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2月7日 · 水務署的宗旨很簡單,就是要確保香港的供水安全,不能浪費管理範圍內的水。 渠務署的功能亦相對單一,就是盡快將出現其管轄範圍內的水排走。 兩個部門的目的是很矛盾的,所以就形成了香港河流沒水的問題。

    • 水務署1
    • 水務署2
    • 水務署3
    • 水務署4
    • 水務署5
  2. 2022年12月6日 · 06.12.2022. 盧乙彬. 譚志榮 、部份圖片由渠務署提供. 分享. 現時,元朗明渠仍然是「臭渠」,渠務署與 Good Lab團隊收集用家意見後 ,已經大致完成由十八鄉路伸延至近東頭圍一帶的河道設計。 方表示,「元朗市明渠改善工程(市區中心段)」的文件已提交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排期討論,期望能盡快向立法會財務委員會申請撥款。 近年,政府大力推廣親水文化,然而,誰想親近「臭渠」? 渠務署的河道規劃是否真的能夠使市民親? Q.1 臭渠是怎樣煉成的?

  3. 2022年12月2日 · 為配合「河畔城市」的概念,渠務署於二 一九年提出活化佐敦谷水道、大圍明渠和火炭明渠,冀加強河道與社區的連繫。 佐敦谷水道的活化工程已於今年完成,而大圍明渠及火炭明渠的活化工程則將於兩年後展開。

    • 水務署1
    • 水務署2
    • 水務署3
    • 水務署4
    • 水務署5
  4. 2022年8月26日 · 務署於2020年啟動「活化翠屏河」工程,預計於2024年完工。 (工程照片攝於2021年1月) 共學共創社區設計 跨界探索河畔空間新可能. 由此脈絡帶動下,MaD與渠務署早前透過“創不同”學院聯手發起在地研習室|翠屏河畔想像企劃,請社會設計組織2 Square Metres擔任節目主持,期望結合各家在社會創新、工程和社區設計方面的專長。 MaD公開招募了二十多位參加者,包括長者、商科學生、設計師及各行各業的區內外人士,一起集思廣益,研究日後如何使用翠屏河畔的空間。 工作坊橫跨四個月,參加者一起實地考察,了解街坊想法,再發展意念。

  5. 2022年12月2日 · 香港河溪水質正逐步改善,根據環境保護發表的二 二 年《香港河溪水質報告》,82%河溪監測站的水質達至「良好」或「極佳」評級。 與一九八七年的數據相比,當時只有26%監測站的水質達到該兩項評級。

  6. 2022年12月5日 · 五年前,Good Lab開始和渠務署合作,開展石湖墟污水處理廠擴建計劃,負責在渠務工程開展以前,深入社區,收集居民意見,期望工程能以創意思維出發,更加以人為本。

  7. 2024年4月30日 · 去年九月,香港經歷了「五百年一遇」的「世紀暴雨」。洪水癱瘓交通,亦淹沒部分街道與商場。那時,曾錄得一小時雨量達158.1毫米,為一八八八四年有紀錄以來最高。然而,最高日雨量的紀錄,仍未被打破,佔據首位的是一九二六年七月十九日的一場「驚人暴雨」,更有數人因此喪命。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