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澳門天文台天氣報告 今天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香港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8日 · 由於澳門與香港地域和文化相近,所使用的天氣警告系統亦類同,故不少澳門居民多以「澳門天文台」稱呼氣象局。 情況類似 澳門廉政公署 ,其簡稱「CCAC」被誤稱為「ICAC」( 香港廉政公署 的英文簡稱)。

  2. 午間天氣報告》:每天13:00於澳視澳門播出,每天13:27於澳門資訊播出。 《天氣報告》:每天19:55於 澳視澳門 和 澳門資訊 同步播出。 歷史 [ 編輯 ]

  3. 澳門氣候. 坐标 :22°11′45″N 113°32′29″E. 澳門屬 海洋性 副熱帶季風氣候 ,每年以10月中至12月㡳 (今年以10月19日至2021年1月3日) 天氣最佳至最穩定,天氣和暖並且陽光充沛、濕度不高,最為舒適。. 澳門春季約在3-4月期間,天氣潮濕多霧。.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受 ...

  4. 其他人也問了

  5. 根據《世界日報》報導澳門天氣情況︰「至昨日(1月26日),更覺嚴寒,早上微風雪雨」 [2];《大眾報》則報導距離澳門約300米的灣仔,在凌晨時份曾下微雪,牛隻凍死。

    • 台徽
    • 發展歷程
    • 總部
    • 氣象監測設施
    • 工作範圍
    • 警告信號所引起的爭議
    • 出版刊物
    • 天文台電腦運算系統
    • 外部連結

    天文台台徽的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每當颱風襲港的時候,所有市民都會想起天文台,因此以颱風形狀作為天文台的台徽。正中的十字坐標,代表從雷達監測颱風雨帶,代表天文台時時刻刻都觀察著天氣的變化,並以準確預測天氣為目標。把颱風形狀左右兩邊拉闊,套在像地球般圓中帶扁的外框中,取其平穩慎重形象,同時也代表天文台的工作範疇包含氣象及地球物理等方面。此外台徽中有兩個「S」,一個是白色的「S」,內有另一藍色的「S」,這兩個「S」代表了科學(Science)及服務(Service)代表天文台「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Service based on Science)之宗旨。

    1873年,首屆國際氣象會議在維也納舉行,成立國際氣象組織,提出氣象是國際關注事宜。翌年1874年九月,香港遭受颱風蹂躪,史稱甲戌風災。甲戌風災為香港帶來巨大破壞,奪去超過 2,000 人的性命,是當時香港人口近 8%。時任總督軒尼詩及其副官龐馬少校(Major Henry S Palmer)後來修訂計劃,勾勒出天文台早年三大工作方向:一、進行氣象觀測;二、提供觀象授時服務;三、進行地磁觀測。1879年,第二屆國際氣象會議在羅馬舉行,推動國際氣象合作。當時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耶穌會士 Federico Faura 營運的馬尼拉天文台(Manila Observatory)擁有殖民世界最先進儀器,電報網接通呂宋島上 14 個觀察站,並成功在 1880 年開始透過連接海底電纜,向香港發出第一個...

    香港天文台總部設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4A號,建於1883年,建築物本身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其後於1983年於主樓旁邊加建新大樓,即百週年紀念大樓,以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間。每年3月或4月都會在總部舉行開放日來慶祝3月23日的世界氣象日(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暫停開放日,2021年改為網上舉行,2022年則順延至11月尾)。

    天氣雷達站

    香港天文台的氣象監測系統中,包括五座天氣雷達站,其中三座專為提供機場氣象服務而興建,詳情如下:

    輻射監測及評估

    香港天文台自1961年起開始監測輻射,並於1987年將輻射監測工作擴展成為一項全面性的環境輻射監測計劃,直到現時為止,天文台設立的輻射監測網絡共有十二個固定監測站,包括平洲、塔門、吉澳、元五墳、大美督、沙頭角、觀塘、西灣河、京士柏、尖鼻咀、赤鱲角和鶴咀。 除此以外,天文台亦會定期利用一輛由貨車改裝而成裝有輻射測量儀器的氣象車在偏遠地區進行陸上巡測。而空中巡測方面,天文台亦會利用直升機在香港及鄰近海域進行巡測,然後分析巡測所得之樣本及數據,定期公佈監測結果。

    由於惡劣天氣下,香港政府及私人機構的上班,以及學校停課的準則多與天文台所發出的警告信號(專業及科技)掛勾,香港天文台在發出熱帶氣旋及暴雨警告信號時經常受到來自各界的壓力。近年不少市民亦在熱帶氣旋及暴雨情況下,直接致電天文台質問(即使合理)發出警告信號的理據。天文台多次的預測及發出的警告均惹來爭議。

    香港天文台除了提供上述的天氣、氣象及天文研究等服務之外,更出版了一系列不同的刊物,以供市民獲得更多有關天氣的資訊。一般出版的刊物包括: 1. 香港天文台月曆:每年月曆均附有不同封面,內裏刊載了全年潮汐漲退、日出日落以及月出月落的時間,還有豐富的氣候資訊以供參考。 2. 香港天文台年曆:刊載全年詳細日出日落以及月出月落的時間,附設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資料以及節氣等農曆基本資訊。 3. 香港潮汐表:刊載全年香港各地潮汐漲退預測,主要供從事海上服務行業或漁業人士使用。 4. 各警告信號簡介及宣傳小冊子、單張 5. 漁民作業天氣資料卡 6. 天文台天氣報告術語闡釋

    天文台使用電腦叢集系統,用作日常氣象運算、模擬、資料處理、測試風切及湍流運算和處理航機下傳數據。 天文台運行的軟體包括:「氣候實驗預測中心」(ECPC)、「業務區域譜模式」(ORSM - Operational Regional Spectral Mode)。由於部分軟體需要特殊的函式庫(如:ESSL、MASS、訊息傳遞介面/POE),所以天文台購入IBM POWER伺服器,由乙太網路連接 。此外,天文台在2010年購入PC叢集,增強預報運算性能。

    香港天文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官方網站
    香港天文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Youtube頻道
  6. 2021年10月7日 · 氣象局在晚上7時40分發出「特別報告」,表示當晚稍後會發出紅色風暴潮警告,並於翌日早上8時生效,預料屆時水位將開始高於內港路面。 隨後在晚上9時表示 紅色風暴潮警告 約於翌日早上8時生效。 由於天鴿進一步增強為颱風,對澳門威脅倍增,氣象局在晚上10時表示,翌日凌晨1時至3時考慮改掛三號風球;隨後於23日凌晨2時確定在凌晨3時懸掛三號風球。 氣象局於凌晨3時正懸掛 三號風球 ,當時天鴿已移至澳門之東南東約240公里。 氣象局表示早上視乎情況考慮改掛八號風球。 18年首掛十號風球 [ 編輯] 風暴侵襲期間,花地瑪堂區情況. 風暴侵襲期間,台山情況. 風暴侵襲期間,提督馬路情況. 風暴侵襲期間,白朗古將軍大馬路情況.

  7. 澳門春季約在3-4月期間,天氣潮濕多霧。 5月中旬至6月上旬受西南季風影響、炎熱潮濕,時有低壓槽帶來的長時間暴雨;7-8月多受東南季風影響,氣溫進一部上升而持續暴雨減少,並時有 熱帶氣旋 吹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