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9月27日 · 余華是當代中國一位可以傳世的傑出作家他的作品有強烈的現實關懷和悲憫情懷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余華和魯迅一樣棄醫從文從1980年代開始嶄露頭角持續關注現實苦難和人間悲苦1990年代以來他先後寫下在細雨中呼喊》、《活着》、《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第七天》、《文城等多部長篇多次獲得國際文學獎項並曾在2004年被授予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筆者非常推崇余華的小說《活着》,這是一部有希望寫進文學史的力作,具有史詩氣質。 《活着》的主人公福貴早年是個生活在富裕地主家庭的浪蕩公子,後來淪為貧窮的佃農,經歷內戰、土改、三年饑荒、文革等歷史事件。 福貴的親人一個個離他而去,多數是非正常死亡,大時代下的個體悲劇和命運無常貫穿福貴一生。

  2. 2023年7月22日 · 出版: 2023-07-22 17:57 更新:2023-07-24 08:11. 72. 書展今日22日舉行的名作家講座系列」,邀請到活着作者余華現場展開演講。. 相關講座反應熱烈不少讀者一早已在網上登記希望可以現場聽到余華分享。. 不過據讀者提供的影片所見約下午2 ...

  3. 2023年7月24日 · 撰文:梁嘉欣. 出版: 2023-07-24 20:20 更新:2023-07-25 13:15. 【書展2023今年書展在本週六22日請來活著作者余華進行講座反應熱烈萬人空巷惟不少讀者無法進場引起不滿。. 講座圍繞余華文學作品解讀並設有現場觀眾提問環節期間余華 ...

  4. 2022年7月26日 · 活着的作者余華在韓文版的序言中說作為一個詞語,「活着在中國的語言裏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作為一部作品,《活着講述了一個人和他的命運之間的友情這是最為感人的友情他們誰也無法拋棄對方同時誰也沒有理由埋怨對方。 他們活着時一起走在塵土飛揚的道路上,死去時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與此同時,《活着》還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就像中國的一句成語:千鈞一髮。

  5. 2022年7月27日 · 如果說福貴恰如小說作者余華寫的人是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影片中的二舅則除了忍受之外明顯多了些樂天知命豁達當然福貴的苦難是一種大時代的悲歌是一個民族曲折命運在個體身上的集中縮影而二舅主要是個體的不幸與時代有關係但又沒有福貴與時代之間那麼密切。 二舅的意義主要在於給今天那些生活在承平年代卻又焦慮不已的都市人的啟迪。 不過,樂天知命、豁達的二舅形象是影片塑造出來的,現實生活中二舅是否如此不得而知。 在整個影片中,二舅一言不發,只有影片作者通過旁白的描述。

  6. 2024年3月14日 · 大國小事. 結婚16年3女全非親生 綠帽男終成功離婚 前妻淨身出戶還要賠償. 撰文:許祺安. 出版: 2024-03-14 11:52 更新:2024-03-14 11:52. 2022年3月長期在外工作的內地人夫陳志顯發現妻子余華化名和另一男子同住一家賓館之後他對3個孩子進行DNA鑑定結果發現都不是他親生。 陳志顯一怒之下將妻子告上法庭,並要求精神賠償。 近日法院調解,兩人確定離婚,余華一方支付賠償款,不再爭房產,淨身出戶,小孩歸屬則尚未宣判。 內媒採訪陳志顯,他表示,自己打算放下此事,開始新生活。 據了解,陳志顯此前受訪時表示,自己決定打名譽侵權官司、離婚官司,向公安機關申請刑事立案,因為「只有讓余華和「小王」吳姓男子受到處罰,他才有勇氣去淡忘傷痛。

  7. 2021年5月24日 · 出版: 2021-05-24 22:00 更新:2021-05-25 12:47. 編按中國小說家余華曾是八十年代中國先鋒小說領軍人物活著》、《許三觀賣血記》、《兄弟等作品而廣為人熟悉,《文城是繼第七天後余華最新長編小說故事講述一個發生於清末民初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