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洪松蔭出生於一個貧困家庭,年幼時父親拋棄妻兒出走,一家七子由母親獨力撫育,1977年10月,由同學介紹下接觸單車比賽、並組織單車隊,但翌年隊友在比賽時發生交通意外不幸喪生,並因此立志參加單車比賽出人頭地。

  2. 往港島方向幾乎每日上下午繁忙時間(尤其是早上8時至10時)都會出現交通擠塞。 因此,除隧道收費外,由1984年6月1日起,當局向所有車輛徵收隧道稅,冀減低流量,但成效甚微,後來政府決定在1986至1989下半年期間建設東區海底隧道 ...

  3. 1967年香港發生暴動,巴士司機罷工,部分路線因而暫停服務,交通陷入癱瘓,為紓緩這個問題,較小型的巴士(小巴)因而產生。政府容許小巴進入市區,白牌車越來越受市民歡迎,數目不斷增加。1969年,小巴由9座位增至14座位,從此14座便成為小巴的別稱。

  4. 在國家還未推行改革開放之前,香港同胞回鄉探親或過年,都面對幾個方面的問題,一是交通問題,二是過關問題,三是帶「禮物」回去問題。 當年香港同胞回鄉探親或過年,無論你家住哪裡,在廣州也好,深圳東莞也好,或是在上海、北京也好,要回去就得要在火車站坐火車到羅湖。

  5. 1989年,中巴因勞資雙方就退休金安排談判破裂,中巴員工發動罷駛,造成港島交通大混亂。 政府為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遂於1990年批准城巴先後開辦三條空調非專利屋 巴士路線,打破中巴在港島區的壟斷局面,中巴和城巴在香港島的正面競爭亦正式開始。

  6. 司機罷駛引致港島交通大混亂,可算是中巴由盛轉衰的轉捩點。當時的港英政府於1991年將中巴在1987年取消的12A線(中環至麥當奴道)公開競投,城巴憑著經營屋 巴士業務的經驗,獲得了這條路線的專營權。為引入競爭,政府在1992年延續中巴經營權時,取消中巴其中26條巴士線的經營權,並公開招標 ...

  7. 從六十年代至今,每逢中秋佳節和追月夜,維 的草地、屋村的公園例必人頭湧湧。不少家庭扶老攜幼帶備燈籠、月餅、芋頭及時果在維草地席地而坐,欣賞月色。情侶們和小孩子更會在月餅罐內點起蠟燭,砌出各式各樣的圖案,令維在中秋之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