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2020年8月12日 · 《水滸傳》內容簡介《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因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發,出於無奈,只得投奔外鄉。
- 概觀
- 基本介紹
- 內容簡介
- 作品目錄
- 創作背景
- 人物介紹
- 作品鑑賞
- 作品評價
- 後世影響
- 版本系統
水滸全傳一般指本詞條
《水滸傳》,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為主要故事背景、類型上屬於英雄傳奇的章回體長篇小說。作者或編者一般被認為是施耐庵,現存刊本署名大多有施耐庵、羅貫中兩人中的一人,或兩人皆有。
全書通過描寫梁山好漢反抗欺壓、水泊梁山壯大和受宋朝招安,以及受招安後為宋朝征戰,最終消亡的宏大故事,藝術地反映了中國歷史上宋江起義從發生、發展直至失敗的全過程,深刻揭示了起義的社會根源,滿腔熱情地歌頌了起義英雄的反抗鬥爭和他們的社會理想,也具體揭示了起義失敗的內在歷史原因。
《水滸傳》問世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了後世中國小說創作的典範。《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徵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作品名稱:水滸傳
•外文名稱:Water Margin
•作品別名:水滸、水滸全傳、忠義水滸傳
•創作年代:元末明初
•文學體裁:長篇小說
•作者:施耐庵(或包括羅貫中)
《水滸傳》主要描寫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為首的一百零八條好漢在山東梁山泊聚義的故事。
九紋龍史進因為得罪了官府,被人告發,出於無奈,只得投奔外鄉。後來碰到了一個下級軍官魯達,二人在酒樓談天,得知酒樓賣唱父女受當地惡霸鄭屠的欺凌,魯達仗義贈銀,傳送父女回鄉,並主動找上門去,三拳打死了鄭屠。事後棄職逃亡,轉去五台山出家,法名“智深”,
魯智深受不了佛門清規戒律的約束,寺中長老只得介紹他去東京(開封)大相國寺看管菜園。在此期間,他在偶然的情況下結識了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當朝高太尉之子高衙內貪戀林沖妻子的美貌,設計陷害林沖,誣陷他“帶刀”進入白虎堂,將他發配滄州,並企圖在途中殺掉林沖。幸虧魯智深一路暗中護送,才得以化險為夷。林沖發配滄州後,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殺了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個當保正的晁蓋,得知奸臣蔡京的女婿梁中書派楊志押送“生辰綱”上京,便由吳用定計,約集了其他七名好漢劫了生辰綱,投奔梁山。楊志丟了“生辰綱”,不能回去交差,就與魯智深會合,占了二龍山。
鄆城有個好漢叫宋江,他的情婦閻婆惜與人私通。在探知宋江與梁山強盜有來往後,她百般要挾。宋江一怒之下,殺了閻婆惜,逃奔小旋風柴進莊上,結識了武松。武松與宋江分手後,在景陽岡上打死猛虎,成了英雄,之後去陽穀縣當了一名武官,碰巧遇見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可是他的嫂子潘金蓮卻不守婦道,趁武松外出,私通西門慶,毒死武大。武松歸後察知其情,殺了二人,給兄長報了仇。事後他被發配孟州,結識施恩,醉打蔣鬥神,怒殺張都監全家,也轉去投二龍山安身。
宋江與武松分手後,到了清風寨寨主花榮那裡,不久被父親召回,因被人告發,發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題“反詩”,又被判處死刑,幸得梁山弟兄劫法場救出。宋江執意要回家探父,又屢遭危險,終於上了梁山。
100回本
選自明容與堂本,為現存最早百回繁本。
120回本
120回本即明袁無涯刊本《水滸全傳》(另有一種現代人改編的120回水滸傳為多版本合併而成,以金聖歎本作為前70回,第71回則為自行改編的“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公明慷慨話宿願”,後39回為袁無涯本)。120回袁無涯本基本包含容與堂百回本所有回目。但第26回名稱變為“偷骨殖何九叔送喪,供人頭武二郎設祭”,第90回變為“五台山宋江參禪,雙林鎮燕青遇故”(燕青改為第110回於秋林渡射雁),從第九十回起,插入從簡本改寫而來的田虎、王慶章節,從第90回起,回目名稱如下: 百回本中的第91回,在120回本《水滸全傳》中為第111回,此後回目依此類推。上海人民出版社、嶽麓書社等出版的《水滸全傳(上下)》為袁無涯本。
70回本
