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白氏长庆集是2005年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唐代 白居易 。 作品名称. 白氏长庆集. 作品别名. 《白氏文集 . 白居易.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 别集. 卷 数. 75卷.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 图书目录. 2 古籍级别. 图书目录. 播报. 编辑. 白氏 长庆集. 卷首. 卷一. 讽喻一. 卷二. 讽喻二. 卷三. 讽喻三. 卷四. 讽喻四. 卷五. 闲适一.

    • 概览
    • 作品原文
    • 作者简介

    唐代元稹所作散文

    《白氏长庆集序》是由唐代元稹创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

    白氏长庆集序

    《白氏长庆集》者,太原人白居易之所作,居易字乐天。乐天始言,试指“之”、“无”二字,能不误〈(原注:具乐天与予书)〉。始即言,读书勤敏,与他儿异。五六歳识声韵,十五志诗赋,二十七举进士。贞元末,进士尚驰竞,不尚文,就中六籍尤摈落。礼部侍郎髙郢始用经艺为进退,乐天一举擢上第。明年拔萃甲科,由是《性习相近远》、《求元珠》、《斩白蛇剑》等赋,洎百节判,新进士竞相传于京师矣。会宪宗皇帝册召天下士,乐天对诏称旨,又登甲科。未几,入翰林掌制诰,比比上书言得失,因为《喜雨诗》、《秦中吟》等数十章,指言天下事,时人比之《风》《骚》焉。

    予始与乐天同校祕书,前后多以诗章相赠答。会予谴掾江陵,乐天犹在翰林,寄予百韵律诗及杂体,前后数十章。是后各佐江、通,复相酬寄。巴、蜀、江、楚间洎长安中少年,递相仿效,竞作新词,自谓为“元和诗”,而乐天《秦中吟》、《贺雨》、《讽谕》、《闲适》等篇,时人罕能知者。然而二十年间,禁省、观寺、邮堠、墙壁之上无不书,王公、妾妇、牛童、马走之口无不道,至于缮写模勒,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其甚者,有至于盗窃名姓,苟求自售。杂乱闲厕,无可奈何。予尝于平水市中,见村校诸童,竞习歌咏,召而问之,皆对曰:“先生教我乐天、微之诗。”固亦不知予之为微之也。又鸡林贾人求市颇切,自云本国宰相毎以一金换一篇,其甚伪者,宰相辄能辨别之。自篇章已来,未有如是流传之广者。

    长庆四年,乐天自杭州刺史以右庶子诏还,予时刺郡会稽,因得尽徵其文,手自排缵,成五十巻,凡二千二百五十一首。前辈多以“前集”,“中集”为名,予以为国家改元长庆,讫于是,因号曰《白氏长庆集》。大凡人之文各有所长,乐天之长,可以为多矣。夫讽谕之诗长于激,闲适之诗长于遣,感伤之诗长于切,五字律诗百言而上长于赡,五字、七字百言而下长于情,赋、赞、箴、戒之类长于当,碑、记、叙、事、制诰长于实,启、奏、表、状长于直,书、檄、词、策、剖判长于尽。总而言之,不亦多乎哉。至于乐天之官秩景行,与予之交分浅深,非叙文之要也,故不书。长庆四年冬十二月十日,微之序。

    元稹(779—831),唐代诗人。字微之,河南(治今河南洛阳)人。早年家贫。公元793年(唐德宗贞元九年)举明经科,公元803年(贞元十九年)举书判拔萃科,曾任监察御史。因得罪宦官及守旧官僚,遭到贬斥。后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旧说元稹曾依附宦官,时人无此语,当为后人所诬)。最后以暴疾卒于武昌军节度使任所。与白居易友善,常相唱和,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诗作平浅明快中呈现丽绝华美,色彩浓烈,铺叙曲折,细节刻画真切动人,比兴手法富于情趣。后期之作,伤于浮艳,故有“元轻白俗”之讥。有《元氏长庆集》60卷,补遗6卷,存诗830余首。

