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 登高 是一首 七言律詩, 唐代 詩人 杜甫 於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在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所寫,被譽爲「古今 七言律詩 之冠」。 背景 [編輯] 白帝城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56歲的 杜甫 流亡到了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 詩成之時正是重陽節,杜甫登上 白帝城 附近的高台,此時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繼去世,而唐朝也正處於風雨之中,於是杜甫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
zh.wikipedia.org/zh-tw/登高
其他人也問了
杜甫的《登高》描繪了什麼景致?
杜甫是什麼樣的詩人?
登高是誰寫的?
杜甫是中國唯一影響隨著時間不斷增長的詩人嗎?
杜甫為何被譽為「詩史」?
杜甫的祖父是誰?
《登高》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 杜甫 时在夔州。 这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在极端困窘的情况下写成的。 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了,但地方军阀又乘时而起,相互争夺地盘。 杜甫本入严武幕府,依托严武。 不久严武病逝,杜甫失去依靠,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 本想直达夔门,却因病魔缠身,在云安待了几个月后才到夔州。 如不是当地都督的照顾,他也不可能在此一住就是三个年头。 而就在这三年里,他的生活依然很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 一天他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 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 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 《登高》。 参考资料:
登高 是一首 七言律詩, 唐代 詩人 杜甫 於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在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所寫,被譽爲「古今 七言律詩 之冠」。 [1] 背景. [編輯] 白帝城.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56歲的 杜甫 流亡到了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 詩成之時正是重陽節,杜甫登上 白帝城 附近的高台,此時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繼去世,而唐朝也正處於風雨之中,於是杜甫有感而發,寫下了此詩。 作品原文. [編輯]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評析. [編輯] 宋 劉克莊 《後村詩話》:「『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登高》是唐代詩人杜甫的詩作。 此詩作於大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時。 前四句寫景,述 登高 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
背景. 白帝城. 大曆 二年(西元767年),56岁的 杜甫 流亡到了 夔州 (今中國重慶 奉節)。 诗成之时正是重阳节,杜甫登上 白帝城 附近的高台,此时他患有疾病,至交也相继去世,而唐朝也正处于风雨之中,于是杜甫有感而发,写下了此诗。 作品原文.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迴。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評析. 宋 劉克莊 《後村詩話》:「『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二聯不用故事,自然高妙。 梁啟超 〈中國韻文裡頭所表現的情感〉:「這首詩是 工部 最有名的七律,小孩子都讀過的。
此 詩 載於《杜工部集》,全詩通過登高所見秋江景色,傾訴了詩人長年漂泊、老病孤愁的複雜感情,慷慨激越、動人心弦。 此詩前四句寫登高見聞。 首聯對起。 詩人圍繞夔州的特定環境,用“風急”二字帶動全聯,一開頭就寫成了千古流傳的佳句。
《登高》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诗作。 此诗作于大历二年(767)作者在夔州之时。 前四句写景,述登高见闻,紧扣秋天的季节特色,描绘了江边空旷寂寥的景致。
《登高》是唐代偉大詩人杜甫於大曆二年(767)秋天在夔州所作的一首七律。 前四句寫景,述 登高 見聞,緊扣秋天的季節特色,描繪了江邊空曠寂寥的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