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2月11日 · 其勝利,《勸發增上意樂會》云: “ 除諸苦及冥暗,是能永斷惡趣本 39,諸佛所贊聖 40 精進,此恒常應止。 其中精進的勝利,佛在《勸發增上意樂會》中說:精進遣除諸苦及無明黑暗,是能永斷惡趣諸苦的根本,三世諸佛所讚歎的精進超過其他功德,應當恒時殷重止精進。

  2. 今初。 金一、明懈怠. 不入道者略有二類:一雖見修而不趣入;二怯弱不入,謂我豈能如是修習。 不入道的情況略說有兩類: ① 雖然修,但心不趣入; ② 由於怯弱而不趣入,即心想:我怎麼有能力這樣修呢? 雖尚有餘能不能修未嘗思擇而不趣,然此說求解脫,彼非此說。 (除了前述兩類之外)雖然還有連自己能不能修,不曾思惟抉擇而不趣入的人,在此處專門針對希求解脫宣說的。 世人沒有解脫之心,所以不會考慮自己能否修持,他們沒有入道的動機,當然不會趣入修行。 此處針對內道修行人宣說的,因此不必涉及這種情況。 初中有二:一推延懈怠,謂念後時有暇能修;二雖非如是,然於庸常諸下劣事,貪著覆蔽。

  3. 2020年6月1日 · 廣論消文145-2 日常法師開示 故防護心後不更作,至為切要。. 生此心,復賴初力。. 推薦 0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145-2 日常法師開示. 【此中初力,謂於往昔無始所作諸不善業,多起追悔,欲生此,須多修習感異熟等三果道理。. 修持之時 ...

  4. 廣論消文 37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 推薦 3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廣論消文37 P34 L1 - L9. 第六上師何如皆不可觀過者:. 下至唯從聞一偈頌,雖犯戒等,亦應就其功德思惟,莫觀過失,悉無差別。. 第六科、無論上師怎麼樣,都不容許對他觀過:. 即使是 ...

  5. 廣論消文113 作詩大善根,我慧尊故,如夏季江河,雖小極增長。. 消文113 112頁1行-113頁3行. 【故如《讚應讚》云:「如尊之福田,三世間非有,施處尊第一,淨令座淨。. 猶如虛空界,橫豎無邊際,於尊為利害,異熟無盡際。. 」】. 所以,正如《讚應讚》所 ...

  6. 2016年5月5日 · 諸佛教. 諸佛.聖賢.仙真入世渡人之旨。. 一貫道在家修的殊勝道在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都道,不只佛堂上有道,佛堂在於求道、辦道、講道、聽道。. 至於最重要的行道, 則在日常生活之中。. 日常生活之中就是人道,道場仙佛常言:「人道圓滿,天道 ...

  7. 圓覺淺言 立志修道行功了愿. 推薦 4 收藏 0 轉貼 0 訂閱站台. 我們知道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無論男女老幼富貴貧賤,有他 大 多不相同的願望,因有了願望而產生了奮鬪精神與力量,以期達到願望,願望就是我們今天所要研究的志向,俗云「有志事竟成 ...

  1. 相關搜尋

    池田依來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