  2. 1 作品原文. 2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白氏长庆集后序. 白氏前著长庆集五十卷元微之为序,《后集二十卷自为序今又续后集五卷自为记。 前后七十五卷,诗笔大小凡三千八百四十首。 集有五本,一本在庐山东林寺经藏院,一本在苏州南禅寺经藏内,一本在东都胜善寺钵塔院律库楼,一本付侄龟郎,一本付外孙谈阁童,各藏于家,传于后。 其日本新罗诸国及两京人家传写者,不在此记。 又有《元白唱和》《因继集》共十七卷,《刘白唱和集》五卷,《洛下游赏宴集》十卷,其文尽在大集内录出,别行于时。 若集内无而假名流传者,皆谬为耳。 会昌五年夏五月一日,乐天重记。 [1]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3.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唐代 居易 作品集名。 本书原在唐穆宗长庆年检编集出版,故名。 原为七十五卷,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 到了宋代已经亡軼四卷,现存七十一卷。 有影印宋绍兴本,不分前、后、续集,其中诗三十七卷,分为讽喻、闲适、感伤、歌行、杂律等,文三十四卷。 现在通行本《白氏长庆集》即根據宋本影印。 现存居易诗近三千首,也分为讽 喻、闲适、感伤、杂律四大类。 其中价值最高,白氏最为重视的是第一类讽喻诗,共计有一百七十余首,其中《秦中吟》十首、《新乐府》五十首,“篇篇无空文,字字必尽规”,对当时的政治弊端和社会问题,作了披露和鞭挞。 被诗人归为感伤诗的《长恨歌》和《琵琶行》,是我国古代两篇著名的长篇叙事诗,是后代广泛传诵的名篇佳作。

  4. 《 北窗三友 》是唐代诗人 白居易白氏长庆集中的一首作品表达的是作者白居易心中孤独的写照。 作品名称. 北窗三友. 作 者. 白居易. 创作年代. 唐朝. 文学体裁. 五言古诗. 目录. 1 作品原文. 2 作者简介.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今日北窗下,自问何所为。 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 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 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 一弹惬中心,一咏畅四肢。 犹恐中有间,以酒弥缝之。 岂独吾拙好,古人多若斯。 嗜诗有渊明,嗜琴有启期。 嗜酒有 伯伦 ,三人皆吾师。 或乏 儋石 储,或穿带索衣。 弦歌复觞咏,乐道知所归。 三师去已远,高风不可追。 三友游甚熟,无日不相随。 左掷白玉卮,右拂黄金徽。 兴酣不叠纸,走笔操狂词。 谁能持此词,为我谢亲知。

  5. 作品原文. 播报. 编辑. 长庆集后序. 前三年元微之为予编次文集而叙之凡五帙每帙十卷讫长庆二年冬白氏长庆集》。 迩来复有格诗律诗以类相附合为卷轴又从五十一以降卷而第之。 是时太和二年秋,予春秋五十有七,目昏头白,衰也久矣,拙音狂句,亦已多矣。 由兹而后,宜其绝笔,若馀习未尽,时时一咏,亦不自知也。 因附前集报微之,故复序于卷首云尔。 [1] 作者简介. 播报. 编辑. 白居易(772~846年),唐代诗人。 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生于河南新郑,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 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 元和年间任左拾遗及左赞善大夫。

  6. 作品介绍. 播报. 编辑. 《元氏长庆集为唐元稹撰。 稹事迹具《唐书》本传。 考稹《 叙诗寄乐天书 》,称“适值河东李明府景俭在江陵时,僻好仆诗章,谓为能解,欲得尽取观览,仆因撰成卷轴。 其中有旨意可观而词近古往者,为‘古讽’;意亦可观而流在乐府者,为‘乐讽’;词虽近古而止於吟写性情者,为‘古体’;词实乐流而止於模象物色者,为‘新题乐府’;声势沿顺、属对稳切者,为‘律诗’,仍以五七言为两体;其中有稍存寄兴、与讽为流者,为‘律讽’”;又称“有悼亡诗数十首,艳诗百馀首。 自十六时至元和七年,有诗八百馀首,成二十卷”。 又称“昨巴南道中有诗五十首。 又书中得七年以后所为向二百篇”。 然则稹三十七岁之时已有诗千馀首。 《唐书》本传称稹卒时年五十三。 其后十六年中,又不知所作凡几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