即明末金聖歎評本,又稱《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水滸傳》。 此本回目,基本上與袁無涯本(120回本)前71回一致,一般認為是從袁無涯本刪去71回大聚義以後所有章節,並加上了“驚噩夢”的結尾而成。而原第一回被改為“楔子”,此後回目依此類推。此版本最後一回(第70回)回目為“忠義堂石碣受天文,梁山泊英雄驚惡夢”。此外,其他回目也有少量字眼與多數版本都不一樣,如“浪裏白跳”均變為“浪裏白條”,“黑旋風探穴救柴進”變為“黑旋風下井救柴進”,“趙員外重修文殊院”變為“趙員外重建文殊院”,“瓦罐寺”變為“瓦官寺”等,一般認為是金聖歎所改。
創作基礎
南宋時,梁山英雄故事流傳甚廣。當時的畫家、文學家龔開的《宋江36人贊並序》稱:宋江等36人的故事已遍及大街小巷;畫家也執筆為他們圖形繪影。 《水滸傳》最早的藍本是宋人的《宣和遺事》,它著力描寫了楊志賣刀、晁蓋等結夥劫生辰綱和宋江殺閻婆惜等事,對林沖、李逵、武松、魯智深等主要人物也都作了描寫。宋元之際,還有不少取材於水滸故事的話本。在元雜劇中,梁山英雄已由36人發展到108人。 施耐庵把有關水滸的故事和人物整理加工,在創作《水滸傳》過程中,忠實地接受了人民的觀點,這是《水滸傳》之所以取得偉大成就的思想基礎。
小說取材
《水滸傳》的成書,取材於北宋末年宋江起義的故事。據《東都事略侯蒙傳》:“江以三十六人橫行河朔,京東官軍數萬無敢抗者。” 又據《宋史徽宗本紀》:“淮南盜宋江等犯淮陽軍,遣將討捕,又犯京東、河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張叔夜招降之。”《宋史*張叔夜傳》:“宋江起河朔,轉略十郡,官軍莫敢嬰其鋒。聲言將至,叔夜使間者覘所向,賊徑趨海瀕,劫鉅舟十餘,載擄獲。 於是募死士得千人,設伏近城,而出輕兵距海誘之戰,先匿壯卒海旁,伺兵合,舉火焚其舟,賊聞之皆無鬥志,伏兵乘之,擒其副賊,江乃降。”此外,李埴的《十朝綱要》,宋代陳均的《九朝編年備要》和徐夢莘的《三朝北盟會編》,也都有類似的記載。還有的記載說宋江投降後曾參加過征方臘之役。從這些記載里,可以知道這支起義軍,人數不多(但也決不止36人),但戰鬥力很強,在民眾中甚有影響,曾經給宋王朝造成一定的威脅。宋江等起義的年代大約在宣和元年(1119)至宣和三年(1121),前後三年多。 宋代說書技藝興盛,民間流傳的宋江等36人故事,很快就被說書人采來作為創作話本的素材,南宋羅燁《醉翁談錄》記有小說篇目《青面獸》、《花和尚》和《武行者》,這當是說的楊志、魯智深、武松的故事,此外,《石頭孫立》一篇可能也是水滸故事。 這是有關《水滸傳》話本的最早記載。南宋末有龔開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並序》,序里說:“宋江事見於街談巷語。”並說在龔開之前有畫院待詔李嵩,曾畫過宋江等人像。但龔開的贊並未說故事內容。現在看到的最早寫水滸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遺事》(見《宣和遺事》),它或出於元人,或為宋人舊本而元時又有增益。有的研究者認為它是說書藝人的底本。 它所記水滸故事梗概,從楊志賣刀殺人起,經智取生辰綱、宋江殺閻婆惜、九天玄女授天書,直到投降朝廷鎮壓方臘起義止,順序和後世的《水滸傳》基本一致。這時的水滸故事已由許多分散獨立的單篇,發展為系統連貫的整體。元代雜劇盛行,有大量的水滸戲出現,元雜劇和《大宋宣和遺事》所記水滸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但聚義地點不同,雜劇說的是梁山泊,《遺事》說的是太行山;雜劇中已有“一百八個頭領”之語,《遺事》只提到了36將的綽號姓名;《遺事》中寫李逵位列第14,燕青位列第28,雜劇中李逵是第13頭領,燕青是第15頭領。 凡此種種,可見在《水滸傳》成書以前,水滸故事在流傳中內容細節上頗有異同。這或者同在不同地區流傳也有關係。施耐庵正是把這些在不同地區流傳的故事,匯集起來,經過選擇、加工、再創作,才寫成這部優秀的古典名著《水滸傳》。《水滸傳》的故事最初起源於北宋宣和年間,從南宋開始就成為了民間口頭文學的主要題材。流傳下來的根據說書人編成的話本中就有“青面獸”“花和尚”“武行者”等。
書名由來
“水滸”出自《詩經·大雅·緜》中“古公亶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一句。但至於這個書名的確切含義,一直存在異議。 一種說法是:作者施耐庵由於厭惡爾虞我詐的官場,僅供職兩年,便辭官回到老家,一面教書,一面寫《江湖豪客傳》。書終於脫稿了,施耐庵對書中的情節都很滿意,只是覺得書名欠佳。當時還是施耐庵學生的羅貫中建議書名為《水滸傳》,施耐庵一聽,高興得連聲說:“好,好!這個書名太好了!‘水滸’,即水邊的意思,有‘在野’的含義,且合《詩經》里‘古公檀父,來朝走馬,率西水滸,至於岐下’的典故,妙哉!”於是將《江湖豪客傳》正式改名為《水滸傳》。
梁山好漢 詳細介紹
