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Image courtesy of sd.people.com.cn

      圖片: sd.people.com.cn

      • 朱镕基,字长庚,湖南长沙人,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电机工程师及政治人物,原正国级领导人,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 曾任第十四、十五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1992—2002)、国务院副总理(1991—1998)、国务院总理(1998—2003)等职务,是江泽民执政时期的第二位中央政府首脑。
      www.wikiwand.com/zh-cn/朱镕基
  1. 生平. 早年经历. 1928年10月23日朱鎔基出生在 湖南省 長沙縣 安沙鎮 和平村 棠坡 [4] [5] 。 朱镕基早年在朱氏家族兴办的时中学校读书。 1947年,朱镕基自 湖南省立第一中学 毕业,在 上海 考入 国立清华大学 电机系 。 [6] 入学后便参加学生运动,先后出任班长、学生会主席。 [6] 1948年12月参加了中共地下党领导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7] 1949年10月加入 中国共产党 。 [6] 1951年自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本科毕业,分配到 东北人民政府 工业部计划处,担任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6] 当时,计划处处长先是 柴树藩 ,后是 袁宝华 。 [8]

  2. 2024年4月24日 · 香港繁體. 工具. 朱鎔基 (1928年10月23日 — ), 字 長庚 [1] , 湖南 長沙 人,是 中國共產黨 和 中華人民共和國 電機工程師及政治人物,原 正國級 領導人 ,畢業於 清華大學 電機系電機製造專業。 曾任第十四、十五屆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92—2002)、 國務院副總理 (1991—1998)、 國務院總理 (1998—2003)等職務,是 江澤民 執政時期的第二位中央政府首腦。 朱鎔基出生於湖南長沙,是 明朝 開國 皇帝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八子岷莊王 朱楩 的後裔,自幼父母雙亡 [2] ,1947年於湖南省立第一中學(今 長沙市第一中學 )畢業後考入 清華大學電機系 電機製造專業。

    • 早年生活
    • 調任上海
    • 副總理任期
    • 總理任期
    • 退休生活

    1928年10月23日,朱鎔基出生在湖南省長沙縣安沙鎮和平村棠坡,棠坡朱氏為朱元璋的直系後裔,為朱元璋第十八個兒子岷莊王朱楩一支,明末先祖為躲避滿清追殺,因而由湖廣武岡遷徙至長沙縣棠坡隱居,朱鎔基是為朱元璋十九世孫。朱鎔基早年在朱氏家族興辦的時中學校讀書。朱鎔基是個遺腹子,十二歲時,母親病死。朱鎔基追隨伯伯朱學方移居長沙朱家花園,在崇德小學讀書。1941年2月,朱鎔基考入湖南私立廣益中學(湖南師大附中前身)。1944年10月,朱鎔基考入國立八中永綏高中分校(現花垣縣)。1946年7月,朱鎔基轉學到長沙的湖南省立第一中學(湖南省長沙市第一中學前身)。 1947年,朱鎔基自湖南省立第一中學畢業,在上海考入國立清華大學,入清華大學電機系。入學後便參加學生運動,先後出任班長、學生會主席。1948年1...

    1987年11月1日,朱鎔基當選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同年12月調任中共上海市委副書記。1988年4月25日,任上海市市長。1989年8月,升任中共上海市委書記、仍然兼任市長直至1991年上調北京任國務院副總理。在任期間,他由於關注民生疾苦,強調幹實事不擺花架子,妥善解決了「菜籃子」、交通、住房三大民生工程,得到上海市民讚賞,同時,他倚重法製鐵腕治吏,重典治亂、高壓反貪,颳起「廉政風暴」;大刀闊斧進行產業結構調整,領導傳統工業「金蟬脫殼」「返老還童」;大膽推出財權、事權下放等一系列改革舉措,強力推行「一個機構、一個窗口、一個圖章」的「高效廉潔政府」;堅持「上海經濟同世界經濟接軌」的理念,拍板籌建上海證券交易所,推動浦東開放開發。朱鎔基的新書《朱鎔基上海講話實錄》收錄了他在1989年六四民運時期的...

