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4月25日 · 【明報專訊】韓劇《大長今》男星池珍熙與《家人之間為何這樣》金賢珠合演有線頻道JTBC新劇《臥底》前晚首播,改編自英國BBC電視台同名劇集,講述池珍熙隱藏國家安全部人員身分,捲入連串案件,為了守護家人,必須孤身作戰的故事。

  2. 2021年8月6日 · 【明報專訊】經典韓劇《大長今》男星池珍熙、《天空城堡》尹世雅及《梨泰院Class》金惠恩合演有線頻道tvN新劇《The Road:1的悲劇》,前晚首播收視率錄得3.4%,成績不過不失。

    • 新選舉制度強化了關係政治?
    • 以「政治為終身志業」的院系教育
    •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
    • 「平等政治」與「希望政治」

    「完善選舉制度」落實,需通過「選舉委員」提名方能獲參選機會,門檻提高。不少人直觀認為「素人」及「新秀」更不易獲選委青睞,變相有利「政商後代」。政治領袖不取決於門第,重要的是,是否懂民生、有手腕、具遠見。本文想探討一個過去鮮有觸及的課題:究竟在香港有否條件在「政商後代」培養出政治領袖? 「貴族參政」在不少政體屢見不鮮。貴族參政歷史根深的英國,過去多屆首相都來自中產或以上家庭,部分更是富甲一方的貴族之後。可合理預期他們生活無憂,並與上層名流及跨國企業高層擁有特殊私人及家庭關係。簡單地說,英國首相年薪約170萬港元(香港特首年薪約500萬港元);實際上要維持上流社會生活,根本不可能沒家族支持參政,僅依賴微薄薪俸明顯是杯水車薪。 綜觀大部分政治領袖一生仕途,都要廣結人緣,累積口碑是很重要條件。無疑出...

    除了人脈,政治領袖能否具感召力,組建有相同理念的團隊,亦是重要條件。筆者發現,學院的教育,實際帶來相對穩定及公平的政治培養機制。比較英國的政治領袖及港督,會發現在學歷及學科專業上都有很特定方向。英國本地常有說法形容,牛津大學是國會議員的搖籃;工黨領導則有不少來自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內地政治也有相似情况,政商領導不少出自「北清」兩所國家頂尖學府。 有云「學而優則仕」。收分要求最高的學府,吸納的都是被社會認可的精英。其一,不論出身,都需通過公開考試而被取錄,確保公平性及個人能力。其二,同窗在求學時期坐而論道,建立識於微時的信任;也對當下時政、未來政局產生共同理想與社會關懷,為團隊建立雛形。其三,個別學院的政治學科訓練定位明確,培養世界各國管治人才;學科設計上兼備理論和實用。 顯然香港各大院校的政治...

    回到本地,政商二代何以多年難有政治領袖?筆者私下訪談,歸納了幾個主要問題。 第一,政商二代對參政或加入「熱廚房」都心存顧忌,機會成本較高。大部分香港「政商家族」都有商業背景,即使不考慮自身情况,也要顧及企業或家族利益。過多參與政治,有機會影響企業發展。有時高調的表態更像是為滿足組織要求及需要,參與政治更像是社交、維持政商關係。 「資本是沒有祖國的」。香港絕大多數企業都涉及全球業務,香港只是板塊其中一部分;他們的利益不一定與中央及港府完全一致,缺少誘因共同維持管治;港英政府年代的匯豐銀行、怡和洋行的業務則全賴於亞洲和香港,有很大動機與港英政府同心同德。同樣情况與英國本地政治人物相似,大多是百年家族,家族利益已經在政商界盤根錯節,在情在利也需要共同維持管治。 第二,即使有意培養「政商後代」作為政...

    未來的政治制度,顯然已經為「愛國者治港」,定下政治底線及制度保障機制。「政治議題」將不會是未來選舉主要裂隙;取而代之理應是在民生、經濟、發展、環保、社會福利等問題上的完整構想和識見。 對港部門及建制陣營也應該與時並進。有意識地改變用人思維,放棄「計劃式」的培養,轉為循「市場式」的風險投資。根據不同政策領域中的表現及潛力,招徠在該領域中的人才,平等對待、長期關注和聯繫,作適當政治引導,並給予足夠空間和機會。尤其明確了「愛國者治港」的制度底線後,是時候減少以諮詢委員會及各類公職作為政治培訓場或友好酬庸——現時這些做法,有時反而削弱這些崗位的權威、信任及「行政吸納政治」的重要功能。 筆者一直認為香港有很多了不起的政商家族,如何在香港這個複雜的政治和經濟環境自處,一直游刃有餘。然而,新國際形勢已至,...

  3. 2021年4月23日 · JTBC食髓知味,最近又重拍BBC另一同名劇集《臥底》(Undercover),由《家人之間為何這樣》金賢珠與《大長今》池珍熙合演,講述池珍熙隱藏身分而捲入連串案件,為了守護家人孤身作戰的故事。

  4. 2021年4月25日 · 池珍熙新劇首播收視一般. Rita Ora《雷神奇俠4》導演傳緋聞. 《浪客劍心》開畫票房超逾上集. 【開箱】《不能忘記的名字》 南柱赫愛上韓志旼甜中帶苦. prevnext. 【明報專訊】48歲強尼(原名許博文)為ViuTV主持3輯《全民造星》及演出劇集《暖男爸爸》人氣急升,被封「ViuTV一哥」,密密拍廣告,最近主持節目《學神出沒注意》,還參演電影《二次人生》。 他接受商台《1圈圈 星光背後》訪問,直認主持3輯《全民造星》令他事業有突破,這半年收入多了,觀眾看《全民造星》間接留意到他。

  5. 2021年8月19日 · 首被告陳強(58歲)由大律師李家齊代表,辯方透露案發時他是律師樓行政人員,現時從事拖車外判工作,已沒有在律師樓工作。 次被告張曉惠(33歲)由大律師吳政煌代表,辯方透露她於2014年起獲認許為大律師。 兩人同被控於2017年1月27日至11月21日間的若干日子,在香港與馬家健,一同串謀與其他人妨礙司法公正,即就荃灣法院刑事案件2016年第2496號的相關刑事案件,虛假地表示洪智謙沒有要求馬家健接收上述相關案件的郵包;聲稱洪智謙並不涉及於上述相關案件。 據了解,洪智謙暫時未被列入證人列表。 控方由高級檢控官(副主管)潘藹蓮代表。 控方表示,兩名被告串謀妨礙司法公正,要求馬家健承擔所有刑責,以撤銷同案被告洪智謙的刑責,案情嚴重。

  6. 2021年8月5日 · 上一篇. 【開箱】《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印象2》 不同影癡成就經典好戲. 圖1之1 - 導演羅拔湛米基斯與男主角湯漢斯為了完成《阿甘正傳》,各自減薪 . . . . . . 【明報專訊】《辣身舞》、《寶貝智多星》、《捉鬼敢死隊》和《虎膽龍威》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賣座佳作,紀錄片《電影的故事:你我的永恆印象》(The Movies That Made Us)把4片搬上大銀幕的經過細說從頭,一連4集於2019年在影視串流平台Netflix上架,受到影迷青睞,曾拍過美劇《新婚物語》的監製拜恩韋斯(Brian Volk-Weiss)遂再拍第2季,並於上月23日在Netflix上架。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限時優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