宋江 主要人物之一,字公明,山東濟州府鄆城縣人。他排行第三,身體黑矮,有孝名,為人仗義疏財,人稱孝義黑三郎。他廣泛交結英雄豪傑,且好行方便,每每排難解紛,扶困濟危,在江湖上威信極高,被人尊為“及時雨”、“呼保義”,作品寫他是天魁星臨凡,天罡地煞星之星主。原在鄆城縣做押司,晁蓋等劫生辰綱事發,他仗義前往報信,後為不致暴露與他們的關係而殺閻婆惜,逃避在外,鬧青州後帶人馬投奔梁山。聞父病故回家奔喪,被官府捉拿,刺配江州.因醉後題反詩被判死刑。眾好漢劫法場將他救上梁山。他團結弟兄。帶領義軍打了不少勝仗。晁蓋犧牲後,被推為梁山泊寨主。接任後進一步標榜忠義,改聚義廳為忠義堂,明確提出“替天行道"的口號。在他的領導下,義軍隊伍不斷壯大,不只打擊土豪劣紳,還衝州撞府,一再粉碎朝廷軍事圍剿。取得兩贏童貫,三敗高俅的重大勝利。但他受封建思想影響甚深,不反皇帝,對統治者有幻想,在關鍵時刻妥協動搖,通過私訪李師師.縱放高太尉,賄買宿元景,主動爭取招安,把義軍引向絕路。受招安後被利用去征遼和平方臘等農民起義,梁山頭領“十去其八”.他自已被高俅一夥毒死在楚州安撫使任上。這一形象頗為複雜,他不滿濫官當道的社會現實.同情被壓迫者。並在具體遭際中成為義軍領袖;他又恪守忠孝等封建道德,嚮往封妻蔭子,青史留名。這一矛盾貫串他的一生。 晁蓋 梁山義軍前期領導人。綽號托塔天王(龔開畫贊稱鐵天王),山東濟州府鄆城縣人,原是東溪村保正。他豪爽豁達,勇武果斷,敢作敢為,仗義疏財,愛結識天下好漢,兼之武藝高強,因此遐邇聞名。劉唐探聽得梁中書收買十萬貫金珠寶貝給丈人蔡京慶生辰,專程給他報信,商量中途劫取。他口稱“壯哉”,立即贊同,組織吳用、公孫勝、三阮等智取生辰綱。事發後.得到宋江報信,帶眾人上了梁山,由於林沖的擁戴,使他成為梁山泊主。他把劫得的生辰綱及自家財物分給眾人,並整點倉廒,修理寨柵,打造兵器,訓練士兵,嚴明紀律,使山寨一再打敗官軍圍剿,日益興旺,為梁山事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後在打曾頭市時中毒箭,傷重身亡。作為一令領袖人物。他的弱點,在於稍欠政治頭腦,謀略不足,對取生辰綱後怎么辦缺少考慮,事發後才倉促出走,沒識破王倫的虛情假意,曾頭市身亡,亦因為他沒有認真聽取林沖的意見,急於成功而中計。他在《三十六人畫贊》和《宣和遺事》中,都在三十六人之列,《水滸》為突出宋江而把他開除在外,如七十一回所稱“在晁蓋恐托膽稱王,歸天及早I惟宋江肯呼群保義,把寨為頭”。 綽號:玉麒麟 人物簡介:北京城裡的員外大戶,一身好武藝,棍棒天下無雙。被梁山泊吳用用計騙到梁山,盧俊義與梁山英雄大戰,不敵而逃,乘船逃走時被浪裏白條張順活捉。盧俊義不願在梁山落草為寇,乘機逃走。回到北京城,妻子賈氏卻與管家李固做了夫妻。盧俊義同時亦被官兵捉拿,屈打成招,下了死牢。宋江率梁山泊英雄攻打北京城,拚命三郎石秀獨力劫法場,救出盧俊義,殺了姦夫淫婦。盧俊義投奔梁山後,坐上了第二把交椅。受招安後盧俊義被封為武功大夫、廬州安撫使兼兵馬副總管。後被高俅用藥酒毒傷,不能騎馬,乘船時失足落水而死。盧俊義 主要人物之一,原為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生得豹頭環眼,燕領虎鬚,綽號豹子頭。作品寫他是天雄星臨凡。他武藝高強,不滿濫官當道的黑暗現實,常有本事抱負不得施展的感慨,而注意交結好漢,表現其英雄本色。但教頭的優渥、美滿的家庭生活,也形成他溫厚、隱忍和怯於反抗的性格。其妻在岳廟進香時被人調戲,他聞訊趕到舉拳要打,認出是本管太尉之子高衙內,先自手軟,還對人解說:“不怕官,只怕管,怕高太尉面上不好看,權且饒過。”雖對陸謙等 爪牙敢於刀刃相見,但為維護自己地位,不肯得罪上司,一忍再忍。高俅為滿足其子淫慾,設寶刀計將他刺配滄州,暗囑解差半路謀害,必欲置之死地。他負此不白之冤,尚指望掙扎著再回東京,野豬林里魯智深把他從棍棒下救出,他因此為解差求情,到滄州後,先守天王堂,後看草料場,安心於囚徒生活。高俅又派入至滄州,與管營、差撥台謀火燒草料場,要把他燒死,他由於草屋被雪壓塌暫避山神廟,才幸免於難。在被迫害得家破人亡,忍無可忍,退無可退的情況下,才挺身而起,殺了高俅的爪牙,雪夜上梁山。從血泊恨海中站立起來的林沖,思想性格都發生很大變化,義無返顧地投身於義軍行列。上梁山後,他火併了嫉賢妒能的原寨主王倫,為梁山的發展做出了貢獻。他是義軍馬軍五虎將之一,在對敵鬥爭中奮勇衝殺,立了許多戰功,在反招安的鬥爭中,也有較清醒的頭腦。梁山泊全伙受招安後,他於徵方臘回來,患風病癱了,病故於杭州六和寺。林沖 吳用 綽號:智多星 性格特點:足智多謀、神機妙算 主要事跡:智取生辰綱 人物簡介:平生機巧聰明,曾讀萬卷經書。使兩條銅鏈。吳用為晁蓋獻計,智取生辰綱,用藥酒麻倒了青面獸楊志,奪了北京大名府梁中書送給蔡太師慶賀生辰的十萬貫金銀珠寶。 李逵 主要人物之一,山東沂州沂水縣人,綽號黑旋風,小字鐵牛,作品寫他是天殺星臨凡。是個黑凜凜大漢,一頭蓬鬆黃髮,臉上長滿髭鬚,使兩把板斧,力大如牛。其兄與人家做長工,他因為打死人逃到江州傲小牢子。他無家無業,赤貧的生活環境和闖蕩江湖的經歷,造就了他對統治階級的仇恨和強烈的反抗精神,敢於藐視官府、封建律條和秩序,聲稱:“條例,條例,若還依得,天下不亂了!我只是前打後商量。”劫法場後宋江提出上梁山時,他第一個回響,叫道。“都去,都去!但有不去的,吃我一鳥斧,砍做兩截便罷!”上山後作戰英勇,以殺敵為樂,甚至睡夢中也斧砍高俅等奸臣,醒了還大叫“快當!”他愛憎分明。忠於義軍事業,每以“梁山泊黑旋風李逵"自稱,把自己和山寨緊密聯繫在一起,不容損害山寨利益。他不滿“原是山寨里人"的公孫勝聽從師父的話隱居不出,半夜越牆“砍”了羅真人.還欣喜除了一害。聽說宋江騙娶劉太公之女,便砍倒杏黃旗,要殺宋江,後經對證是歹徒假冒。便公開認錯,並殺歹徒,救回劉女。他一再提出“殺去東京,奪了鳥位”的主張,最激烈地反對招安。菊花會上,他高叫“招安,招安,招甚鳥安!”大鬧忠義堂。陳太尉來梁山招安,他撕毀詔書,痛打來使.