥的經驗陳德霖認為,「掙扎是初創的必經階段創業者需要不時投入創新想法並且持續承擔一定風險要預計和準備有機會失敗曾俊華則認為最重要是要保持初心在工作上要由使命出發審視企業對整個社會的貢獻。 曾俊華:最重要保持初心. 陳德霖自金管局退休後不久,就創立電子錢包公司圓幣科技,而曾俊華離開政府後,亦加入了網上保險公司Bowtie,擔任資深顧問。 兩位「60後」如今不約而同重新出發,問及創科是否年輕人的專利,曾俊華認為,如果大家可以保持心態年輕,就可以一直工作下去。

  2. 2021年10月30日 · 2021-10-30 16:47:34 來論. 文/秦島. 香港參與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在國家「十四五」規劃中香港也不可能缺席。. 新機遇新挑戰面前,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備受矚目。. 福建省政協、香港再出發大聯盟和香港福建社團聯會,10月28日共同主辦「國家 ...

  3. 2022年10月22日 · 例如由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在2016年成立的未來基金」,目的同樣是希望透過長線投資為政府財政儲備爭取更高回報但多年來,「未來基金都被外界批評缺乏前瞻性只是賺取保證回報未能驅動香港長遠的戰略發展所以李兆波重申,「共同投資基金若要採取創投基金的投資策略及管理模式必先向外招聘市場人士特別是具科技視野的人才來負責。 「未來基金」6年回報1692億. 「共同投資基金」未來將由「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負責運作,根據公司註冊處文件顯示,「香港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於10月11日成立,公司首任董事為朱兆荃,即金管局副行政總裁(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與金管局外匯基金投資辦公室私募市場首席投資官(私募市場)黃信成。

  4. 2024年4月29日 · 2024-04-29 04:05:57 財經. 恒指在上周連升5日,累升逾1,400點,上周五收報17,651點。. 中通社. 上周港股連升五日恒指累升逾1,400點是十三年來表現最好的一周。.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網誌表示中證監推出多項措施包括互聯互通擴容等觸發伺機已 ...

  5. 2023年8月18日 · 積哥是南海佛山人,在香港一個小康之家出生,父親在上海滬江大學畢業,在英華書院當英文科教師。 陳家都是基督徒,他的祖父是中華基督教會公理堂執事,只有積哥一人轉了佛教。 祖父也是教師,教導香港第一任港督砵甸乍。 我聽積哥的英文發音很標準,比香港很多大學生還要好,他卻說他的英文不是父親教授。 「我是跟着母親長大的,自幼便沒有人管教。 我不喜歡讀書,常常逃學,總是名列榜末。 我小四那年想發奮圖強,成績始終追不上,唸至中二便輟學。 我很想學好英文,全靠看西片、藉電子字典學發音和用心聆聽,最重要是有心。 積哥的起居時間差不多與大部分人顛倒——每天早上10時睡覺,下午4時起床。 「除非拍戲和覆診,否則我到早上疲累時才睡覺,下午睡醒便活動,所以即使我現時很想讀書也不能,但我仍在等機會。

  6. 2022年11月24日 · 2022-11-24 04:44:49 香港. 大維修不時引起「圍標」疑雲,小業主與法團爭執,場面一度混亂。 受訪者供圖. 業主大會前,屋苑出現一批自稱「義工」人士拍門疑哄騙業主在授權書上簽名。 監控畫面. 有街坊發現自稱「義工」人士提供的簽名紙實為授權書。 受訪者供圖. 有業主疑「被授權」到警署報案。 香港文匯報記者 攝. 管理處管理費收取紀錄顯示2020年至2021年有多個月,法團主席交費紀錄空白或遭塗改。 受訪者供圖. 律師行報告顯示和明苑法團涉及不當開支超過240萬元。 受訪者供圖. 業主立案法團成立流程. 四大弊端:法團混賬 操控選舉 主席失職 私用公款. 香港文匯報專題昨日報道了沒有監察權的業委會經常被揶揄為「無牙老虎」。

  7. 2021年10月9日 · 2021-10-09 17:14:36 香港. (香港文匯網記者 李望賢 深圳報道)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發表的施政報告提出「優秀人才入境計劃」(「優才計劃」)的年度配額倍增至4000個,吸引世界各地優才來港工作,以擴充香港人才庫。 對此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會長關俊華表示相關措施擴闊原有專業的領域相信能夠吸納更多高質素人才短期內能增加科創人供應有利於大灣區教育發展以及人才流通。 粵港澳大灣區教育發展協會會長關俊華。 (香港文匯網記者李望賢 攝) 他表示,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協會十分關注未來教育對人才需求的培訓,特別是培養大灣區教育人才及未來青年人。 他認為,政府在教育的角色不只是提供資源,更是教育政策制訂者、推行者及監管者,協會希望政府繼續同業界推動香港及大灣區的教育發展。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