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原文.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饑。.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2. 詩示劉叟. 唐代: 白居易.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 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 須臾十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

  3. 白居易( 公元772–846), 字樂天, 號香山居士, 唐代詩人。祖籍山西太原, 後遷居下邽(今陝西省渭南市)。. 唐憲宗時曾擔任左拾遺,為官敢於直諫,其間亦創作大量諷諭詩,如《秦中吟》、《新樂府》。. 因朝中政治紛爭激烈,自請外調,任職於蘇杭一帶,興修水利交通,頗有 ...

    • 概觀
    • 基本介紹
    • 作品原文
    • 注釋譯文
    • 創作背景
    • 作品鑑賞
    • 作者簡介

    燕詩一般指本詞條

    《燕詩示劉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詩人寫雙燕的築巢、孵卵、哺雛、教飛等過程,既生動又簡潔,筆端富有感情。

    •作品名稱:燕詩示劉叟

    •作品別名:燕詩、示劉叟詩

    •創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處:《白氏長慶集》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作者:白居易

    燕詩示劉叟

    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矣。

    樑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⑴。

    銜泥兩椽間⑵,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⑶。

    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⑷。

    詞句注釋

    ⑴翩翩(piān):鳥飛輕疾的樣子。 ⑵椽(chuán):裝於屋頂以支持屋頂蓋材料的木桿。 ⑶索食:求食。孜(zī):勤勉、努力不懈的樣子。 ⑷黃口:小兒。《淮南子·汜論訓》:“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高誘註:“黃口,幼也。” ⑸觜 (zī ):觜爪指鳥類的爪和嘴。敝(bì):這裡指疲憊,睏乏,衰敗。 ⑹心力:指精神與體力。 ⑺須臾(yú):頃刻;瞬間。 ⑻雛(chú):幼小的鳥。 ⑼刷毛:整理羽毛。 ⑽庭樹枝:庭院裡的樹枝。 ⑾“舉翅”句:向上伸起翅膀而不回頭看。 ⑿啁啾(zhōu jiū):形容鳥叫聲、奏樂聲等。

    白話譯文

    屋樑上來了一雙燕子,翩翩飛舞,一雄一雌。銜泥在椽條間壘窩,一窩生下乳燕四隻。四隻乳燕日夜成長,求食的叫聲喳喳不住。青蟲不容易抓到,黃口小燕似乎從來沒吃飽飯。雙燕用爪抓,用嘴銜,氣力用盡,不知疲倦。不一會兒往返十來轉,還怕餓著窩裡的小燕。辛辛苦苦忙了三十天,拖瘦了母燕餵肥了小燕。喃喃不斷教小燕發音,一一為它們梳理打扮。小燕一朝羽毛長得豐滿,引上了庭院裡的樹枝,再不回頭,隨著風兒四下飛散。雌雄雙燕,空中叫喊,聲嘶力竭,也喚不回還。只好回到空窩裡面,悲鳴通宵不斷!老燕啊,切莫悲嘆,你們應當回想從前:想想你們是乳燕的時代,也同樣遠走高飛,拋棄父母那時父母多么掛念,今天你們應有體驗!

    這首詩作於唐憲宗元和六年(811年),根據題目可知這首詩是作者寫給一位孩子獨自遠走高飛的劉姓老漢。

    文學賞析

    這首寓言詩是借雙燕的遭遇諷勸那些不顧父母痛苦而獨自遠走高飛的人們。它還強調:想要子女對自己盡孝,自己就應先帶頭對父母盡孝;同樣,教育人者首先要教育自己。詩人寫雙燕的築巢、孵卵、哺雛、教飛等過程,既生動又簡潔,筆端富有感情。 詩歌一開始,只用了短短的兩聯,就生動地描述了一對燕子燕爾新婚的幸福景象。由“翩翩”兩字即可感受到兩隻燕子那種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愉快心情。它們當然是懷著興奮的心情,共築愛巢,希望從此過著甜蜜幸福的日子。尤其是“一巢生四兒”,現代人很少有這種福分。單只這一句,便勾勒出一幅美滿家庭生活的畫面,這也是作者為這一對燕子深深的祝福,為它們充滿希望的未來而歡喜。 接著的四聯,敘述了雙燕辛勞撫育幼燕的經過,深刻地反映了父母養育之恩的偉大。兩隻燕子對子女的愛是無私的。雖然“青蟲不易捕”,但聽到小鳥“索食聲孜孜”,為了孩子們能吃得飽,它們不怕艱難與危險,甘於犧牲,四出尋找食物。日復一日的勞碌奔波,使得它們“觜爪雖欲敝”,但還是“心力不知疲”,不辭勞苦的“須臾十來往”,如此折騰,僅僅是因為“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四句可說是整首詩里最傷感的一段。 雖然“母瘦雛漸肥”,但母燕寧願犧牲自己的健康,也要爭取時間,無怨無悔、滿懷期待地“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以便子女們能儘早學會言語,儘早長出健康豐壯的羽翼,好迎接它們不可知的未來,那種對子女無限愛憐的心、溫柔的目光、輕巧的動作,再聯想即將發生的悲劇,不禁為母燕的命運感到無比的難過。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就在充滿美好家庭氣氛時,白居易筆鋒一轉,“殘忍地”將這個美滿家庭推向悲情。被“引上庭樹枝”的小燕子們,仗著羽翼已成,趁父母放鬆對自己的約束時,做出了令其父母,及讀者都感到愕然、驚慌失措的事:“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了。 到了“雌雄空中鳴”四句,有了一句“聲盡呼不歸”赤裸裸地表達了雙燕在受到離棄時的驚慌、焦慮與絕望。它們對子女的愛越深,所受的傷害也越深。原本熱熱鬧鬧的家,瞬間成了冷清清的空窩,這兩夫婦,除了傷心絕望的啁啾終夜,就不能做什麼了。 最後六句,詩人以第一人語安慰燕子勿悲傷,應當反思年幼時是不是也曾那樣殘忍的傷害了最疼愛自己的父母。當然,燕子聽不懂人話,這句話的對象,是劉老頭而不是燕子。詩人也滑頭,知道劉老頭少年時德行有虧,忍不住想訓責一番,但礙於他是長輩,不宜直接說教,結果語氣最嚴肅的這一段,只好對燕子說了。反正劉老頭心裡有數。 借鑑此詩的表達技巧,要準確知道詩中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比如,繪聲——索食聲孜孜,借代——黃口,對比——母瘦雛漸肥,對偶——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擬人——聲盡呼不歸,呼告——燕燕爾勿悲。雌與雄為叟,四兒為愛子。

    名家評價

    愛新覺羅·弘曆《唐宋詩醇》:“極尋常語,卻有關風化,足以警世。老嫗皆知,或謂此也。”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後遷下邽(今陝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曆初年任蘇州刺史,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含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和元稹並稱“元白”,和劉禹錫並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

  4. 2022年9月14日 · 燕詩 全攻略. 學博小編 為大家提供 中學時期必學的 白居易燕詩》全文語譯、重點文言字詞以及文章重點分析包括:內容大要、主旨、段落大意、寫作和修辭手法。.

  5. 《燕詩》又名《燕詩示劉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 這首詩的旨意爲:劉老頭有個很疼愛的孩子,離家出走背棄了他。 劉老頭很悲哀,很想念他的孩子。

  6. 燕诗示刘叟》是一首五言古诗,诗中写双燕的筑巢、孵卵、哺雏、教飞等过程,既生动又简洁,笔端富有感情。 这首寓言诗是借双燕的遭遇讽劝那些不顾父母痛苦而独自远走高飞的人们。

  7. 其他人也問了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