公開辱罵皇帝.正是由於他和其他頭領的反對,延緩了義軍失敗的時間。受招安後,又再三要求殺回梁山泊。征方臘回來,他到潤州任都統制,得知朝廷賜宋江毒酒,再次進言“哥哥,反了罷!”但已晚了,他自己也喝了宋江給的毒酒。他是封建勢力的死對頭。 魯智深 主要人物之一,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出家後法名智深,因脊背上刺有花繡,人稱花和尚。作品寫他是天孤星下凡。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下一部貉猱鬍鬚,身長八尺.腰闊十圍,使一件六十二斤禪杖.力大無窮.曾倒拔垂楊柳.他隻身一人,無家無業,長期的軍旅生活和下層軍官的閱歷,不只鍛鍊出他一身好武藝,也造就了他粗豪爽直、酷愛自由、疾惡如仇、見義勇為的思想和性格。“禪杖打開危險路,戒刀殺盡不平人。”他對社會的壓迫和不平,懷有強烈的憤懣,對各種罪惡勢力,主動挑戰。為救金氏父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軍官當不成,上五台山當了和尚。又不守佛門戒律,二次大鬧寺院,被住持打發往開封大相國寺,在那裡與林沖結識。林娘子被高衙內調戲,林怕得罪高俅容忍退讓,而他則聲言要高吃他三百禪杖。當林被刺配滄州時,他暗中保護,大鬧野豬林,粉碎了高俅中途加害的陰謀。由於他與上層統治者對抗,和尚也當不成,一把火燒了菜園廨宇,先上二龍山,後歸梁山泊,走上武裝反抗的道路。在梁山為步軍頭領.是義軍的中堅力量,不只在反擊圍剿、攻州奪府中奮勇衝殺,而且對當權者認識較清,抵制宋江盼招安的錯誤主張,指出滿朝文武多是奸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殺怎得乾淨?招安不濟事,便拜辭了,明日一個個各去尋趁罷。”出於同生同死的義氣,他沒有“各去尋趁”,也隨之受招安,參與平田虎,王慶、方臘。眼見兄弟相殘,他滿腔悲憤,“心已成灰”,不願隨宋江還朝做官,在杭州六和寺坐化。 武松 主要人物之一,山東清河縣人。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逃避緝捕,改為行者打扮,故亦稱“行者武松”.作品寫他是天傷星臨凡。他身長八尺。一貌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氣力。靠賣炊餅的哥哥武大撫養長大。因酒後傷人逃到柴進莊上,躲避一時。在回鄉探兄路上,於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老虎,因此遠近聞名,陽穀知縣參他做了都頭,並在此與哥哥相逢。當他去開封為知縣送贓銀時,武大被西門慶與嫂子潘金蓮毒死,他為報兄仇,在去縣衙告狀不準的情況下,借謝鄰請酒取得真實口供,手刃潘金蓮,斗殺西門慶,然後到官府自首,被斷配孟州。在孟州幫助施恩奪回被蔣鬥神霸占的快活林酒店,蔣的後台張都監、張團練設計將他捉了作賊。血的事實教育了他,怨怒之情化為驚心動魄的反抗行動,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殺了蔣、張等十九口,蘸血在牆上寫下“殺人者,打虎武松也”,不再向官府投案,而是先上二龍山,後歸梁山泊,投身武裝反抗的行列。在反擊官府圍剿和攻城奪府的戰鬥中,他勇敢堅定,是義軍的主要將領之一。他反招安,指責宋江“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冷了弟兄們的心”。後他在征方臘時被包道乙砍斷左臂,不受封誥,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楊志 綽號:青面獸 性格特點:精明能幹、粗暴蠻橫 主要事跡:楊志賣刀、智取生辰綱 人物簡介:客籍關西,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武舉出身,官至殿司制使。因先後失陷花石綱、生辰綱,投魯智深二龍山落草,三山入伙打青州後上梁山入伙,為山寨馬軍八驃騎兼八先鋒使之一。 綽號:浪子 簡介:是三十六天罡星最後一名。原為北京人氏,自幼父母雙亡,在盧俊義家中長大,吹簫唱曲樣樣能行,射箭發鏢百步穿楊,人稱“浪子燕青”。盧俊義被吳用誆走之後,管家李固與盧俊義之妻賈氏勾搭成奸,霸占了盧的家財,又將燕青趕走。盧俊義回家後,李固又向大名府告發盧俊義私通梁山、題藏頭反詩之事。盧俊義被下獄,李買通了董超、薛霸,要他們二人殺了盧俊義。當董、薛正要下手之際,燕青趕來將二人射死。盧俊義被判死刑之後,燕青又與楊雄上山報信,引來宋江大隊人馬,在法場救下盧俊義,一同投靠了梁山。宋江元宵節上東京面聖受招安,暗通名妓李師師。燕青吹得一口好簫,和李師師拜為姐弟,面見宋徽宗,傳遞梁山訊息,為宋江受招安立了大功。招安後,燕青預感長此不會有好結果,便獨自離去,功成身退。燕青 孫二娘 外號:母夜叉 簡介:張青之妻。在孟州道十字坡與張青開酒店賣人肉,專乾殺人奪貨的勾當。武松被發配到孟州路過十字坡,險些遭到孫二娘的毒手。武松假裝喝醉酒捉住了孫二娘,張青求饒,武松遂與張青、孫二娘夫婦相識。孫二娘後來跟隨張青上了梁山,主持梁山西山酒店,迎來送往,打探訊息,是梁山第一百零三條好漢。隨宋江征討方臘時,孫二娘陣亡。 戴宗 綽號:神行太保 簡介:吳用至友,江州兩院押牢節級,通道術,腿縛兩個甲馬,日行八百里,夜行一千里,人稱神行太保。江州劫法場後上梁山,為山寨總探聲息頭領。 時遷 綽號:鼓上蚤 簡介:高唐州人,流落薊州,做飛檐走壁、跳籬騙馬的勾當,吃了官司為楊雄所救。三打祝家莊後上梁山入伙,為山寨軍中走報機密步軍四頭領之一。
