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系主任林一星教授為大家拆解有關的社會服務。 林:林一星教授. 院舍輪候時間十分長,家中長者有認知障礙症,是否應該第一時間排院舍? 林:這是香港的一個獨特現象,可以說是制度造成的「需求」。 為甚麼這樣說? 你可以試問一下自己:如果現在立即有宿位,你願意讓家人入住嗎? 很多人其實不情願。 當然擔心排不到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自問院舍其實不是最想要的安排,純粹因為「排到」便安排長者入住,家人可能會對決定後悔、內疚。 所以,最好先了解自己居住的地區有甚麼選擇。 全港現時有41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醫管局合作提供「 智友醫社同行 」服務,而170間長者鄰舍中心都有負責認知障礙症的同工。 專門的認知障礙症服務,亦有不少日間中心,包括香港認知障礙症協會等。

  2. 本會的專業團隊擁多年認知障礙症服務經驗曾協助本港及鄰近地區的安老服務單位發展優質的認知障礙症服務並支援企業有效發展銀齡市場. 服務規劃及營運籌備指導. 檢視現有服務及提出可行建議. 環境規劃及設計建議. 服務質素評估及改善建議. 對象:需服務或接待長者及認知障礙症人士的機構、院舍或企業. 查詢. 除上述內容外,本會亦可按個別需要提供適切的教育及培訓服務,歡迎聯絡我們查詢詳情。 電話:2815 8400 / 2338 1120. 電郵:

  3. 及早為患者照顧計劃作準備 在認知障礙初期階段,不少家人也認為照顧問題不大、沒申請支援服務的需要,加上華人社會普遍避談金錢或生死,亦讓患者的長遠照顧計劃被忽略。 我們不要忘記長者的身體狀況可以短時間內突變,即使現在健健康康得走得,明天便可能因跌倒而需長期臥床、或因 ...

  4. 文:黃凱茵博士. 面對病患和照顧需要,加上疫情令不少服務受阻、生活轉變,認知障礙長者與照顧者,在過去一年經歷了甚麼?. 如何應對? 自從去年疫情初出現,我們都渡過了不平凡的一年。. 因為支援服務受阻與生活轉變,對認知障礙照顧的影響更甚 ...

  5. 特別項目及資助服務是香港認知障礙協會為會員及社區提供的一項服務,旨在支援認知障礙 患者及其照顧者的不同需要。透過資助患者參與適合的活動、提供照顧者培訓及輔導、協助患者購買輔助用品等,協會希望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質素及減輕照顧者的壓力。如欲了解更多有關

  6. 司徒艾華女士 吳紹平先生 張詩琪博士 陳肖齡女士,BBS. 陳婉雯女士 黃凱茵博士 錢黃碧君教授. 執行委員會. 主席:. 吳義銘醫生. 副主席 (內務) 譚鉅富醫生. 副主席 (外務) 戴樂群醫生, MH, JP.

  7. 香港認知障礙協會於1995年成立 (前稱「香港老年痴呆症協會」),為國際認知障礙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在港的唯一會員,亦是全港第一間專門提供認知障礙服務的非牟利及自負盈虧機構。 本會致力為認知障礙患者、家屬及照顧者提供專業及多元化非藥物治療活動及服務。同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