    1991年4月8日,全國人大七屆四次會議補選朱鎔基為國務院副總理。他還兼任國務院生產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1992年6月,朱鎔基兼任國務院經濟貿易辦公室主任、黨組書記。1992年10月19日,時年64歲的朱鎔基在中共十四屆一中全會上從原來的中央候補委員直接晉升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排名第五),成為正國級黨和國家領導人,被視為破例提拔。 1993年3月29日,在全國人大八屆一次會議上,朱鎔基被任命為排名第一的國務院副總理,負責國務院常務工作,領導中國經濟決策。同年6月,兼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一直兼任至1995年6月。

    1997年9月19日,69歲的朱鎔基在中共十五屆一中全會上連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黨內排名由第五上升為第三,僅次於江澤民和李鵬。1998年,朱鎔基兼任國家科技教育領導小組組長。1998年3月,朱鎔基接替李鵬出任國務院總理,任至2003年3月。1998年4月,兼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主任,1998年5月兼任國務院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 朱鎔基在副總理和總理任內大力提拔具有金融才能的王岐山,先後任命他出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中國建設銀行行長、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主任等財經要職,被視為王岐山仕途上的一大恩師。除此之外,樓繼偉、周小川等一批有著真才實學和能力的官員均受到其提拔和重用。

    2002年11月15日,74歲的朱鎔基在中共十六屆一中全會後卸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並在2003年3月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後卸任國務院總理,正式退休。退休後他很少在公眾場合露面,以不談工作為原則。也終於有時間和精力研習自己的畢生興趣——京劇和二胡演奏。他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唱戲和拉京胡上。據說其老生非常專業。 2009年10月1日,朱鎔基以黑西裝、白襯衣、黑領帶、黑墨鏡的裝束出席了建國60周年大慶閱兵式。 2009年9月,《朱鎔基答記者問》一書正式出版發行。 2011年4月11日,《朱鎔基答記者問》的英文版在倫敦舉行首發式。基辛格為此書作序。首發式上播放了朱鎔基的英文講話。他說自己一生堅持講真話,並回顧了他治理通貨膨脹,實現軟著陸,應對亞洲金融危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推動改革的經濟成就。不過並...

  3. 中国.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928年10月.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1 人物履历. 2 担任职务.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1947年-1951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1951年-1952年 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1952年-1958年 在国家计委燃动局、综合局任组长,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副处长,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 1958年-1969年 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国民经济综合局工程师。 1970年-1975年 下放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

  4. 2018年10月15日 · 朱鎔基是北京清大經濟管理學院的創院院長也是現任顧問委員會榮譽主席。 這個顧問委員會聚合了中外商界名人,包括美國前財長保爾森(Henry M. Paulson, Jr.)、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facebook創辦人兼執行長朱克伯格(Mark Zuckerberg)、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鴻海集團總裁郭台銘等人。 現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議. 北京清大經管學院顧問委員會去年召開時,中國官方曾大力宣傳。 其中,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去年10月30日在人民大會堂親自會見該會海外委員和中方企業家委員並座談,強調將中國繼續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 朱鎔基上一次露面,就是在習近平接見後的下午,他偕同夫人勞安在釣魚台賓館會見了參加會議的委員會成員。

  5. www.wikiwand.com › zh-tw › 朱镕基朱鎔基 - Wikiwand

    朱鎔基是中國高層內部較為熟悉經濟工作的領導幹部其在經濟領域工作逾半個世紀經驗豐富加上其思維敏銳雷厲風行敢言敢為和要求嚴格的特質與個性使其主導的經濟工作多被高效推進並卓有成效如80年代末期的上海 浦東開發開放 、市場經濟體制改革、 分稅制 改革、應對 亞洲金融危機 、處理房地產泡沫和金融體制改革等。 出任總理後,他推行國家行政部門精簡、國有企業改革、打擊走私等工作,並推動中國成功加入 世界貿易組織 。 在位期間政府運轉高效,也因個別政策的施行造成巨量國有企業工人下崗近千萬計的人口生活艱辛;住房市場化、醫療市場化、教育產業化導致的住房難看病貴孩子上學貴;農民負擔在他當政期間普遍超重,甚至多地激起農民運動暴力抗爭,對社會形成一定負面影響,也使朱鎔基所領導的行政團隊受到指責 [3] 。

  6. www.wikiwand.com › zh-cn › 朱镕基朱镕基 - Wikiwand

    朱镕基 (1928年10月23日 — ), 字 长庚 [1] , 湖南 长沙 人,是 中国共产党 和 中华人民共和国 电机工程师及政治人物,原 正国级 领导人 ,毕业于 清华大学 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 曾任第十四、十五届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1992—2002)、 国务院副总理 (1991—1998)、 国务院总理 (1998—2003)等职务,是 江泽民 执政时期的第二位中央政府首脑。 Quick Facts 朱镕基, 第5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 ... Close. 朱镕基出生于湖南长沙,是 明朝 开国 皇帝 明太祖 朱元璋 第十八子岷庄王 朱楩 的后裔,自幼父母双亡 [2] ,1947年于湖南省立第一中学(今 长沙市第一中学 )毕业后考入 清华大学电机系 电机制造专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