思想內容
全書以農民起義的發生、發展過程為主線,通過各個英雄被逼上梁山的不同經歷,描寫出他們由個體覺醒到走上小規模聯合反抗,到發展為盛大的農民起義隊伍的全過程,表現了“官逼民反”這一封建時代農民起義的必然規律,塑造了農民起義領袖的群體形象,深刻反映出北宋末年的政治狀況和社會矛盾。 作者站在被壓迫者一邊,歌頌了農民起義領袖們劫富濟貧、除暴安良的正義行為,肯定了他們敢於造反、敢於鬥爭的革命精神。宋江原是一位周急扶困的義士,當他被逼上梁山之後,壯大了起義軍的聲威,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但由於他性格的二重性和思想的局限性,在起義事業登上巔峰之時選擇了妥協、招安,最終葬送了起義事業。小說通過宋江起義的失敗客觀上總結了封建時代農民起義失敗的經驗教訓。 小說以高俅發跡作為故事的開端,意在表明“亂自上作”,高俅是封建統治集團的代表人物。作者還寫了大批的貪官污吏和地方惡霸,正是他們狼狽為奸,魚肉百姓,才迫使善良而正直的人們不得不挺而走險,奮起反抗。同時,小說還對田虎、王慶、方臘等其他地區的農民起義軍作了一定的側面描寫,從廣度和深度兩方面深刻地挖掘出了封建時代的各種社會現象和問題,以及農民起義的深層原因。
藝術成就
《水滸傳》之所以成為中國文學史上影響巨大的作品,不僅在於它思想內容的豐富,而且也由於它藝術的成熟。《水滸傳》繼承並發展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的優秀傳統,而且把二者結合起來。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最突出地顯示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全書巨大的歷史主題,主要是通過對起義英雄的歌頌和對他們鬥爭的描繪中具體表現出來的。因而英雄形象塑造的成功,是作品具有光輝藝術生命的重要因素。在《水滸傳》中,至少出現了一二十個個性鮮明的典型形象,這些形象有血有肉,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在人物塑造方面,最大特點是作者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的歷史環境中,扣緊人物的身份、經歷和遭遇來刻畫他們的性格。 全書幾乎沒有什麼具體的社會環境的介紹,但通過對各階層人物及他們之間的關係的描繪,一幅北宋社會生活的圖景便非常逼真、清晰地呈現在我們面前,統治階級的驕奢淫逸以及受壓迫人民“撞破天羅歸水滸,掀開地網上梁山”的願望,則是組成這幅歷史圖景的經緯。 書中的人物性格,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產生和成長起來的。林沖、魯達、楊志雖同是武藝高強的軍官,但由於身分、經歷和遭遇的不同,因而走上梁山的道路也很不一樣,作者正是這樣表現了他們不同的性格特徵的。 禁軍教頭的地位,優厚的待遇,美滿的家庭,使林沖很自然地形成了一種安於現實,怯於反抗的性格,對統治階級的逼害一再隱忍;同時這種經歷,又使他結交了四方好漢,形成了豪爽、耿直、不甘久居人下的品德。因此林沖的隱忍不同於逆來順受。在他“忍”的性格中,蘊藏著“不能忍”的因素,聚集著復仇的怒火。 最後,他被逼上梁山,正是這種怒火的總爆發,是他性格發展的必然結果。與林沖相比,魯達並未遇到那樣的不幸,但他在和統治階級長期周旋中,看透了他們荒淫腐朽的本質,加之他一無牽掛的身世,形成了他酷愛自由,好打不平的性格。這種性格和當時黑暗的現實,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因此,魯達是向整個封建統治階級挑戰而主動地走上了反抗的道路。 此外在對招安的不同態度上,來自社會底層的李逵等人是堅決反對的;封建文人出身的吳用主張有條件的招安;來自官軍的絕大部分的將領則是殷切地盼望著招安。這種不同的態度,可以從他們各自的身份、經歷中找到充分的根據。 在人物塑造上,《水滸傳》總是把人物放在階級鬥爭的激流中,甚至把人物置於生死存亡的關頭,以自己的行動、語言來顯示他們的性格特徵。 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中這樣描寫:“樓上石秀只就一聲和里,掣出腰刀在手,應聲大叫:‘梁山泊好漢全夥在此!’……石秀樓上跳將下來,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數個;一隻手拖住盧俊義投南便走。” 只此寥寥數筆,通過對石秀幾個異常敏捷激活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作者巧妙地把人物的行動、語言和內心的複雜活動,緊緊地交融在一起,雖無靜止的心理描寫,卻能準確、深刻地揭示出人物的內心世界。同樣以劫法場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扯住盧俊義便走。 在他被捕後大罵梁中書時,道出了梁山大軍即將臨城的形勢,這才使梁中書不敢殺害他們。透過石秀果斷的行動,機智的語言,又看到了他細微的內心活動。 小說中類似這樣的精彩的描寫是很多的,像當林沖抓住高衙內提拳要打而又未敢下落時的微妙心理,像宋江吟反詩時流露出的那種壯志未酬、滿腔鬱悶的心情,都是通過行動、語言來表現出人物的內心世界,並進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 《水滸傳》善於把人物置身於真實環境中,緊扣人物的身份、經歷、遭遇,成功地塑造了李逵、魯智深、林沖、武松等眾多鮮明的英雄形象。 而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上,總是把人物置在生死存亡的關頭,以其行動和語言顯示其性格特點。如在“劫法場石秀跳樓”一回,通過石秀幾個異常敏捷動作的白描,把他當機立斷、臨危不懼的性格表現得入木三分。 在塑造人物時,作者既植根於現實,又把自己的愛憎感情熔鑄在人物身上,如吳用的機智過人,李逵的赤膽忠心,以及對武松打虎、魯智深倒拔垂楊柳等誇張的描寫,結合了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寫作手法。 在塑造人物時,作者亦多用對比手法。如在武松斗殺西門慶的事件中,何九叔與鄆哥恰恰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何九叔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處處預留退步,表現其世故機變而怯懦的性格;鄆哥則好管閒事,反映其年輕好勝、幼稚天真而又抱打不平的態度。 刻畫人物,往往在人物第一次出場時,首先通過肖像描寫,展示人物獨具的性格特徵,這是《水滸傳》刻畫人物的特色。如第三回魯達第一次出場時,通過史進的眼睛看見:他是個軍官模樣,“生得面圓耳大,鼻直口方,腮邊一部絡腮鬍須,身長八尺,腰闊十圍”。只幾筆就揭示出魯達這個粗莽正直的英雄性格。對行者武松,寫他“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下子就揭示出武松精明英武的性格特徵。 《水滸傳》曲折動人的情節,尖銳激烈的矛盾衝突,往往通過一個個場面展開、一個個細節描寫、一步步地推向高潮。第23回寫武松打虎的情節就是如此。第一個場面,寫他在景陽岡下酒店一連喝了十幾碗酒。接著第二個場面,寫他走出酒店被店家喊住說:有大蟲傷人和三碗不過岡。武松懷疑店家用心不良,決計過岡。第三個場面寫他行數里,看見剝皮樹幹上寫著有大蟲傷人等兩行字,武松將信將疑地仍繼續上岡。第四個場面寫他來到景陽岡上,看到山神廟前的印信榜文確信有虎。接著第五個場面才寫他在岡上遇虎、打虎。 在打虎這個場面中,老虎的一撲、一掀、一剪,武松一一躲過,以及武松的哨棒打在樹上被折斷,他就勢按住老虎拳打腳踢,老虎以利爪刨出土坑等等,都是一個個細節。這些細節在寫武松神勇的同時,扣人心弦地把情節推向高潮。 《水滸傳》的情節生動曲折,大小事件都寫得騰挪跌宕,引人入勝。有一些段落,集中了很多人物、精彩的場面,如“智取生辰綱”、“三打祝家莊”等。而每一組的情節又往往是人物的性格發展史,如“景陽岡打虎”、“斗殺西門慶”、“醉打蔣鬥神”、“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等情節,使人不期然想起武松。 類似的事件寫出不同的情節,這也是《水滸傳》的顯著特色。如林沖買刀和楊志賣刀、武松打虎和李逵殺虎、武松殺嫂和石秀殺嫂、江州劫法場和大名府劫法場、以及林衝起解和盧俊義起解等等,事件類似卻寫出了完全不同的情節,顯示出生活豐富多彩和人物性格異彩紛呈。 《水滸傳》的結構是縱橫交錯的複式結構。梁山起義的發生髮展和失敗的全過程縱貫全篇,其間連綴著一個一個相對獨立自成整體的主要人物的故事。這些故事自身在結構上既縱橫開合,各盡特色,又是整個水滸故事的有機組成部分。《水滸傳》的這種獨具特色的結構,是民間藝人“說話”特色的具體表現。與之相聯繫的是《水滸傳》的語言,它在民眾口語基礎上經過加工提煉,保存了民眾口語的優點,具有洗鍊、明快、生動、色彩濃烈、造型力強的特色。《水滸傳》的語言,以北方口語為基礎,經過加工,故其語言特色,明快、洗鍊。如寫魯達三拳打死“鎮關西”鄭屠,第一拳“正打在鼻子上,打得鮮血迸流,鼻子歪在半邊,卻便似開了個油醬鋪,鹹的,酸的,辣的,一發都滾出來。”既通俗,又生動。《水滸傳》的語言生動準確,富有表現力。如寫魯智深打店小二時,“魯達大怒,揸開五指,去那店小二臉上只一掌……”用“大怒”和“一掌”還不足表現魯達之憤怒,而用了一個“開”字,表現出其神韻。
美國作家賽珍珠的諾貝爾獎獲獎演說《中國小說》,以中國古代小說的發展史作為主要內容,其中有較大的篇幅介紹了《水滸傳》的創作、演變及流傳過程。她評價《水滸傳》是“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
阿根廷作家博爾赫斯曾專門撰文對《水滸傳》進行過點評,他認為《水滸傳》的情節有“史詩般的廣闊”,並認為其與西班牙17世紀的“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
社會影響
《水滸傳》對招安的描寫曾經對某些義軍的領袖產生過消極的影響,如張獻忠在谷城受撫,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滸故事耳”(《紀事略》)。但比較起來,《水滸傳》對農民起義的積極影響還是主要的。一批批義軍將《水滸傳》作為起義的教科書,從中汲取力量,高舉起武裝鬥爭的大旗。據現有的資料記載,從萬曆十四年(1586)起,就可以看到梁山英雄對於造反者的影響。特別是在明末農民大起義中,水滸英雄的口號已被廣泛地寫在農民軍的義旗之上,許多義軍首領襲用了《水滸傳》的人名或諢號,成為中國農民起義史上的一種奇觀。後來清代義軍打著《水滸傳》旗號的也屢見不鮮,太平天國、天地會、小刀會、義和團等無不受到《水滸傳》的影響。這在中國小說史乃至整箇中國文學史上是沒有一部作品可以和它相比的。
文學影響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長篇小說,開創了白話章回體小說的先河。它作為一種新的文體,從此在文學領域內確立了應有的地位,開始逐步改變以詩文為正宗的文壇面貌。從小說創作的角度來看,它和《三國演義》一起,奠定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風格,為廣大人民大眾所喜聞樂見,形成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心理和鑑賞習慣。但它比之《三國演義》,更貼近生活,作者開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會、日常瑣事和平凡的人物,注重刻畫人物性格的層次性、流動性,並純熟地使用了白話,多方面地推進了中國古代長篇小說藝術的發展。 《水滸傳》在明代時被列入“四大奇書”。近現代以來,又成為古典小說“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的文風、構思和理念,都對後世的中國乃至東亞小說,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明清兩朝,出現了多個版本的《水滸傳》續作,另有很多小說、戲劇等以《水滸傳》中的故事為素材,比如明朝的世情小說《金瓶梅》就是從《水滸傳》中武松殺嫂的情節發展而來的。另外,《水滸傳》還被翻譯成了多種文字,在國外很多國家流傳開來,如18世紀流傳到日本、朝鮮,朝鮮最早的小說之一《洪吉童傳》和日本曲亭馬琴的小說《南總里見八犬傳》的創作,都受到了《水滸傳》的影響。19世紀,《水滸傳》又流傳到了歐美各國,出現了德語、法語、英語等譯本。
衍生作品
續書 從明清時代開始,就有許多作家為不同版本的《水滸傳》水滸傳創作續書。 其中有代表性的包括:明末清初陳忱的《水滸後傳》、青蓮室主人的《後水滸傳》,這兩本作品都是續百回本水滸的代表,而清代錢彩所著《說岳全傳》中也有不少承接百回本《水滸》的人物和內容;清代俞萬春的70回本續書《蕩寇志》是站在梁山好漢對立立場上的續書中的典型作品;而清末西泠冬青的《新水滸》和陸士諤的《新水滸》則借水滸故事表達了對社會變革的認識,近現代的著名續書,則有程善之描寫梁山好漢分崩離析的《殘水滸》、張恨水講述梁山好漢抗金的《水滸新傳》,以及姜鴻飛構思獨特的《水滸中傳》等。此外還有被部分研究者認為是古本的《梅氏藏本水滸傳》(又稱“古本水滸傳”)等。而20世紀下半葉以後作者所作續書中,代表作包括袁闊成的評書《水泊梁山》,以及根據該書節選改編的《大鬧大名府》《巧破乾坤樓》《大鬧神州擂》等;王中文規模浩大的《水滸別傳》、巴孤講述梁山好漢與三國群雄爭霸的《賊三國》、林沖(作者筆名)“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作之身”的《結蕩寇志》、詩詞天下無雙講述水滸人物在陰間的故事的《賊水滸》等。 此外,近現代作家褚同慶有從頭改寫的《水滸新傳》一部,日本著名小說家吉川英治有《新水滸》,其他日本作家如柴田煉三郎、北方謙三等都有重撰的水滸題材小說。 另外,明代蘭陵笑笑生的名著《金瓶梅》也是衍生自《水滸傳》武松故事的一部小說。 改編 明代李開先創作的傳奇劇《寶劍記》 明代沈璟創作的戲曲《義俠記》 1972年張徹等執導的電影《水滸傳》 1998年張紹林執導的電視劇《水滸傳》 2011年鞠覺亮執導的電視劇《水滸傳》 2011年國產卡通片《水滸傳》 畫作 從明朝以來,梁山一百單八將就經常成為中國畫家喜愛創作的題材。其中明代畫家陳洪綬的《水滸葉子》和杜堇的《水滸人物全圖》是現存最早的代表作品。清代的水滸人物畫代表作者則有任薰、陸謙(與小說中同名人物無關)等。 20世紀以來,傳世的水滸人物畫則更多,如張光宇、黃永玉、戴敦邦、葉雄、孫景全、於文龍等人的作品都較有影響。作為深受中國古典文學影響的國家,日本從19世紀開始也有大量畫家創作水滸人物畫,江戶時代的浮世繪名家葛飾北齋、歌川國芳等都畫過水滸人物。而現代則有日本著名插畫家正子公也的《繪卷水滸》中油畫風格的人物圖。連環畫之中,劉繼卣的《武松打虎》堪稱經典之作。而漫畫中則有蔡志忠的水滸漫畫和當代漫畫家黑背的《梁山》系列,以輕鬆詼諧的方式表現水滸故事。此外還有梁偉家和日本橫山光輝等人的漫畫畫冊都較為著名。
中文版本
《水滸傳》的版本有“繁本”和“簡本”兩大系統。繁本描寫比較細膩,在大聚義以後為征遼、平方臘等情節;簡本文簡事繁,文字比較粗略,卻比繁本多出平田虎、平王慶兩大情節。簡本曾在明清時的中下層讀者中流行,但進入20世紀後迅速沒落,並成為版本演變史的研究材料。 簡本系統中,具有代表性的是評林本(水滸志傳評林)和劉興我本。而繁本又分七十回本、一百回本和一百二十回本三個系統,其中以百回本為最古,容與堂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一百卷敘事詳盡,內容完整,是百回本中現存最早的繁本,楊定見序、袁無涯刻本《水滸全傳》則是該書眾多版本中內容最全的一百廿回本。 此外又有明末清初人金聖歎據繁本(一般認為是根據120回本)刪節、潤色而成的70回,他將原一百回的第一回作為楔子,正文70回,所以這個70回的本也可以稱為71回本。這個本子只到大聚義為止,然後讓盧俊義做了一個108將全部被俘的噩夢。金聖歎本在客觀上保留了《水滸傳》的精華部分,經他修改、潤飾過的文字水平更高,得到了文人階層的很大推崇,流傳很廣。
外國譯本
《水滸傳》的日文譯本最早在18世紀就已出現,影響較大。其對東亞各國的小說藝術產生極深遠的影響,朝鮮最早的小說之一《洪吉童傳》和日本曲亭馬琴的著名史詩小說《南總里見八犬傳》均是受《水滸》影響產生的。 19世紀開始傳入歐美,最早的德文譯名是《強盜與士兵》,法文譯名是《中國的勇士們》。英文譯本有多種,最早的70回譯本定名為《Water Margin》(中文意思是“水邊”),由於出現最早和最貼近原名的原因這個譯名往往被認為是標準譯名,美國女作家、193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賽珍珠在將它翻譯成英文時就定名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內皆兄弟》),70年代末中國籍美國翻譯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漢),後來還有人把120回本也譯成英文。而據傳,還有某外國版本叫《105個男人和3個女人的故事》。 義大利把《水滸傳》中花和尚魯智深的故事取出譯成《佛牙記》。後來,德國人又把《佛牙記》翻譯成了德文,譯名成了《魯達上山始末記》。德國還翻譯了《水滸》中楊雄和潘巧雲的故事,譯名是《聖潔的寺院》。而《水滸傳》中武大郎與潘金蓮的故事,德國人則譯成了《賣炊餅武大的不忠實婦人的故事》。德國人還翻譯了《水滸傳》中晁蓋、吳用等人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譯名有兩個:《黃泥岡的襲擊》,《強盜們設定的圈套》。英國翻譯了《水滸傳》中林沖的故事,譯名是《一個英雄的故事》。
其他人也問了
《水滸傳》是什麼?
《水滸傳》的思想傾向有何不同看法?
水滸傳為何被禁書?
《水滸傳》的藝術成就為何?
本條目記敘的是一百二十回本之水滸傳嗎?
《水滸傳》如何揭示起義的社會根源?
《水滸傳》,是以 官話白話文 寫成的 章回小說,列為中國古典 四大文學名著 之一, 六才子書 之一。 成書年代極具爭議,主流支持「明代 嘉靖 說」,約1524年。 [1] 其內容講述 北宋 山東 梁山泊 以 宋江 為首的 梁山 好漢,由被逼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 朝廷 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 又稱《忠義水滸全傳》《江湖豪客傳》《水滸全傳》,一般簡稱《水滸》,全書定型於 明朝。 作者歷來有爭議 [2],一般認為是 施耐庵 所著,而 羅貫中 則做了整理。 此書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亦是《四大奇書》之一。 成書年代. [編輯] 成書年代極爭議。 現存最早的完整版本刊於1589年,這是年代下限。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以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被後人歸為中國古典四大文學名著之一。 其內容講述北宋山東梁山泊以宋江為首的綠林好漢,由被迫落草,發展壯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東征西討的歷程。
2022年3月4日 · 10分鐘快速讀名著:《水滸傳》每回內容概括(上). 第一回 張天師祈禳瘟疫 洪太尉誤走妖魔. 北宋仁宗事情,京師瘟疫盛行,洪太尉奉旨前往江西龍虎山,請張天師來汴京禳疫。. 洪太尉到了龍虎山,沒有見到張天師,反而不顧眾位道士的勸阻,打開 ...
後第五十回 水滸全傳 里仁書局八十三年十月十五日, 彩畫本水滸全傳校注> 第七十一回 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
《水滸傳》全稱《忠義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古白話文寫成的長篇章回體小說,以宋江領導的起義軍為主要題材,通過一系列梁山英雄反抗壓迫、英勇鬥爭的生動故事,暴露了北宋末年政治腐朽和殘暴,揭露了當時尖銳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